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7-14 11:21
艺术风尚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徐瑾:在生存困境浮现的时刻,恰恰是重读小说最合适的时刻。昆德拉总能对无法言说的荒诞处境加以嘲笑,显得这种处境不那么令人恐惧。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徐瑾

■米兰•昆德拉走了,享年94岁。

1929年4月1日,他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父亲是一位钢琴家,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音乐启蒙。在他的成长阶段,他逐步转向写作,其母国同时期也正经历时代变革,而他个人的生活也经历波折。1975年,他最终选择法国定居,其后坚持以法语写作,逐步赢得世界性声誉。

和不少作家一样,昆德拉早年试过不同的文学题材,对诗歌与戏剧都有涉猎,最终他在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风格,甚至是他自己。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在谈论昆德拉?或者换一个问法,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小说?昆德拉本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也在探索小说这一形式的真谛,也在为失落在喧嚣中的简化世界,刻画其复杂存在的一瞬。

小说精神:复杂性

终其一生,昆德拉都以小说家自诩,远离表演性质的抗争,反感媚俗的政治美学。这一立场使得他与不少昔日好友分道扬镳,甚至与母国关系疏离。在他看来,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他理解并同意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的观点,“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

那么,小说到底是什么?昆德拉明确指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昆德拉认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人开创的关于小说的古老智慧值得珍视,然而,在现代性冲击之下,小说的真相却显得多余,甚至被遗忘。

昆德拉一直为捷克骄傲,这片土地上的作家卡夫卡和哈谢克被奉为他的先驱,或者更进一步说,他为欧洲的文明而骄傲。他认为小说这一形式是全欧洲不同作家不同语言的共同产物。现代社会的到来,使得欧洲文明在进步之余,也在不断失去,尤其是关于人的存在。这是不少哲学家文学家在一百多年前就洞悉到的真相,并持之以恒加以批判。昆德拉认为,这种批判背后其实揭示了现代时代的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而且跟所有人性的东西一样,在它的产生之际就蕴含了其终结的种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昆德拉认为小说现代之处就是不断探索人的具体生活,并保护这一具体生活逃过“对存在的遗忘”:“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知识是小说的唯一道德。”

昆德拉对于小说道德的捍卫,也意味着对于简化的抵触。在当代,小说之死无数次被提起,这是一个经典文学论题,也源自现代性的冲击。在全球化冲击下,时代精神日趋简化,与小说的精神相悖,也在不断侵蚀小说,昆德拉将其比喻为“简化的蛀虫”,“蛀虫不光简化了世界的意义,而且还简化了作品的意义。小说(正如一切文化)越来越落入各种媒体手中。作为地球历史一体化爪牙的媒体扩大并明晰了简化的过程;它们在全世界传播同样的可以被最多的人,被所有人,被全人类接受的简化物与俗套。而且不同的喉舌显示出不同的政治利益也无关紧要。在这一表面的不同后面,其实统治着一种共同的精神。”

或许也正因此,昆德拉晚年愈发深居简出,对于媒体甚至评论家、传记家都保持距离,用拒绝的姿态反对简化的诠释,捍卫自身和作品的复杂。他曾经如此说,“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特征:不喜欢谈自己。”

轻与重

昆德拉作品不算多,晚年他作品入选法国著名法国七星文库(Pléiade)时,选定自身作品时候,他又舍弃了不少。

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大概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中文世界,其原来的译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为人熟知。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电影《布拉格之恋》,有朱丽叶、比诺什等明星出演,大概是昆德拉最为大众熟知的一部小说。

这个小说写了什么故事?看起来是谈几对男男女女的感情故事,背景是1960年代苏联入侵捷克的历史剧变之下,讨论了政治、爱情、存在与生命等话题。这部小说以其特有的哲思意味,迄今还在引发讨论。昆德拉认为小说类似建筑,各有支柱,这部小说支柱涉及了如下关键词,“重、轻、灵魂、身体、伟大的进军、粪便、媚俗、怜悯、眩晕、力量、软弱”。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对于昆德拉而言,这句话已经点出了主人公托托马斯的基本处境:“即在一个没有永恒轮回的世界中的存在之轻。”

轻和重,是托马斯的存在密码,甚至可以说也是昆德拉小说的母题之一。轻或者说与之对应的重,这一主题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他初期小说《玩笑》就已经谈到,“走在布满灰尘的马路上,我感到空虚的沉重的轻,压在我的生命之上。”此外,《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也有涉及,他自己发现这点时候都惊呆了,“原来我重复了那么多次!然后我就安慰自己:所有的小说家也许都只是用各种变奏写一种主题。”

轻与重,二者之间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其拉锯也构成了生命的存在之难,没有永恒的正确答案,其中的拉锯构成了生活不可解释而只能感受的复杂性。“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是责任,也是压迫,也是承担,但可能带来生命贴近大地的真实,而脱离了重,轻可能是自由,可能是空虚,甚至是逃避,是“半真的存在”,脱离了重的轻,沦为“自由而没有意义”。

昆德拉的当代意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昆德拉就开始被引入中文世界,引发不少关注和模仿,无论是否真正理解,“生命之轻”、“媚俗”与他的名言迄今还在被人们引用。他曾经说“把握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简约、浓缩的技巧”,显然他是掌握了这一技巧,而没有获得诺奖,不过显得诺奖评委品位有缺,于昆德拉无损。

我最初读昆德拉也是少年时代,坦白说,并不读得太懂。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为我对捷克历史一知半解,我实在也没有兴趣去厘清昆德拉与他昔日同侪各种“情感与主义”的分歧,毕竟那是几十年前的政治旧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个人审美取向,我拒绝从政治和个人历史去解读作家作品,深信最好的小说意蕴已经在其文本中体现,这其实也是昆德拉的心愿所在。有人曾经问他,“要理解您的小说,了解捷克的历史重要吗?”他回答说,“不,所有必须了解的,小说本身已经说了。”

然而今年,我却有了重读他的欲望,尤其在上海封城岁月中重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谓经典,其实也是那种常读常新的书,而小说,其实也是对于不可言之的荒谬的最好写照。重新翻开这本书,当年的阅读记忆也还在,但是每句话都感觉流淌进入心智的间隙,犹如音符,丝绸一样的质感。小时候读不懂的、不喜欢的、不太赞同的,现在都能读懂、理解、并且赞同了。这是时代的变化,也是个人的变化。这本书提出“媚俗”,但也因为这本书太有名,书名太入耳,导致多少人误解了昆德拉和他提出的“媚俗”。他会对无知嘲笑,会冷峻解剖,但是也会对弱者怀有温情。

小说,即使是伟大的小说,也许确实没有改变当下甚至一时一地的直接力量,却可以有穿越时间的记录价值。当政治的、时代的烟云消散,有价值的小说不会因此受损。封城期间我在经济人读书会聊过,这两年可能适合重新读昆德拉——也许,也许正是在生存困境浮现的时刻,恰恰是重读小说最合适的时刻。昆德拉总能对无法言说的荒诞处境加以嘲笑,显得这种处境不那么令人恐惧。小时候读昆德拉,总觉得他不够深刻,但是年岁日长,才理解有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深刻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荒诞。这个时候,能够自嘲或者轻松反讽,其实就是一种深刻,也是“弱者”无奈的自我保护,亦如昆德拉曾经点评卡夫卡的小说是喜剧一样。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景凯旋老师是东欧文学研究大家,他最早将昆德拉引入中文世界的译者,他曾经这样说,“捷克需要哈维尔,也需要昆德拉”。而对于世界而言,拥有昆德拉,也是我们的幸运,让世界从此多了一种不可取代的声音——小说不死,昆德拉不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2023-07-14 11:21
艺术风尚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徐瑾:在生存困境浮现的时刻,恰恰是重读小说最合适的时刻。昆德拉总能对无法言说的荒诞处境加以嘲笑,显得这种处境不那么令人恐惧。
徐瑾

■米兰•昆德拉走了,享年94岁。

1929年4月1日,他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父亲是一位钢琴家,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音乐启蒙。在他的成长阶段,他逐步转向写作,其母国同时期也正经历时代变革,而他个人的生活也经历波折。1975年,他最终选择法国定居,其后坚持以法语写作,逐步赢得世界性声誉。

和不少作家一样,昆德拉早年试过不同的文学题材,对诗歌与戏剧都有涉猎,最终他在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风格,甚至是他自己。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在谈论昆德拉?或者换一个问法,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小说?昆德拉本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也在探索小说这一形式的真谛,也在为失落在喧嚣中的简化世界,刻画其复杂存在的一瞬。

小说精神:复杂性

终其一生,昆德拉都以小说家自诩,远离表演性质的抗争,反感媚俗的政治美学。这一立场使得他与不少昔日好友分道扬镳,甚至与母国关系疏离。在他看来,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他理解并同意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的观点,“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

那么,小说到底是什么?昆德拉明确指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昆德拉认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人开创的关于小说的古老智慧值得珍视,然而,在现代性冲击之下,小说的真相却显得多余,甚至被遗忘。

昆德拉一直为捷克骄傲,这片土地上的作家卡夫卡和哈谢克被奉为他的先驱,或者更进一步说,他为欧洲的文明而骄傲。他认为小说这一形式是全欧洲不同作家不同语言的共同产物。现代社会的到来,使得欧洲文明在进步之余,也在不断失去,尤其是关于人的存在。这是不少哲学家文学家在一百多年前就洞悉到的真相,并持之以恒加以批判。昆德拉认为,这种批判背后其实揭示了现代时代的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而且跟所有人性的东西一样,在它的产生之际就蕴含了其终结的种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昆德拉认为小说现代之处就是不断探索人的具体生活,并保护这一具体生活逃过“对存在的遗忘”:“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知识是小说的唯一道德。”

昆德拉对于小说道德的捍卫,也意味着对于简化的抵触。在当代,小说之死无数次被提起,这是一个经典文学论题,也源自现代性的冲击。在全球化冲击下,时代精神日趋简化,与小说的精神相悖,也在不断侵蚀小说,昆德拉将其比喻为“简化的蛀虫”,“蛀虫不光简化了世界的意义,而且还简化了作品的意义。小说(正如一切文化)越来越落入各种媒体手中。作为地球历史一体化爪牙的媒体扩大并明晰了简化的过程;它们在全世界传播同样的可以被最多的人,被所有人,被全人类接受的简化物与俗套。而且不同的喉舌显示出不同的政治利益也无关紧要。在这一表面的不同后面,其实统治着一种共同的精神。”

或许也正因此,昆德拉晚年愈发深居简出,对于媒体甚至评论家、传记家都保持距离,用拒绝的姿态反对简化的诠释,捍卫自身和作品的复杂。他曾经如此说,“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特征:不喜欢谈自己。”

轻与重

昆德拉作品不算多,晚年他作品入选法国著名法国七星文库(Pléiade)时,选定自身作品时候,他又舍弃了不少。

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大概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中文世界,其原来的译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为人熟知。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电影《布拉格之恋》,有朱丽叶、比诺什等明星出演,大概是昆德拉最为大众熟知的一部小说。

这个小说写了什么故事?看起来是谈几对男男女女的感情故事,背景是1960年代苏联入侵捷克的历史剧变之下,讨论了政治、爱情、存在与生命等话题。这部小说以其特有的哲思意味,迄今还在引发讨论。昆德拉认为小说类似建筑,各有支柱,这部小说支柱涉及了如下关键词,“重、轻、灵魂、身体、伟大的进军、粪便、媚俗、怜悯、眩晕、力量、软弱”。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对于昆德拉而言,这句话已经点出了主人公托托马斯的基本处境:“即在一个没有永恒轮回的世界中的存在之轻。”

轻和重,是托马斯的存在密码,甚至可以说也是昆德拉小说的母题之一。轻或者说与之对应的重,这一主题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他初期小说《玩笑》就已经谈到,“走在布满灰尘的马路上,我感到空虚的沉重的轻,压在我的生命之上。”此外,《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也有涉及,他自己发现这点时候都惊呆了,“原来我重复了那么多次!然后我就安慰自己:所有的小说家也许都只是用各种变奏写一种主题。”

轻与重,二者之间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其拉锯也构成了生命的存在之难,没有永恒的正确答案,其中的拉锯构成了生活不可解释而只能感受的复杂性。“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是责任,也是压迫,也是承担,但可能带来生命贴近大地的真实,而脱离了重,轻可能是自由,可能是空虚,甚至是逃避,是“半真的存在”,脱离了重的轻,沦为“自由而没有意义”。

昆德拉的当代意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昆德拉就开始被引入中文世界,引发不少关注和模仿,无论是否真正理解,“生命之轻”、“媚俗”与他的名言迄今还在被人们引用。他曾经说“把握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简约、浓缩的技巧”,显然他是掌握了这一技巧,而没有获得诺奖,不过显得诺奖评委品位有缺,于昆德拉无损。

我最初读昆德拉也是少年时代,坦白说,并不读得太懂。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为我对捷克历史一知半解,我实在也没有兴趣去厘清昆德拉与他昔日同侪各种“情感与主义”的分歧,毕竟那是几十年前的政治旧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个人审美取向,我拒绝从政治和个人历史去解读作家作品,深信最好的小说意蕴已经在其文本中体现,这其实也是昆德拉的心愿所在。有人曾经问他,“要理解您的小说,了解捷克的历史重要吗?”他回答说,“不,所有必须了解的,小说本身已经说了。”

然而今年,我却有了重读他的欲望,尤其在上海封城岁月中重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谓经典,其实也是那种常读常新的书,而小说,其实也是对于不可言之的荒谬的最好写照。重新翻开这本书,当年的阅读记忆也还在,但是每句话都感觉流淌进入心智的间隙,犹如音符,丝绸一样的质感。小时候读不懂的、不喜欢的、不太赞同的,现在都能读懂、理解、并且赞同了。这是时代的变化,也是个人的变化。这本书提出“媚俗”,但也因为这本书太有名,书名太入耳,导致多少人误解了昆德拉和他提出的“媚俗”。他会对无知嘲笑,会冷峻解剖,但是也会对弱者怀有温情。

小说,即使是伟大的小说,也许确实没有改变当下甚至一时一地的直接力量,却可以有穿越时间的记录价值。当政治的、时代的烟云消散,有价值的小说不会因此受损。封城期间我在经济人读书会聊过,这两年可能适合重新读昆德拉——也许,也许正是在生存困境浮现的时刻,恰恰是重读小说最合适的时刻。昆德拉总能对无法言说的荒诞处境加以嘲笑,显得这种处境不那么令人恐惧。小时候读昆德拉,总觉得他不够深刻,但是年岁日长,才理解有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深刻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荒诞。这个时候,能够自嘲或者轻松反讽,其实就是一种深刻,也是“弱者”无奈的自我保护,亦如昆德拉曾经点评卡夫卡的小说是喜剧一样。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景凯旋老师是东欧文学研究大家,他最早将昆德拉引入中文世界的译者,他曾经这样说,“捷克需要哈维尔,也需要昆德拉”。而对于世界而言,拥有昆德拉,也是我们的幸运,让世界从此多了一种不可取代的声音——小说不死,昆德拉不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