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7-03 17:37
金融

房地产市场疲软 海银控股寻新财富

这家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跨出专注于为富裕投资者提供房地产相关投资的传统,进行多元化发展。
房地产市场疲软-海银控股寻新财富
沈如真

■在海银控股(HYW.US)于2021年初在美国IPO之前,这家中国财富管理公司试图借助其与中国龙头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恒大(3333.HK)的联系,来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房地产价格持续了长达二十年、每年两位数的涨幅。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财富管理产品分销商……(房地产财富管理产品)在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中国投资者中大受欢迎,”总部位于上海的该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中吹嘘说。

然而,把时间快进到两年多一点之后的今天,海银控股总裁王滇现在正在努力撇清其管理的公司与恒大的关系,后者已名誉扫地,成为中国处境艰难的房地产行业债务危机的典型代表。

在上周四发表的一封冗长的2023年股东信中,王滇一次都没提到恒大或房地产行业,信中回顾了海银控股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六个月的最新业绩,以及此后的公司发展。

相反,王滇集中介绍了公司不断实现产品和业务线多元化、加大技术投资的努力,及其“财富+健康”战略。根据该战略,海银控股涉足更稳定、潜在利润丰厚的医疗保健业务,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服务。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2022年的疫情让情况进一步复杂化……海银在过去一年里仍继续前行,寻找机遇并取得突破,”王滇对股东表示。

这一重大转变突显出在北京方面努力遏制高杠杆开发商的努力下,中国的投资格局发生巨变,在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时期,那些开发商蓬勃发展。就在两年前,海银控股还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繁荣会持续下去,为客户提供强劲、稳定的收益的来源。

如今,房地产相关投资产品已成为投资者的最新“禁区”,很多人因源源不断的债券违约、股市暴跌甚至部分企业破产重组而蒙受损失。

海银控股的转型计划还突显了一家拥有17年历史的公司的决心和敏捷,该公司在中国多个经济和政策周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幸存者,这些周期扼杀了许多企业。 它是一家民营企业,所处的还是敏感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由国有企业主导的金融领域,这使它的承受能力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至少目前,海银控股的未来因中国疫情后复苏乏力、中美紧张局势挥之不去和激烈的竞争而阴云密布。全国财富管理市场拥挤,有1,000多家参与者,其中包括很多中国顶级券商。但该公司的重心从房地产转向,似乎正在开花结果,至少从其最新业绩来看是如此。

截至去年12月底的上半财年,海银控股收入同比增长17.6%,至10.4亿元。其净利润增幅则要小得多,为0.3%,达到7060万元。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期内交易额达401亿元,较上年增长6.9%。

多元化驱动
海银控股的资产管理业务在这六个月规模达到70.1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多,从中可以看到其在财富管理之外的多元化努力。该公司还开始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从这项新兴业务中获得收入。

在其主要的财富管理部门,该公司正在迅速减少对房地产相关产品的依赖,它们曾占其投资组合的一半以上。2022年,房地产相关金融产品占销售给海银控股客户的理财产品总交易金额的37.9%,低于一年前的58.2%。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产品的交易额跃升111.8%,这反映出该公司正努力转向表现较好的新增长引擎。

海银控股在之前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它也在从长期投资产品转向短期投资产品,反映出其产品战略和客户偏好的转变。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它还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推出了更多离岸产品,以对冲汇率风险和放缓的国内经济。

但海银控股更为大胆的举措之一是进军健康管理服务,这是其“财富与健康”双引擎增长计划的一部分。通过涉足健康管理业务,它希望创造交叉销售机会,更好地为那些高净值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该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截至去年底仅有28,763名客户,收入3,800万元。该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收购了上海、北京、成都和重庆的五家高端诊所,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将海银健康整合到我们的客户服务矩阵中,它将与我们的财富管理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王滇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如果看一下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增长机会,特别是在高端领域。”

业务的重组帮助海银控股在经济挑战中继续前行,而其很多同行都遭受了重创。其中包括钜派投资,它销售的也是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的产品,去年该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因为股价下跌使其市值低于上市公司必须满足的1500万美元(1.09亿)水平。

然而,海银控股面临着来自更大的竞争对手诺亚控股(NOAH.US; 6686.HK)的激烈竞争,后者拥有中国独立财富管理市场20%的份额,也一直在积极发展离岸业务。与海银控股一样,诺亚控股也经历了从一家普通的资产管理公司向更注重高净值客户的转型,由此可见对此类客户的争夺激烈。

包括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和中信证券(6030.HK;600030.SH)在内的券商也在加码它们的财富管理业务,以期在摩根士丹利估计可能增长到16万亿美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获得更大份额。

虽然海银控股的客户可能喜欢它正在做出的这些改变,但股票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重生故事,尚不买账。该股在纳斯达克的最新收盘价为7.07美元,较10美元的IPO价格下跌了近30%。王滇这封乐观的股东信确实激起了一定程度的热情,海银控股的股价在公开信发布当天上涨了近3%。

但该股的市盈率为6倍,仍然相对较低,而诺亚控股的市盈率为8倍,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市盈率为9倍。

该公司可能需要展示其转型的持续积极成果,才能真正说服投资者相信其价值。但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很快开始好转,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房地产市场疲软-海银控股寻新财富
2023-07-03 17:37
金融

房地产市场疲软 海银控股寻新财富

这家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跨出专注于为富裕投资者提供房地产相关投资的传统,进行多元化发展。
沈如真

■在海银控股(HYW.US)于2021年初在美国IPO之前,这家中国财富管理公司试图借助其与中国龙头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恒大(3333.HK)的联系,来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房地产价格持续了长达二十年、每年两位数的涨幅。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财富管理产品分销商……(房地产财富管理产品)在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中国投资者中大受欢迎,”总部位于上海的该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中吹嘘说。

然而,把时间快进到两年多一点之后的今天,海银控股总裁王滇现在正在努力撇清其管理的公司与恒大的关系,后者已名誉扫地,成为中国处境艰难的房地产行业债务危机的典型代表。

在上周四发表的一封冗长的2023年股东信中,王滇一次都没提到恒大或房地产行业,信中回顾了海银控股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六个月的最新业绩,以及此后的公司发展。

相反,王滇集中介绍了公司不断实现产品和业务线多元化、加大技术投资的努力,及其“财富+健康”战略。根据该战略,海银控股涉足更稳定、潜在利润丰厚的医疗保健业务,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服务。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2022年的疫情让情况进一步复杂化……海银在过去一年里仍继续前行,寻找机遇并取得突破,”王滇对股东表示。

这一重大转变突显出在北京方面努力遏制高杠杆开发商的努力下,中国的投资格局发生巨变,在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时期,那些开发商蓬勃发展。就在两年前,海银控股还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繁荣会持续下去,为客户提供强劲、稳定的收益的来源。

如今,房地产相关投资产品已成为投资者的最新“禁区”,很多人因源源不断的债券违约、股市暴跌甚至部分企业破产重组而蒙受损失。

海银控股的转型计划还突显了一家拥有17年历史的公司的决心和敏捷,该公司在中国多个经济和政策周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幸存者,这些周期扼杀了许多企业。 它是一家民营企业,所处的还是敏感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由国有企业主导的金融领域,这使它的承受能力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至少目前,海银控股的未来因中国疫情后复苏乏力、中美紧张局势挥之不去和激烈的竞争而阴云密布。全国财富管理市场拥挤,有1,000多家参与者,其中包括很多中国顶级券商。但该公司的重心从房地产转向,似乎正在开花结果,至少从其最新业绩来看是如此。

截至去年12月底的上半财年,海银控股收入同比增长17.6%,至10.4亿元。其净利润增幅则要小得多,为0.3%,达到7060万元。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期内交易额达401亿元,较上年增长6.9%。

多元化驱动
海银控股的资产管理业务在这六个月规模达到70.1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多,从中可以看到其在财富管理之外的多元化努力。该公司还开始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从这项新兴业务中获得收入。

在其主要的财富管理部门,该公司正在迅速减少对房地产相关产品的依赖,它们曾占其投资组合的一半以上。2022年,房地产相关金融产品占销售给海银控股客户的理财产品总交易金额的37.9%,低于一年前的58.2%。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产品的交易额跃升111.8%,这反映出该公司正努力转向表现较好的新增长引擎。

海银控股在之前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它也在从长期投资产品转向短期投资产品,反映出其产品战略和客户偏好的转变。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它还主要通过香港子公司,推出了更多离岸产品,以对冲汇率风险和放缓的国内经济。

但海银控股更为大胆的举措之一是进军健康管理服务,这是其“财富与健康”双引擎增长计划的一部分。通过涉足健康管理业务,它希望创造交叉销售机会,更好地为那些高净值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该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截至去年底仅有28,763名客户,收入3,800万元。该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收购了上海、北京、成都和重庆的五家高端诊所,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将海银健康整合到我们的客户服务矩阵中,它将与我们的财富管理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王滇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如果看一下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增长机会,特别是在高端领域。”

业务的重组帮助海银控股在经济挑战中继续前行,而其很多同行都遭受了重创。其中包括钜派投资,它销售的也是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的产品,去年该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因为股价下跌使其市值低于上市公司必须满足的1500万美元(1.09亿)水平。

然而,海银控股面临着来自更大的竞争对手诺亚控股(NOAH.US; 6686.HK)的激烈竞争,后者拥有中国独立财富管理市场20%的份额,也一直在积极发展离岸业务。与海银控股一样,诺亚控股也经历了从一家普通的资产管理公司向更注重高净值客户的转型,由此可见对此类客户的争夺激烈。

包括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和中信证券(6030.HK;600030.SH)在内的券商也在加码它们的财富管理业务,以期在摩根士丹利估计可能增长到16万亿美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获得更大份额。

虽然海银控股的客户可能喜欢它正在做出的这些改变,但股票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重生故事,尚不买账。该股在纳斯达克的最新收盘价为7.07美元,较10美元的IPO价格下跌了近30%。王滇这封乐观的股东信确实激起了一定程度的热情,海银控股的股价在公开信发布当天上涨了近3%。

但该股的市盈率为6倍,仍然相对较低,而诺亚控股的市盈率为8倍,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市盈率为9倍。

该公司可能需要展示其转型的持续积极成果,才能真正说服投资者相信其价值。但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很快开始好转,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