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27 13:43
商业与经济

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完整的产业链为何出现在深圳?

2022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优势明显,但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难题待解。
比亚迪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发布
彭博

■6月中下旬的几天,以往闷热的深圳难得下起了阵雨,空气中飘着丝丝凉意。但在位于深圳市东北部坪山区比亚迪全球总部的展厅却异常火热。短短一个小时里,约有将近10波团队进来参观。

展厅外一辆外形酷炫名为ATTO 3的SUV最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走进展厅,一整面电子屏上展示着比亚迪从1995年到2022年的营业额,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6%。再往里走,一面巨大的灰色墙面上整齐地挂着3000多块专利技术牌,中间的“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尤为醒目。

除了比亚迪云轨云巴,以及2022年推出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展区,“针刺测试”展区成为观众驻足时间最长的区域。在一个透明的防护玻璃罩内,分别展示着两款电池,一款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流产品三元锂电池,一款为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当钢针落下,三元锂电池先是冒烟,瞬间爆炸起火。

而刀片电池在钢针完全刺穿整个电池包后,并没有发生任何起火冒烟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刀片电池不仅性能优异,在安全性方面也远远超越三元锂电池,可以说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体现。”一旁的工作人员表示。

也正是凭借其在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力的提升,2022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含纯电、混动)销量冠军。此外,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也是中国汽车品牌中首个年销百万新能源汽车和首个下线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双里程碑的车企。

比亚迪的发展是深圳市坪山区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一个缩影,也是深圳挺进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王牌。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产业集聚度城市榜》(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二年发布该榜单),深圳连续两年位列榜首。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新能源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它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在龙头效应下,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在6月16日开幕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上,主办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新车电动化的渗透率超过了60%,居全国首位。2022年深圳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5.1%,增加值同比增长104.5%。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

“可以说,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已经形成闭环。”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刘华表示。

政府积极推动 电子城变身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发展初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了电子、纺织、机械等重点行业,产品多出口外销。

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深圳的经济支柱和优势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业集中度低、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凸显,转型升级成为深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深圳钢铁工业欠缺,土地供应紧张,现有的工业体系很难支撑整车生产;另一方面作为依托珠三角的城市,广州和深圳将面临合资伙伴、国家政策、市场资源等的争夺。因此,发展汽车产业并非深圳市首选。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深圳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

2009年,中国政府开启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初步探索——“十城千辆”工程。这是一个以城市为单位推进的项目,让一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基础、有能力和需求的城市,率先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推广。首次参与“十城千辆”工程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株潭、昆明、南昌。

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示范效果。3年示范期内,合肥、深圳、北京在推广数量上位列前三,推广数量达到9943辆,占全部推广总数的36%。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期,最大的障碍就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公交车为例,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的价格是普通燃油公交车的2~3倍,混合动力公交车的价格是普通燃油车的一倍。

为了解决公交车公司资金有限,买车难的问题,深圳市首创了“融资租赁”的购车模式。解决了公交公司前期无法一次性支付巨额购置资金的问题。然后再用“车电分离”的方式实现公交公司新能源车辆的更新。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充维结合”的运营模式,保证了充电服务、动力电池的维护和回收的成本不高于同类燃油车辆的燃油成本。“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深圳模式”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一次性购车成本高的压力,让深圳公交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运营。

新能源出租车也是深圳市一道风景

同时,由比亚迪和深圳巴士联合组成的国内首个纯电动出租车公司,也拉开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的序幕,打开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的市场。

2020年,大多数城市实现了城市公交新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比100%的目标,而深圳市早在2017年已实现城市公交新车车队全面电动化,在当时,深圳成为全球纯电动公交车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城市。2020年,深圳市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最多的城市。

跟其他城市一样,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从公交领域开启,逐步拓展至私家车领域。

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方面,深圳市也给予了积极的鼓励政策。2010年,中国政府推出《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深圳市再一次成为首批示范城市之一。

当时,深圳市政府宣布,在国家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的基础上,将为两款车分别最高追加3万元和6万元补贴。到2012年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数量力争达到2.5万辆。

借助2011年“大运会”,深圳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推广,示范车辆种类众多,各类示范运行车辆数量达到3452辆,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5亿公里,并涌现出以五洲龙、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并在市场推广中形成“深圳模式”。

尽管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终止,深圳市全市地区的新能源车补贴已经终止,不过像宝安区、福田区等地区目前仍然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活动。比如福田区还依然根据车辆价格给予每辆5000~1.5万元的政府补贴。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又放松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条例。《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持有效深圳市居住证的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纯电动小汽车、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不要求最近连续24个月以上在本市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

龙头效应显著 产业集群日渐完善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也日渐完善。

比亚迪以3C电池业务起家,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生产商,占领了全球23%的市场,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电池大王”。随后,比亚迪通过收购老牌汽车国企——西安秦川汽车迅速杀入汽车行业,成为继吉利汽车之后的中国第二家民营汽车企业。

与其他民营汽车企业不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看到了电动车的未来,而自己又掌握着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电池,因此,在2006年时,比亚迪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F3e。但由于当时既没有完善的充电设施,也没有电池的突破性进展,F3e始终无法上市销售。

也正是在深圳市力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期间,比亚迪靠纯电动大巴、出租车甚至叉车先是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其电动大巴甚至打入了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成为美国、英国等国家市场份额第一的电动大巴品牌,再进入私家车领域。就这样,趁着政策的东风,这家深圳市本土汽车企业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产量从第200万辆增长到了第300万辆,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在全球拥有40万名员工,深圳作为全球总部,本地员工数超过10万人,其中,深圳市坪山园区是集团全球汽车总部所在地、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比亚迪作为深圳诞生的中国品牌,离不开深圳这片创新创业沃土的滋养,离不开深圳产业政策的硬核支持。”比亚迪方面称。

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开沃汽车等,产业链上集聚了比克电池、沃特玛电池、新宙邦(电解液等)、星源材质(隔膜等)、普天充电以及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欣旺达、汇川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欣锐科技(车载电源)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部分企业已成为国际、国内细分市场的龙头。

以动力电池为例,在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深圳拥有铁锂龙头德方纳米;在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深企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星源材质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跑者,与众多国外知名锂电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中国锂电池隔膜领域最大的出口企业。

在充电领域,包括科陆电子、盛弘技术、科士达、快电科技、英可瑞、英飞源等深圳本土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年增加值百亿元级企业3-5家,十亿元级企业30家,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2年底,深圳企业承担核电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超过1000项,数量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有比亚迪,超百亿的有欣旺达和格林美。2022 年深圳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1.15 万台,登顶一线城市榜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从一线城市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广州都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圳优势较为明显,其优势体现在与时俱进的产业政策支持,尤其是拥有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深圳在其带动下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中心。”

尽管优势明显,但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难题待解。比如深圳市土地空间紧缺,天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相比北京上海,深圳市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差距;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知名度低,产品向价值链高端突破还存在难度……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深圳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优势,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在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比亚迪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发布
2023-06-27 13:43
商业与经济

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完整的产业链为何出现在深圳?

2022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优势明显,但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难题待解。
彭博

■6月中下旬的几天,以往闷热的深圳难得下起了阵雨,空气中飘着丝丝凉意。但在位于深圳市东北部坪山区比亚迪全球总部的展厅却异常火热。短短一个小时里,约有将近10波团队进来参观。

展厅外一辆外形酷炫名为ATTO 3的SUV最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走进展厅,一整面电子屏上展示着比亚迪从1995年到2022年的营业额,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6%。再往里走,一面巨大的灰色墙面上整齐地挂着3000多块专利技术牌,中间的“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尤为醒目。

除了比亚迪云轨云巴,以及2022年推出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展区,“针刺测试”展区成为观众驻足时间最长的区域。在一个透明的防护玻璃罩内,分别展示着两款电池,一款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流产品三元锂电池,一款为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当钢针落下,三元锂电池先是冒烟,瞬间爆炸起火。

而刀片电池在钢针完全刺穿整个电池包后,并没有发生任何起火冒烟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刀片电池不仅性能优异,在安全性方面也远远超越三元锂电池,可以说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体现。”一旁的工作人员表示。

也正是凭借其在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力的提升,2022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含纯电、混动)销量冠军。此外,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也是中国汽车品牌中首个年销百万新能源汽车和首个下线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双里程碑的车企。

比亚迪的发展是深圳市坪山区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一个缩影,也是深圳挺进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王牌。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产业集聚度城市榜》(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二年发布该榜单),深圳连续两年位列榜首。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新能源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它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在龙头效应下,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在6月16日开幕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上,主办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新车电动化的渗透率超过了60%,居全国首位。2022年深圳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5.1%,增加值同比增长104.5%。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

“可以说,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已经形成闭环。”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刘华表示。

政府积极推动 电子城变身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发展初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了电子、纺织、机械等重点行业,产品多出口外销。

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深圳的经济支柱和优势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业集中度低、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凸显,转型升级成为深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深圳钢铁工业欠缺,土地供应紧张,现有的工业体系很难支撑整车生产;另一方面作为依托珠三角的城市,广州和深圳将面临合资伙伴、国家政策、市场资源等的争夺。因此,发展汽车产业并非深圳市首选。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深圳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

2009年,中国政府开启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初步探索——“十城千辆”工程。这是一个以城市为单位推进的项目,让一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基础、有能力和需求的城市,率先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推广。首次参与“十城千辆”工程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株潭、昆明、南昌。

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示范效果。3年示范期内,合肥、深圳、北京在推广数量上位列前三,推广数量达到9943辆,占全部推广总数的36%。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期,最大的障碍就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公交车为例,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的价格是普通燃油公交车的2~3倍,混合动力公交车的价格是普通燃油车的一倍。

为了解决公交车公司资金有限,买车难的问题,深圳市首创了“融资租赁”的购车模式。解决了公交公司前期无法一次性支付巨额购置资金的问题。然后再用“车电分离”的方式实现公交公司新能源车辆的更新。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充维结合”的运营模式,保证了充电服务、动力电池的维护和回收的成本不高于同类燃油车辆的燃油成本。“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深圳模式”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一次性购车成本高的压力,让深圳公交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运营。

新能源出租车也是深圳市一道风景

同时,由比亚迪和深圳巴士联合组成的国内首个纯电动出租车公司,也拉开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的序幕,打开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的市场。

2020年,大多数城市实现了城市公交新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比100%的目标,而深圳市早在2017年已实现城市公交新车车队全面电动化,在当时,深圳成为全球纯电动公交车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城市。2020年,深圳市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最多的城市。

跟其他城市一样,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从公交领域开启,逐步拓展至私家车领域。

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方面,深圳市也给予了积极的鼓励政策。2010年,中国政府推出《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深圳市再一次成为首批示范城市之一。

当时,深圳市政府宣布,在国家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的基础上,将为两款车分别最高追加3万元和6万元补贴。到2012年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数量力争达到2.5万辆。

借助2011年“大运会”,深圳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推广,示范车辆种类众多,各类示范运行车辆数量达到3452辆,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5亿公里,并涌现出以五洲龙、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并在市场推广中形成“深圳模式”。

尽管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终止,深圳市全市地区的新能源车补贴已经终止,不过像宝安区、福田区等地区目前仍然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活动。比如福田区还依然根据车辆价格给予每辆5000~1.5万元的政府补贴。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又放松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条例。《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持有效深圳市居住证的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纯电动小汽车、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不要求最近连续24个月以上在本市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

龙头效应显著 产业集群日渐完善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也日渐完善。

比亚迪以3C电池业务起家,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生产商,占领了全球23%的市场,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电池大王”。随后,比亚迪通过收购老牌汽车国企——西安秦川汽车迅速杀入汽车行业,成为继吉利汽车之后的中国第二家民营汽车企业。

与其他民营汽车企业不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看到了电动车的未来,而自己又掌握着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电池,因此,在2006年时,比亚迪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F3e。但由于当时既没有完善的充电设施,也没有电池的突破性进展,F3e始终无法上市销售。

也正是在深圳市力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期间,比亚迪靠纯电动大巴、出租车甚至叉车先是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其电动大巴甚至打入了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成为美国、英国等国家市场份额第一的电动大巴品牌,再进入私家车领域。就这样,趁着政策的东风,这家深圳市本土汽车企业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产量从第200万辆增长到了第300万辆,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在全球拥有40万名员工,深圳作为全球总部,本地员工数超过10万人,其中,深圳市坪山园区是集团全球汽车总部所在地、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比亚迪作为深圳诞生的中国品牌,离不开深圳这片创新创业沃土的滋养,离不开深圳产业政策的硬核支持。”比亚迪方面称。

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开沃汽车等,产业链上集聚了比克电池、沃特玛电池、新宙邦(电解液等)、星源材质(隔膜等)、普天充电以及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欣旺达、汇川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欣锐科技(车载电源)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部分企业已成为国际、国内细分市场的龙头。

以动力电池为例,在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深圳拥有铁锂龙头德方纳米;在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深企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星源材质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跑者,与众多国外知名锂电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中国锂电池隔膜领域最大的出口企业。

在充电领域,包括科陆电子、盛弘技术、科士达、快电科技、英可瑞、英飞源等深圳本土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年增加值百亿元级企业3-5家,十亿元级企业30家,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2年底,深圳企业承担核电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超过1000项,数量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有比亚迪,超百亿的有欣旺达和格林美。2022 年深圳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1.15 万台,登顶一线城市榜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从一线城市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广州都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圳优势较为明显,其优势体现在与时俱进的产业政策支持,尤其是拥有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深圳在其带动下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中心。”

尽管优势明显,但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难题待解。比如深圳市土地空间紧缺,天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相比北京上海,深圳市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差距;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知名度低,产品向价值链高端突破还存在难度……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深圳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优势,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在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