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26 14:30
时政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李强为“去风险化”正名

曹辛:李强的此次欧洲之行开启了中国外交一个崭新的内容,即为在西方流行的对中国“去风险化”浪潮进行正名。
李强: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
曹辛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周的欧洲之旅,是中国对欧洲外交的另一次强化,这成为世界舆论的关注焦点。没有例外的是: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又一次集中炒作对中国的“去风险化”,而欧洲媒体倒是相对客观,较少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然而李强的此次欧洲之行,却开启了中国外交一个崭新的内容,这就是:为西方舆论集中炒作的对中国“去风险化”浪潮进行正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正名不是起始于中国的宣传或外交部门,而是由中国总理这样的政治家发起,其中的意义自然大不相同。

揭示并点破“去风险化”

首先,李强在此次欧洲之行中,在各个重要场合都明确揭示和批评了当前在西方世界比较主流的对中国“去风险化”观点的本质。在今年4月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正式在欧盟提出这一立场后,这还是首次由中国总理对此表达立场。

据德新社报道,李强在访问德国时说:“以去风险的名义实施歧视性措施以限制或排除其他国家,这违反了市场原则、公平竞争规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此外,他上周二在中德经济合作论坛闭幕式上还专门表示:反对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

李强举例说: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曾独占鳌头,他长期在地方工作,官方给他配的车就是德国车,“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风险”。李强还介绍说:在中国,到医院做电脑断层(CT)检查,用的也是西门子的仪器。

据新华社报道,李强周一在柏林同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巴斯夫等德企代表座谈交流时也称,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不能人为夸大‘依赖’,甚至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

李强在德国的上述表述有原则立场的严肃声明,也有摆事实、讲道理的平和的一面。

欧美媒体说:在“去风险化”成为欧美对华政策主流之际,北京试图说服欧洲,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是必然趋势,防止“去风险化”演变为“去中国化”。

而在访问法国时,李强对“去风险化”的表述则有所不同。

新华社报道说:6月21日李强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工商界晚餐上提到,中法良好的政治互信使两国在相互依赖中看到稳定性、确定性和共同的发展机遇,而不是风险。

他称赞法国政府反对阵营对抗和脱钩断链,并呼吁中法企业家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中法、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

之所以李强对“去风险化”的表述对法国和对德国有所不同,是因为两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所不同。这种区别的关键之处在于:法国的对华政策相对独立,而且已经有独立传统;而德国政府内部的一些政党,受美国对华政策影响颇深。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官方一直强调的一个理念,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了李强本人在欧洲外交活动中阐述的立场外,国际舆论也有一种观点赞同李强的立场。

6月20日,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刊登了题为《“去风险”的风险》的文章,作者是卡尔•比尔特。

该文称:“去风险”这个词的重新流行归功于同样突然的对“脱钩”一词的弃用。“脱钩”说法曾盘桓许久,直到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人支持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彻底决裂。与中国断绝一切联系既不可取,甚至也不可行,于是大家都选定了一个模糊得多的概念。

文章指出:但这种新的政治话术却具有更深的意味,它暗示与中国的贸易存在固有的风险。西方领导人越来越担心中国会利用贸易或其他经济联系对西方企业或国家施加政治压力。

文章问:当选项仍然存在的时候,未来失去贸易的风险是现在就避免贸易的理由吗?人们通常不会为了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而自杀。

该文认为:中国官员已经指出,“去风险”与“脱钩”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区别。他们说的有道理。除非西方战略家们摆脱仅仅采用一个新流行词语的套路,转而阐明它包含以及不包含怎样的意义,否则这种话术可能弊大于利。

这意味着:“去风险化”观点并非得到了欧美大众和舆论的广泛认同,仍然有机会消除这一观点的影响。而且,对美国投资“去风险化”的观点,实际上也同样是成立的,并且它在欧洲乃至亚洲的韩日两国,一定会有市场。

欧美分化有加剧趋势

此外,在过去的一周里,欧美主要国家围绕着对华经贸关系,出现了立场上加剧分化的趋势,

首先,欧盟委员会上周二公布了一项新的贸易原则,旨在遏制中国挤压欧洲经济的能力,并防止欧洲公司对华出口与军事相关、可能给中国带来优势的敏感技术。该政策仍处于早期阶段,凸显欧盟在限制中国进入敏感市场和获得行业机密方面寻求与美国保持一致。

但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外交官们表示,在与中国的重要经济关系方面,欧盟最大经济强国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并不急于接受欧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干预。这些担忧可能导致欧盟委员会的提案被淡化。

该报还说:周二在德国举行的这次会议较为低调,并回避了明显的问题: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即有超过100万个德国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中国,几乎一半的德国制造商在其供应链的某些部分依赖中国。

而随后“德国之声”引自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显示,不仅是在欧盟,即便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在对华关系上也出现了重大分析。

报道说:根据《明镜周刊》通过政府内部文件获悉,德国绿党主席哈贝克(Robert Habeck)自从2021年底出任德国经济部长以来,该部门为德企在华投资的政府担保额已经削减了50亿欧元(下同,约73.8亿新元)。

《明镜周刊》认为,这是哈贝克以及绿党削减对华经济依赖努力的一部分。在公开层面上,哈贝克及其执掌的联邦经济部强调,过去几十年间,政府提供的对外投资担保过度集中在中国,导致“联邦预算的风险过度集中”。但这一切也极有可能是出于绿党的意识形态导向:该执政党努力推动以价值观为主导的对华外交与经贸政策,而不再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

文章说,绿党的这一对华政策导向,与同为执政党的社民党形成了分歧。相比绿党,社民党更偏向于德国的产业界以及工会组织。

不过德国商会人士告诉笔者:在中国的德国大企业并不在乎德国政府的投资担保补贴,中小企业可能会在乎。这意味着:削减德国在华企业的投资担保补贴,难以限制德国企业增加在华投资。

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德国政府的新对华战略依然没有出炉,社民党主导的总理府与绿党执掌的外交部、经济部依然在诸多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政府圈内消息人士称,外界期盼已久的这份文件,不太可能在暑假前出炉。

上周发生的这一切,显然与中国总理对欧洲的访问有关。李强在德国期间就当面对哈贝克表示,希望德方不要采取“歧视性的手段”,否则只会损害“健康的经济发展”。这说明“去风险化”的观点,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它与事实差距较大。■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李强: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
2023-06-26 14:30
时政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李强为“去风险化”正名

曹辛:李强的此次欧洲之行开启了中国外交一个崭新的内容,即为在西方流行的对中国“去风险化”浪潮进行正名。
曹辛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周的欧洲之旅,是中国对欧洲外交的另一次强化,这成为世界舆论的关注焦点。没有例外的是: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又一次集中炒作对中国的“去风险化”,而欧洲媒体倒是相对客观,较少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然而李强的此次欧洲之行,却开启了中国外交一个崭新的内容,这就是:为西方舆论集中炒作的对中国“去风险化”浪潮进行正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正名不是起始于中国的宣传或外交部门,而是由中国总理这样的政治家发起,其中的意义自然大不相同。

揭示并点破“去风险化”

首先,李强在此次欧洲之行中,在各个重要场合都明确揭示和批评了当前在西方世界比较主流的对中国“去风险化”观点的本质。在今年4月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正式在欧盟提出这一立场后,这还是首次由中国总理对此表达立场。

据德新社报道,李强在访问德国时说:“以去风险的名义实施歧视性措施以限制或排除其他国家,这违反了市场原则、公平竞争规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此外,他上周二在中德经济合作论坛闭幕式上还专门表示:反对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

李强举例说: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曾独占鳌头,他长期在地方工作,官方给他配的车就是德国车,“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风险”。李强还介绍说:在中国,到医院做电脑断层(CT)检查,用的也是西门子的仪器。

据新华社报道,李强周一在柏林同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巴斯夫等德企代表座谈交流时也称,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不能人为夸大‘依赖’,甚至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

李强在德国的上述表述有原则立场的严肃声明,也有摆事实、讲道理的平和的一面。

欧美媒体说:在“去风险化”成为欧美对华政策主流之际,北京试图说服欧洲,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是必然趋势,防止“去风险化”演变为“去中国化”。

而在访问法国时,李强对“去风险化”的表述则有所不同。

新华社报道说:6月21日李强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工商界晚餐上提到,中法良好的政治互信使两国在相互依赖中看到稳定性、确定性和共同的发展机遇,而不是风险。

他称赞法国政府反对阵营对抗和脱钩断链,并呼吁中法企业家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中法、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

之所以李强对“去风险化”的表述对法国和对德国有所不同,是因为两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所不同。这种区别的关键之处在于:法国的对华政策相对独立,而且已经有独立传统;而德国政府内部的一些政党,受美国对华政策影响颇深。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官方一直强调的一个理念,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了李强本人在欧洲外交活动中阐述的立场外,国际舆论也有一种观点赞同李强的立场。

6月20日,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刊登了题为《“去风险”的风险》的文章,作者是卡尔•比尔特。

该文称:“去风险”这个词的重新流行归功于同样突然的对“脱钩”一词的弃用。“脱钩”说法曾盘桓许久,直到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人支持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彻底决裂。与中国断绝一切联系既不可取,甚至也不可行,于是大家都选定了一个模糊得多的概念。

文章指出:但这种新的政治话术却具有更深的意味,它暗示与中国的贸易存在固有的风险。西方领导人越来越担心中国会利用贸易或其他经济联系对西方企业或国家施加政治压力。

文章问:当选项仍然存在的时候,未来失去贸易的风险是现在就避免贸易的理由吗?人们通常不会为了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而自杀。

该文认为:中国官员已经指出,“去风险”与“脱钩”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区别。他们说的有道理。除非西方战略家们摆脱仅仅采用一个新流行词语的套路,转而阐明它包含以及不包含怎样的意义,否则这种话术可能弊大于利。

这意味着:“去风险化”观点并非得到了欧美大众和舆论的广泛认同,仍然有机会消除这一观点的影响。而且,对美国投资“去风险化”的观点,实际上也同样是成立的,并且它在欧洲乃至亚洲的韩日两国,一定会有市场。

欧美分化有加剧趋势

此外,在过去的一周里,欧美主要国家围绕着对华经贸关系,出现了立场上加剧分化的趋势,

首先,欧盟委员会上周二公布了一项新的贸易原则,旨在遏制中国挤压欧洲经济的能力,并防止欧洲公司对华出口与军事相关、可能给中国带来优势的敏感技术。该政策仍处于早期阶段,凸显欧盟在限制中国进入敏感市场和获得行业机密方面寻求与美国保持一致。

但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外交官们表示,在与中国的重要经济关系方面,欧盟最大经济强国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并不急于接受欧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干预。这些担忧可能导致欧盟委员会的提案被淡化。

该报还说:周二在德国举行的这次会议较为低调,并回避了明显的问题: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即有超过100万个德国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中国,几乎一半的德国制造商在其供应链的某些部分依赖中国。

而随后“德国之声”引自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显示,不仅是在欧盟,即便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在对华关系上也出现了重大分析。

报道说:根据《明镜周刊》通过政府内部文件获悉,德国绿党主席哈贝克(Robert Habeck)自从2021年底出任德国经济部长以来,该部门为德企在华投资的政府担保额已经削减了50亿欧元(下同,约73.8亿新元)。

《明镜周刊》认为,这是哈贝克以及绿党削减对华经济依赖努力的一部分。在公开层面上,哈贝克及其执掌的联邦经济部强调,过去几十年间,政府提供的对外投资担保过度集中在中国,导致“联邦预算的风险过度集中”。但这一切也极有可能是出于绿党的意识形态导向:该执政党努力推动以价值观为主导的对华外交与经贸政策,而不再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

文章说,绿党的这一对华政策导向,与同为执政党的社民党形成了分歧。相比绿党,社民党更偏向于德国的产业界以及工会组织。

不过德国商会人士告诉笔者:在中国的德国大企业并不在乎德国政府的投资担保补贴,中小企业可能会在乎。这意味着:削减德国在华企业的投资担保补贴,难以限制德国企业增加在华投资。

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德国政府的新对华战略依然没有出炉,社民党主导的总理府与绿党执掌的外交部、经济部依然在诸多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政府圈内消息人士称,外界期盼已久的这份文件,不太可能在暑假前出炉。

上周发生的这一切,显然与中国总理对欧洲的访问有关。李强在德国期间就当面对哈贝克表示,希望德方不要采取“歧视性的手段”,否则只会损害“健康的经济发展”。这说明“去风险化”的观点,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它与事实差距较大。■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