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26 09:24
社会与生活

内卷时代,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徐瑾:高考志愿要不要填新闻专业的争议背后,暴露出什么社会变迁?内卷时代普通人谋生压力巨大,牺牲品中最为珍贵的或许是下一代人的人生可能性。
高考教育:农村考生填志愿:没听过的专业和买不到的“张雪峰”
徐瑾

■要不要选新闻专业,在端午假期多次上了热搜。

其中引发争议的,就是网红教育博主张雪峰的名言,“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张雪峰是什么人?他的人设是为广大家长学子挑选专业的“考研名师”,此言一出,顿时纷争四起。在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出台的6月下旬,高考如何选择志愿等问题热度不减。抛开具体争议,关于高考专业争议暴露了什么信息?内卷时代中,普通人谋生压力巨大,牺牲品中最为珍贵的,或许是下一代人的人生可能性。

专业优先:内卷社会的结果

高考兹事体大,尤其对于中国人而言,多数人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或者说“一考定终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考志愿填写,大概可以暴露中国人最真实的情感与诉求,也暴露出社会思潮的走向。如今风潮是志愿以何者优先?根据中国新闻网2023年“填报高考志愿优先考虑什么”调查,36%网友认为应优先考虑专业,而只有16%的网友认为应优先考虑学校。

强调专业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分工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导向的结果。经济趋势下行,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年轻人就业问题分外凸显,青年失业率也超过了20%,这意味着16-24岁的年轻就业人口中,五个中就有一个人失业。这种变化离不开宏观背景,当经济高歌猛进之时,大家心智空间还有不少余裕,可以思考兴趣以及专业可能性,有留白的空间,而到了经济放缓时候,存量竞争成为主线,多数人把谋生放在首位,这个时候,专业优先成为多数人的主流选择。

在这样的热潮中,张雪峰作为郑州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背景的考研指导老师,之所以能够流行,也在于他击中时代痛点——他很清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为普通家庭子女建议最合适的专业,而所谓合适,在当下语境很明确,那就是好谋生。对于外界争议,张雪峰曾经这样回应,“如果家境优渥,选择更多,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选专业就要选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吃上饭的!而不是照本宣科,不考虑实际情况,我没有针对任何人任何专业,我只是根据就业情况给建议!孩子找不到工作负责的不是你老师,而是你爸你妈跟自己!”

就像多数教培行业一样,从业人员看起来服务对象是孩子,其实抢占营销与定位的关键在于赢得家长。那么他面对的家长是怎么一个群体呢?现在高考的孩子基本是00后,他们父母多半是70后60后。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不少人的命运因此改写,70后60后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70后60后也是传统教育成长起来一代,但是他们经历往往是散养,不是有心谋划的结果,而是无奈的自然结果——他们自己的父母辈往往挣扎于生计与温饱,家中往往子女诸多,无力对子女进行今天流行的“鸡娃”或者说密集教养。

至于他们自身的专业填报,因为他们自己与家长学校父母,都极度缺乏背景知识以及专业指导,很多时候也就是一笔糊涂账,不少人对于自己的专业是什么就业如何其实相当懵懂。不过,70后60后甚至80后成长成年的时代,恰恰是中国经济成长最迅猛的时代,所以他们的专业选择未必限制他们的选择,无论是否选择自己心仪专业,他们多数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浮浮沉沉,分到一杯羹。

由此,他们构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坚力量,即人们口中的中产,也就是我所谓的软阶层。他们接受的教育理念也与前代人多有不同,更多的是舶来品,“快乐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与孩子做朋友”或许是这一代人父母听到最多的指导。

无不讽刺的是,当他们好不容易习惯这套与自身成长毫无关系的教育规则时,甚至为此投入重金之后,等到他们孩子到了高考时刻,却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他们或许难免有时空穿梭之感,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们的年少时候——谋生的压力如此巨大,甚至孩子们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个人兴趣往往成为最早牺牲的因素。

就这样,奋斗了一代人,他们的孩子不仅在阶层上面临下滑,甚至连选择的自由,似乎也比起他们当年,少了不少,这是谁的问题?

好专业很可能是伪命题

“未来,什么专业好?”对于选专业的事,每年都很多人来咨询我,问得太多,以至于我不愿多谈。问题在于,专业优先,在日后看来真的是一个好策略么?未必。

回想一下我们这些年经历的各种热潮,每一波,都有专业的坑,越流行的专业,越可能提前被淘汰。

比如有段时间号称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很多学生去学了生物,结果生物真正对口工作,很多时候需要读博士,而且还难毕业。入世前后,都说国际贸易的时代来了,很多去学国际贸易,结果发现读了也没那么多国际贸易等你谈,何况外贸行业也没那么光鲜。有段时间流行保险精算师的神话,结果读完之后发现,考证通过难不说,中国保险发展,也没有预期那么火红。再比如,周期性的话题,股市一好的话,财经类专业又流行起来,一流财经院校分数甚至好过北大清华冷门专业;毕业时候遇到熊市,就惨的不要了。曾经红火的建筑行业,如今也是找工作最困难的行业。

更早一点,在80年代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也有做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事实上,文科也曾经吃香过,刚恢复高考时候,中文系比起法学之类更火爆。今天,你也许觉得数据相关专业好,但是相关专业,也许很快就会被机器取代了。

结论是什么?预测好专业基本不太可能,基本规律倒是有一个——热门专业,以后热门的可能性很低。

中国过去三四十年,基本是一个社会不断搅拌的过程,所以变化太快;如今叠加外部环境变化与技术冲击,要预测未来专业路径,不容易。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我们很难预测好专业,而ChatGPT之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预测就更难了。更不用说,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往往是苏联大学遗风,过度细化,滞后现象严重。


也正因此,大趋势可以谈,但是小风口不好说,这种情况下,谋取一个一辈子不被取代的专业,其实是个很偷懒的做法,也不太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志愿如何选?

高考志愿的不可能三角排序:学校、城市、专业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和经济学类似,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那就是好专业、好学校、好城市三者不可兼得。既然如此,那么我先把结论说出来,首选好学校,其次选好城市,最后是好专业。为什么呢?因为你和谁学习,其实比起你学什么,更重要,而好专业,很多时候是伪问题。

回到一个根本问题,选一个好专业,其实就是选一个相对可靠的前途。读博士做学术是极少数人的事情,那是另外一个玩法;对于多数人而言,选专业,就是为了毕业找个好的职业前途。

好学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为什么要把城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要找好工作,其实和买房子一样,地段(location)最重要。所以,要结合自己要毕业的城市来考虑。从毕业就业考虑,不是说就近考虑就好,而是说适合自己。其实年轻时候,如果来自中小城市,那么去沿海和大城市看看,比较开眼界;即使本身是一二线城市的人,即使以后要回家乡工作,换一个城市看看,对于自身经历也有帮助。


换城市,其实是为了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相当于半个留学。西方人强调年轻人游学,不全是钱多烧的,而是让年轻人接触不同世界不同文明——有点类似的,比如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学者就发现,中国的开国皇帝,不少是出生在地区分界线的地方,这样容易天然掌握两个地区人的思维。如果你是浙江人,就算以后要去杭州工作,但来上海上学,也是一种经历;如果你是上海人,走出上海,去北京读书,即使以后要在上海工作,但去北京的经历,未尝不是多点见识。


以前有个朋友就说过一个案例,如果你是一个上海人,“如果在福外上小学,中学到进才中学,结果大学就在上海纽大,那么方圆不超过1公里,你觉得这日子多没劲?”熟悉上海的朋友应该知道,福外就是福山外国语学校,和进才中学、上海纽约大学,都在浦东那块。他还有一个浙大同学,就是文三路小学学军中学然后是浙大西溪校区,上学都在文三路。


前面谈的,都是城市,不是学校,也不是专业。为什么这样?因为就找工作而言,在哪里,比学什么,更重要。大城市拥有更多高质量工作机会,近水楼台的话,更容易定位到它们。

专业有没有用,有用,尤其入行的时候,专业是敲门砖。但是天下多数门槛,都是对于门槛外的人而言的,如果你在门槛内了,专业就不再重要;如果在门槛内有人认可你,门槛也不那么重要——这不一定说拉关系,而是说,很多时候,好工作是并不需要专业对口,综合能力、框架视野,更重要。

比如金融业,很多人认为都是金融背景,起码是经济学相关,但是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哪行出身的都有,而且做得未必比科班差。至于传媒,就更不用说了,新闻系出身的,这一波争议也暴露出短板。问题在于哪里?多数工作,都是干中学,大学的知识,只是背景板。一张白纸,也许比涂写不成功的半成品更好。结论在于,你是谁,比学什么,更重要。归根结底,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我选择。

面向未来的教育

这个时代,以往的规则正在被打破,教育也要改变思路。

探究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否加上填鸭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包装,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筛选,筛选合格的人,筛选不落后时代的人。核心在于,要努力成为竞争激烈市场中的少数人。要在内卷竞争中胜出,不是要更听话,首先是应该避免重复和低水平竞争,听别人的话选一个静态看起来还行的专业,本身是一条看似轻松其实很容易被淘汰的路。当然,这个建议,不适用所有人,针对有志于拓展自身成长与成就更高的人群而言。


我的工作中会与不同人打交道。看过那么多不同圈子的人和经历,我发现,是什么人,比学什么重要。这不是说,一个人就可以逆天改命,而是性格、运气以及起点,往往决定一个人的道路,它们越来越比个人能力重要。古人谈人生,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你看,读书排在后面,读什么更是如此。在软阶层社会,阶层逆袭可能性在降低,阶层下滑可能性加大。这种时候,对个体意味着什么?生存容易,发达困难。为什么现在流行内卷、小镇做题家、985废物这样词,关键在于,上了好专业,不能如过去那样大概率保证顺利了。


你可能会问,弯道超车的机会有没有,有,但是有这样能力的人,不需要有人为他出主意。一位公号《徐瑾经济人》的网友总结——“上等人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中等人选自己适合的专业,下等人选热门的专业,等外的叫别人选专业”。这话听起来有点儿过分强悍,但是也有道理。

回到专业的问题,既然选什么都可能出错,那么不如佛系一点。对于家长而言,让孩子选自己还算喜欢至少能接受的专业。重要的是,同时选一个长见识的城市,找一个自己能力范围上限的学校,这样视野也会不同。最后,无论选什么专业,是否自己喜欢的,都要做到及格线,这是基本要求。这,其实就是你将成为什么样人的开始。人的道路,是自我成就的。最重要的学习,是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技能。■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高考教育:农村考生填志愿:没听过的专业和买不到的“张雪峰”
2023-06-26 09:24
社会与生活

内卷时代,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徐瑾:高考志愿要不要填新闻专业的争议背后,暴露出什么社会变迁?内卷时代普通人谋生压力巨大,牺牲品中最为珍贵的或许是下一代人的人生可能性。
徐瑾

■要不要选新闻专业,在端午假期多次上了热搜。

其中引发争议的,就是网红教育博主张雪峰的名言,“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张雪峰是什么人?他的人设是为广大家长学子挑选专业的“考研名师”,此言一出,顿时纷争四起。在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出台的6月下旬,高考如何选择志愿等问题热度不减。抛开具体争议,关于高考专业争议暴露了什么信息?内卷时代中,普通人谋生压力巨大,牺牲品中最为珍贵的,或许是下一代人的人生可能性。

专业优先:内卷社会的结果

高考兹事体大,尤其对于中国人而言,多数人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或者说“一考定终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考志愿填写,大概可以暴露中国人最真实的情感与诉求,也暴露出社会思潮的走向。如今风潮是志愿以何者优先?根据中国新闻网2023年“填报高考志愿优先考虑什么”调查,36%网友认为应优先考虑专业,而只有16%的网友认为应优先考虑学校。

强调专业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分工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导向的结果。经济趋势下行,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年轻人就业问题分外凸显,青年失业率也超过了20%,这意味着16-24岁的年轻就业人口中,五个中就有一个人失业。这种变化离不开宏观背景,当经济高歌猛进之时,大家心智空间还有不少余裕,可以思考兴趣以及专业可能性,有留白的空间,而到了经济放缓时候,存量竞争成为主线,多数人把谋生放在首位,这个时候,专业优先成为多数人的主流选择。

在这样的热潮中,张雪峰作为郑州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背景的考研指导老师,之所以能够流行,也在于他击中时代痛点——他很清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为普通家庭子女建议最合适的专业,而所谓合适,在当下语境很明确,那就是好谋生。对于外界争议,张雪峰曾经这样回应,“如果家境优渥,选择更多,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选专业就要选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吃上饭的!而不是照本宣科,不考虑实际情况,我没有针对任何人任何专业,我只是根据就业情况给建议!孩子找不到工作负责的不是你老师,而是你爸你妈跟自己!”

就像多数教培行业一样,从业人员看起来服务对象是孩子,其实抢占营销与定位的关键在于赢得家长。那么他面对的家长是怎么一个群体呢?现在高考的孩子基本是00后,他们父母多半是70后60后。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不少人的命运因此改写,70后60后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70后60后也是传统教育成长起来一代,但是他们经历往往是散养,不是有心谋划的结果,而是无奈的自然结果——他们自己的父母辈往往挣扎于生计与温饱,家中往往子女诸多,无力对子女进行今天流行的“鸡娃”或者说密集教养。

至于他们自身的专业填报,因为他们自己与家长学校父母,都极度缺乏背景知识以及专业指导,很多时候也就是一笔糊涂账,不少人对于自己的专业是什么就业如何其实相当懵懂。不过,70后60后甚至80后成长成年的时代,恰恰是中国经济成长最迅猛的时代,所以他们的专业选择未必限制他们的选择,无论是否选择自己心仪专业,他们多数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浮浮沉沉,分到一杯羹。

由此,他们构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坚力量,即人们口中的中产,也就是我所谓的软阶层。他们接受的教育理念也与前代人多有不同,更多的是舶来品,“快乐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与孩子做朋友”或许是这一代人父母听到最多的指导。

无不讽刺的是,当他们好不容易习惯这套与自身成长毫无关系的教育规则时,甚至为此投入重金之后,等到他们孩子到了高考时刻,却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他们或许难免有时空穿梭之感,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们的年少时候——谋生的压力如此巨大,甚至孩子们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个人兴趣往往成为最早牺牲的因素。

就这样,奋斗了一代人,他们的孩子不仅在阶层上面临下滑,甚至连选择的自由,似乎也比起他们当年,少了不少,这是谁的问题?

好专业很可能是伪命题

“未来,什么专业好?”对于选专业的事,每年都很多人来咨询我,问得太多,以至于我不愿多谈。问题在于,专业优先,在日后看来真的是一个好策略么?未必。

回想一下我们这些年经历的各种热潮,每一波,都有专业的坑,越流行的专业,越可能提前被淘汰。

比如有段时间号称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很多学生去学了生物,结果生物真正对口工作,很多时候需要读博士,而且还难毕业。入世前后,都说国际贸易的时代来了,很多去学国际贸易,结果发现读了也没那么多国际贸易等你谈,何况外贸行业也没那么光鲜。有段时间流行保险精算师的神话,结果读完之后发现,考证通过难不说,中国保险发展,也没有预期那么火红。再比如,周期性的话题,股市一好的话,财经类专业又流行起来,一流财经院校分数甚至好过北大清华冷门专业;毕业时候遇到熊市,就惨的不要了。曾经红火的建筑行业,如今也是找工作最困难的行业。

更早一点,在80年代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也有做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事实上,文科也曾经吃香过,刚恢复高考时候,中文系比起法学之类更火爆。今天,你也许觉得数据相关专业好,但是相关专业,也许很快就会被机器取代了。

结论是什么?预测好专业基本不太可能,基本规律倒是有一个——热门专业,以后热门的可能性很低。

中国过去三四十年,基本是一个社会不断搅拌的过程,所以变化太快;如今叠加外部环境变化与技术冲击,要预测未来专业路径,不容易。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我们很难预测好专业,而ChatGPT之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预测就更难了。更不用说,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往往是苏联大学遗风,过度细化,滞后现象严重。


也正因此,大趋势可以谈,但是小风口不好说,这种情况下,谋取一个一辈子不被取代的专业,其实是个很偷懒的做法,也不太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志愿如何选?

高考志愿的不可能三角排序:学校、城市、专业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和经济学类似,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那就是好专业、好学校、好城市三者不可兼得。既然如此,那么我先把结论说出来,首选好学校,其次选好城市,最后是好专业。为什么呢?因为你和谁学习,其实比起你学什么,更重要,而好专业,很多时候是伪问题。

回到一个根本问题,选一个好专业,其实就是选一个相对可靠的前途。读博士做学术是极少数人的事情,那是另外一个玩法;对于多数人而言,选专业,就是为了毕业找个好的职业前途。

好学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为什么要把城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要找好工作,其实和买房子一样,地段(location)最重要。所以,要结合自己要毕业的城市来考虑。从毕业就业考虑,不是说就近考虑就好,而是说适合自己。其实年轻时候,如果来自中小城市,那么去沿海和大城市看看,比较开眼界;即使本身是一二线城市的人,即使以后要回家乡工作,换一个城市看看,对于自身经历也有帮助。


换城市,其实是为了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相当于半个留学。西方人强调年轻人游学,不全是钱多烧的,而是让年轻人接触不同世界不同文明——有点类似的,比如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学者就发现,中国的开国皇帝,不少是出生在地区分界线的地方,这样容易天然掌握两个地区人的思维。如果你是浙江人,就算以后要去杭州工作,但来上海上学,也是一种经历;如果你是上海人,走出上海,去北京读书,即使以后要在上海工作,但去北京的经历,未尝不是多点见识。


以前有个朋友就说过一个案例,如果你是一个上海人,“如果在福外上小学,中学到进才中学,结果大学就在上海纽大,那么方圆不超过1公里,你觉得这日子多没劲?”熟悉上海的朋友应该知道,福外就是福山外国语学校,和进才中学、上海纽约大学,都在浦东那块。他还有一个浙大同学,就是文三路小学学军中学然后是浙大西溪校区,上学都在文三路。


前面谈的,都是城市,不是学校,也不是专业。为什么这样?因为就找工作而言,在哪里,比学什么,更重要。大城市拥有更多高质量工作机会,近水楼台的话,更容易定位到它们。

专业有没有用,有用,尤其入行的时候,专业是敲门砖。但是天下多数门槛,都是对于门槛外的人而言的,如果你在门槛内了,专业就不再重要;如果在门槛内有人认可你,门槛也不那么重要——这不一定说拉关系,而是说,很多时候,好工作是并不需要专业对口,综合能力、框架视野,更重要。

比如金融业,很多人认为都是金融背景,起码是经济学相关,但是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哪行出身的都有,而且做得未必比科班差。至于传媒,就更不用说了,新闻系出身的,这一波争议也暴露出短板。问题在于哪里?多数工作,都是干中学,大学的知识,只是背景板。一张白纸,也许比涂写不成功的半成品更好。结论在于,你是谁,比学什么,更重要。归根结底,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我选择。

面向未来的教育

这个时代,以往的规则正在被打破,教育也要改变思路。

探究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否加上填鸭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包装,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筛选,筛选合格的人,筛选不落后时代的人。核心在于,要努力成为竞争激烈市场中的少数人。要在内卷竞争中胜出,不是要更听话,首先是应该避免重复和低水平竞争,听别人的话选一个静态看起来还行的专业,本身是一条看似轻松其实很容易被淘汰的路。当然,这个建议,不适用所有人,针对有志于拓展自身成长与成就更高的人群而言。


我的工作中会与不同人打交道。看过那么多不同圈子的人和经历,我发现,是什么人,比学什么重要。这不是说,一个人就可以逆天改命,而是性格、运气以及起点,往往决定一个人的道路,它们越来越比个人能力重要。古人谈人生,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你看,读书排在后面,读什么更是如此。在软阶层社会,阶层逆袭可能性在降低,阶层下滑可能性加大。这种时候,对个体意味着什么?生存容易,发达困难。为什么现在流行内卷、小镇做题家、985废物这样词,关键在于,上了好专业,不能如过去那样大概率保证顺利了。


你可能会问,弯道超车的机会有没有,有,但是有这样能力的人,不需要有人为他出主意。一位公号《徐瑾经济人》的网友总结——“上等人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中等人选自己适合的专业,下等人选热门的专业,等外的叫别人选专业”。这话听起来有点儿过分强悍,但是也有道理。

回到专业的问题,既然选什么都可能出错,那么不如佛系一点。对于家长而言,让孩子选自己还算喜欢至少能接受的专业。重要的是,同时选一个长见识的城市,找一个自己能力范围上限的学校,这样视野也会不同。最后,无论选什么专业,是否自己喜欢的,都要做到及格线,这是基本要求。这,其实就是你将成为什么样人的开始。人的道路,是自我成就的。最重要的学习,是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技能。■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