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25 08:14
时政

当AI来敲门,技术发展背后的现实隐忧

除了生成式AI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之外,学界和业界还有其他更加紧迫的忧虑。
日本AI,失去的不止三十年
闫曼

■ChatGPT火了之后,有个段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我们过去想象的人工智能是,人类写诗画画玩音乐,AI烧饭搬砖修电脑,没想到,到头来是AI写诗画画玩音乐,我们自己烧饭搬砖修电脑。

这个段子固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在传播中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说明其描述的场景贴合我们当下的隐忧,那就是人工智能是否会消灭更多人类的岗位?

这是一个自人工智能诞生之时就开始被讨论的老话题。如果说,过去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让这个问题大多数时候都被看做是空谈和预测,那么生成式AI的出现,让这个议题具备了现实性意义。

学界和产业界自然已经很敏感地意识到了大众对此有多么关切。在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上,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与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对话的主题。而在后续的学者演讲和媒体见面会上,各位学界与业界人士对此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单就数量上来讲,生成式AI的崛起究竟会影响多少人的工作岗位,甚至让多少人失业,各位经济学家并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预估,但是3月底高盛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3亿,也就是生成式AI将会影响主要经济体中3亿个工作岗位。

这个巨大的数字自然在网络上引起一阵讨论。但是业界普遍认为,这里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完全消失,更多指的是劳动力市场的重构。而就生成式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重构,参会的各位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上,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对此颇为乐观,他认为工作岗位的流动是双向的,旧的岗位在消失,新的岗位在产生。而在资源和人工重新匹配之后,会发现旧工作消失和新工作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经年累月都是如此。

对此张勇也持相似的观点,其相信技术的升级,会让人类看到更多新业态新产业的出现,未来将会有新的行业和岗位不断出现。

虽然学界和业界对这个议题的走向大体来讲都不太悲观,但是技术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重构,最起码会在一段时期内给特定行业和特定人群带来阵痛。斯坦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的主任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对此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此前整个机器学习对于所有群体的影响其实并不均衡,主要影响到低工资的工人,高薪人群受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影响比较小。但是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发展,让情况发生了改变。当以此为研究标的,薪资越高受到的影响就越多。

这一点在高盛的那份报告中也有体现,生成式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之前不同的是,其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失业白领阶层,他们可能遭遇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业工人类似的命运。

就此,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对此进行了一个比例上的划分,在金字塔尖的1%肯定会受益于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在底层的1%一定会受到最大冲击,两端20%的人群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金字塔尖群体自然会受益于技术的提升。但是对一些没有技能的工种来讲,如果没有技能的重新培训和学习,他们可能在未来将毫无用武之地。

除了生成式AI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之外,学界和业界还有其他更加紧迫的忧虑,那就是其快速迭代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专家对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推出敲响了警钟。几个月前,由生命未来研究所(FLI)发布,众多学者、CEO和技术专家签名的公开信中,呼吁全球所有机构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至少六个月,并利用这六个月时间制定AI安全协议。

马斯金对人工智能在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也有所感知,并举了一个略微夸张的例子:“假如AI关停美联储并不让他用计算机,这样一来风险该会有多大?”因此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需要更多的监管,比如可以让计算机能够获取某些领域的数据,而不是说可以用技术毫无约束地获得想要的数据。

即便有这样的威胁,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依然认为,放缓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一定会是一个大错误。大家更该去做的并不是如何去放缓这个进程,而是要保证如何利用其快速的发展来形成好的应用,去反哺社会的发展。

相比学界,业界对监管问题的关注则更为具体一些,比如张勇认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大挑战就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现在机器可能真的是越来越强大,但是请不要忘了,所有这样一些原始知识和原始数据它们究竟来自于哪里?我们如何尊重这样信息的所有权?”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改变都会带来相应的监管问题。如何在保证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压制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将是未来几十年全人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日本AI,失去的不止三十年
2023-06-25 08:14
时政

当AI来敲门,技术发展背后的现实隐忧

除了生成式AI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之外,学界和业界还有其他更加紧迫的忧虑。
闫曼

■ChatGPT火了之后,有个段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我们过去想象的人工智能是,人类写诗画画玩音乐,AI烧饭搬砖修电脑,没想到,到头来是AI写诗画画玩音乐,我们自己烧饭搬砖修电脑。

这个段子固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在传播中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说明其描述的场景贴合我们当下的隐忧,那就是人工智能是否会消灭更多人类的岗位?

这是一个自人工智能诞生之时就开始被讨论的老话题。如果说,过去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让这个问题大多数时候都被看做是空谈和预测,那么生成式AI的出现,让这个议题具备了现实性意义。

学界和产业界自然已经很敏感地意识到了大众对此有多么关切。在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上,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与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对话的主题。而在后续的学者演讲和媒体见面会上,各位学界与业界人士对此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单就数量上来讲,生成式AI的崛起究竟会影响多少人的工作岗位,甚至让多少人失业,各位经济学家并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预估,但是3月底高盛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3亿,也就是生成式AI将会影响主要经济体中3亿个工作岗位。

这个巨大的数字自然在网络上引起一阵讨论。但是业界普遍认为,这里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完全消失,更多指的是劳动力市场的重构。而就生成式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重构,参会的各位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上,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对此颇为乐观,他认为工作岗位的流动是双向的,旧的岗位在消失,新的岗位在产生。而在资源和人工重新匹配之后,会发现旧工作消失和新工作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经年累月都是如此。

对此张勇也持相似的观点,其相信技术的升级,会让人类看到更多新业态新产业的出现,未来将会有新的行业和岗位不断出现。

虽然学界和业界对这个议题的走向大体来讲都不太悲观,但是技术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重构,最起码会在一段时期内给特定行业和特定人群带来阵痛。斯坦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的主任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对此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此前整个机器学习对于所有群体的影响其实并不均衡,主要影响到低工资的工人,高薪人群受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影响比较小。但是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发展,让情况发生了改变。当以此为研究标的,薪资越高受到的影响就越多。

这一点在高盛的那份报告中也有体现,生成式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之前不同的是,其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失业白领阶层,他们可能遭遇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业工人类似的命运。

就此,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对此进行了一个比例上的划分,在金字塔尖的1%肯定会受益于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在底层的1%一定会受到最大冲击,两端20%的人群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金字塔尖群体自然会受益于技术的提升。但是对一些没有技能的工种来讲,如果没有技能的重新培训和学习,他们可能在未来将毫无用武之地。

除了生成式AI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之外,学界和业界还有其他更加紧迫的忧虑,那就是其快速迭代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专家对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推出敲响了警钟。几个月前,由生命未来研究所(FLI)发布,众多学者、CEO和技术专家签名的公开信中,呼吁全球所有机构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至少六个月,并利用这六个月时间制定AI安全协议。

马斯金对人工智能在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也有所感知,并举了一个略微夸张的例子:“假如AI关停美联储并不让他用计算机,这样一来风险该会有多大?”因此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需要更多的监管,比如可以让计算机能够获取某些领域的数据,而不是说可以用技术毫无约束地获得想要的数据。

即便有这样的威胁,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依然认为,放缓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一定会是一个大错误。大家更该去做的并不是如何去放缓这个进程,而是要保证如何利用其快速的发展来形成好的应用,去反哺社会的发展。

相比学界,业界对监管问题的关注则更为具体一些,比如张勇认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大挑战就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现在机器可能真的是越来越强大,但是请不要忘了,所有这样一些原始知识和原始数据它们究竟来自于哪里?我们如何尊重这样信息的所有权?”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改变都会带来相应的监管问题。如何在保证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压制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将是未来几十年全人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