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23 09:44
商业与经济

房地产救市,可否给年轻人喘息之机?

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或许是降价。
房地产中国经济回暖,但仍需更多扶助
FORTUNE

■“房地产高速增长、高速发展的时代将要结束,或者实际上已经结束。这个进程结束后,是不是房地产就没有市场了?当然不是!”在最近召开的2023年亚布力论坛第九届创新年会上,王石这番话又上了热搜。他表示,房企未来更多的是如何进行建筑上的经营,增长服务收入,这样的转型刚刚开始。“万科提出‘活下去’的口号是有先见之明的,实际上我们提出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叫‘活下去’,第二句话叫‘活得久’,第三句话是‘活得好’。最终目的是要活得好,活下去还得活得久,不能活得昙花一现。”

不过,房企加快转型的前提是先走出当前的困局,而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或许是降价。只有降价,才能纠正过去房地产的畸形发展路线,引导行业朝着更健康的路线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

另外,允许房子直接降价而非仅用各种刺激政策“逼”居民购房,才能给居民喘息之机,也才能让年轻人以平和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做出自由选择,或许反而会促进购房需求。围绕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财富Plus”的用户展开了精彩讨论,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谭浩俊

财经评论员

看到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很多人心里又要不淡定了,迫切希望房地产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显然不能只放在房地产上,不能总寄希望于房地产能够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且不说房地产最火爆、最兴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十多年那样的火爆场景。单就广大居民的生活来看,也不能再把发展经济的重心聚焦于房地产业,不能再利用政策鼓励和房价上涨来“逼”广大居民购房。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多“逼”居民购买一套房,就是给未来消费多添十分阻力,会严重影响消费市场的整体恢复。

对广大居民来说,消费不只是住房一个方面,比住房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只有各方面的消费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才能充分显示,广大居民的消费动力才能持续激发。为了一时的利益需要,诱导或逼迫广大居民负债购房,最终的结果,都是牺牲未来的消费利益,牺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眼前都过不下去了,哪还有功夫考虑未来。问题就在这里,每个地方、每名官员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思路,才会如此在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兴旺。房地产变现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政绩拉动作用。而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则不同,需要用时间换空间、用专注力换生产力,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就等不及了,也不想等了。所以,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房地产来给自己的工作增加砝码,让自己能够用经济增长换得地位上升。如此,谁还会重视实体经济呢?而广大居民又如何能够更加舒畅、安心地生活呢?

给广大居民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要让他们生活得太累。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的状态下,让年轻人能够不因为生活压力而恐婚恐育。恰恰是,一旦年轻人购买了住房,步入到“房奴”行列,让他们再去结婚生育、尤其是生育,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所以,对房地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不要用诸如救市等方面的行为和语言来刺激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了。让年轻人以平和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做出自由选择,或许,购房会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自觉行为,即便负债,也就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否则,就太过残忍了。

@汪杰

创业公司从业者,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自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国内房价开启稳中有跌模式以来,已经超过两年,也大大超越前两次调整时间周期长度、深度和广度,而且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和各方情绪也跌至历史冰点,本轮调整已然成为自1998年商品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最大衰退和市场最严重收缩。而房价相对比较平稳,除去极个别四五线城市县城房价出现明显大幅回调外,其余大中城市价格并没有出现意料之中的回落。乍看这似乎与传统经济学理论出现明显背离,但是细细分析却又发现我国房地产确实有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基因。

首先,从过去二十多年历史经验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因为各种因素中间出现若干小周期性调整,但是总体上全国房价确实一路上行的。其次,过去二十多年,特别是过去十年里,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历经过去两次自上而下的救市行动,不仅让诸多专家学者笃定针对本轮危机中央政府一定会出手重磅政策扭转乾坤,而且让房企、金融机构和潜在购房人坚信房地产行业下行只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叠加过去三年疫情冲击的结果,一旦监管层出台有力政策,加上疫情逐步减弱,经济企稳回暖,楼市很快会企稳甚至阶段性回暖,乃至重新迈向新的历史高峰。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加上疫情封闭带来后遗症,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贸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驱动力不足,或许重启房地产和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也许是解决目前困境的良策之一,这大概也是国内房价不能大规模下跌的逻辑和理由,毕竟一旦房价真正开启下跌模式,政府再要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稳定经济基本盘可就难了。

但显而易见,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价。降价的逻辑不仅仅在于打破市场固有的“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模式,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商品的基本属性,尊重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让商品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核心本源,真正贯彻“房住不炒”的中央有关精神,而且“降价去库存”的本质精髓在于,通过降价满足普通居民的刚性需求,抑制投资客的投机需求,保证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最后,降价可促使供给端的有序出清,从根本上对整个行业产业链过去极端投机放杠杆行为进行颠覆性变革,并通过去杠杆,完成行业从纯粹资本密集型单一发展模式向科技、人才、资本等复合型协同模式发展。只有降价,才能纠正过去房地产畸形发展路线,引导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智能科技、高效有序的健康路线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适应未来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陈方勇

HuanXin创始合伙人、筑梦师主理人

中国房地产一代创始人里,还活跃在聚光灯下,还能出来自由表达思想的,可能也就王石了。他在亚布力论坛的这番发言高度总结了万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也回答了为何第一个喊“活下去”的万科是头部房企里过雷阵最稳健的,以及万科为何明知转型艰难还在迎难而上。

我查了一下万科历年来提出对标的企业,可以很清晰的验证它的成长过程。初始阶段他们的对标是新鸿基,做的是减法,专注专业;规模扩张阶段他们的对标是帕尔迪,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思考模型,快速走出深圳布局全国;千亿规模之后万科已经是进入“宇宙第一大房企”之列,他们很敏感的发现管理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问题,于是向行业外对标,把汇丰作为学习榜样,狠抓内部治理架构(这也是他们能顶住野蛮人入侵的关键所在);如今他们的对标是大和房屋,这是一家经历过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成功转型的日本房企,成功跨越周期,在新开工量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经营收入却实现了数倍增长。

大和房屋的转型源于成功的预见到“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追求‘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时代已经走来”,这句话也正适用当下的中国,所以万科选择对标他们正是因为有相同的判断。我自己从跟万科的交流中学到最有价值的一句话就是“看得见未来,心才会安宁”,你会发现在他们内部创新都是抢着要去做的事,哪怕最后是失败,是被调整出局,或者最终是走向个人的创业,都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你可以质疑他们犯过的很多低级错误,却难以否定他们转型的决心,只要他们真的想要去做的,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如今,无论是物业、物流还是租赁住房,他们已经是业内头牌,商业、产办、养老等也正在整合蓄力中,离成熟也不远了。

最近我在面试新人时有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原来可能是边缘部门的负责人(比如负责集团酒店和商办资产的)忽然变的很重要,甚至可能就是带领企业走出泥潭的关键!还有很多原来可能不过就是出卖智力成果的乙方和丙方,则忽然发现自己有了新的价值,离主业(建筑相关)越远的反而越有新的机会。我跟他们说,这就是时势使然,旧时代早已结束,再按惯性走只会走向深渊,而新时代刚刚拉开帷幕,要更早看见自己真正的未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房地产中国经济回暖,但仍需更多扶助
2023-06-23 09:44
商业与经济

房地产救市,可否给年轻人喘息之机?

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或许是降价。
FORTUNE

■“房地产高速增长、高速发展的时代将要结束,或者实际上已经结束。这个进程结束后,是不是房地产就没有市场了?当然不是!”在最近召开的2023年亚布力论坛第九届创新年会上,王石这番话又上了热搜。他表示,房企未来更多的是如何进行建筑上的经营,增长服务收入,这样的转型刚刚开始。“万科提出‘活下去’的口号是有先见之明的,实际上我们提出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叫‘活下去’,第二句话叫‘活得久’,第三句话是‘活得好’。最终目的是要活得好,活下去还得活得久,不能活得昙花一现。”

不过,房企加快转型的前提是先走出当前的困局,而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或许是降价。只有降价,才能纠正过去房地产的畸形发展路线,引导行业朝着更健康的路线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

另外,允许房子直接降价而非仅用各种刺激政策“逼”居民购房,才能给居民喘息之机,也才能让年轻人以平和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做出自由选择,或许反而会促进购房需求。围绕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财富Plus”的用户展开了精彩讨论,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谭浩俊

财经评论员

看到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很多人心里又要不淡定了,迫切希望房地产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显然不能只放在房地产上,不能总寄希望于房地产能够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且不说房地产最火爆、最兴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十多年那样的火爆场景。单就广大居民的生活来看,也不能再把发展经济的重心聚焦于房地产业,不能再利用政策鼓励和房价上涨来“逼”广大居民购房。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多“逼”居民购买一套房,就是给未来消费多添十分阻力,会严重影响消费市场的整体恢复。

对广大居民来说,消费不只是住房一个方面,比住房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只有各方面的消费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才能充分显示,广大居民的消费动力才能持续激发。为了一时的利益需要,诱导或逼迫广大居民负债购房,最终的结果,都是牺牲未来的消费利益,牺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眼前都过不下去了,哪还有功夫考虑未来。问题就在这里,每个地方、每名官员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思路,才会如此在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兴旺。房地产变现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政绩拉动作用。而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则不同,需要用时间换空间、用专注力换生产力,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就等不及了,也不想等了。所以,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房地产来给自己的工作增加砝码,让自己能够用经济增长换得地位上升。如此,谁还会重视实体经济呢?而广大居民又如何能够更加舒畅、安心地生活呢?

给广大居民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要让他们生活得太累。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的状态下,让年轻人能够不因为生活压力而恐婚恐育。恰恰是,一旦年轻人购买了住房,步入到“房奴”行列,让他们再去结婚生育、尤其是生育,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所以,对房地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不要用诸如救市等方面的行为和语言来刺激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了。让年轻人以平和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做出自由选择,或许,购房会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自觉行为,即便负债,也就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否则,就太过残忍了。

@汪杰

创业公司从业者,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自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国内房价开启稳中有跌模式以来,已经超过两年,也大大超越前两次调整时间周期长度、深度和广度,而且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和各方情绪也跌至历史冰点,本轮调整已然成为自1998年商品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最大衰退和市场最严重收缩。而房价相对比较平稳,除去极个别四五线城市县城房价出现明显大幅回调外,其余大中城市价格并没有出现意料之中的回落。乍看这似乎与传统经济学理论出现明显背离,但是细细分析却又发现我国房地产确实有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基因。

首先,从过去二十多年历史经验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因为各种因素中间出现若干小周期性调整,但是总体上全国房价确实一路上行的。其次,过去二十多年,特别是过去十年里,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历经过去两次自上而下的救市行动,不仅让诸多专家学者笃定针对本轮危机中央政府一定会出手重磅政策扭转乾坤,而且让房企、金融机构和潜在购房人坚信房地产行业下行只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叠加过去三年疫情冲击的结果,一旦监管层出台有力政策,加上疫情逐步减弱,经济企稳回暖,楼市很快会企稳甚至阶段性回暖,乃至重新迈向新的历史高峰。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加上疫情封闭带来后遗症,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贸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驱动力不足,或许重启房地产和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也许是解决目前困境的良策之一,这大概也是国内房价不能大规模下跌的逻辑和理由,毕竟一旦房价真正开启下跌模式,政府再要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稳定经济基本盘可就难了。

但显而易见,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价。降价的逻辑不仅仅在于打破市场固有的“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模式,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商品的基本属性,尊重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让商品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核心本源,真正贯彻“房住不炒”的中央有关精神,而且“降价去库存”的本质精髓在于,通过降价满足普通居民的刚性需求,抑制投资客的投机需求,保证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最后,降价可促使供给端的有序出清,从根本上对整个行业产业链过去极端投机放杠杆行为进行颠覆性变革,并通过去杠杆,完成行业从纯粹资本密集型单一发展模式向科技、人才、资本等复合型协同模式发展。只有降价,才能纠正过去房地产畸形发展路线,引导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智能科技、高效有序的健康路线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适应未来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陈方勇

HuanXin创始合伙人、筑梦师主理人

中国房地产一代创始人里,还活跃在聚光灯下,还能出来自由表达思想的,可能也就王石了。他在亚布力论坛的这番发言高度总结了万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也回答了为何第一个喊“活下去”的万科是头部房企里过雷阵最稳健的,以及万科为何明知转型艰难还在迎难而上。

我查了一下万科历年来提出对标的企业,可以很清晰的验证它的成长过程。初始阶段他们的对标是新鸿基,做的是减法,专注专业;规模扩张阶段他们的对标是帕尔迪,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思考模型,快速走出深圳布局全国;千亿规模之后万科已经是进入“宇宙第一大房企”之列,他们很敏感的发现管理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问题,于是向行业外对标,把汇丰作为学习榜样,狠抓内部治理架构(这也是他们能顶住野蛮人入侵的关键所在);如今他们的对标是大和房屋,这是一家经历过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成功转型的日本房企,成功跨越周期,在新开工量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经营收入却实现了数倍增长。

大和房屋的转型源于成功的预见到“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追求‘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时代已经走来”,这句话也正适用当下的中国,所以万科选择对标他们正是因为有相同的判断。我自己从跟万科的交流中学到最有价值的一句话就是“看得见未来,心才会安宁”,你会发现在他们内部创新都是抢着要去做的事,哪怕最后是失败,是被调整出局,或者最终是走向个人的创业,都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你可以质疑他们犯过的很多低级错误,却难以否定他们转型的决心,只要他们真的想要去做的,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如今,无论是物业、物流还是租赁住房,他们已经是业内头牌,商业、产办、养老等也正在整合蓄力中,离成熟也不远了。

最近我在面试新人时有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原来可能是边缘部门的负责人(比如负责集团酒店和商办资产的)忽然变的很重要,甚至可能就是带领企业走出泥潭的关键!还有很多原来可能不过就是出卖智力成果的乙方和丙方,则忽然发现自己有了新的价值,离主业(建筑相关)越远的反而越有新的机会。我跟他们说,这就是时势使然,旧时代早已结束,再按惯性走只会走向深渊,而新时代刚刚拉开帷幕,要更早看见自己真正的未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