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09 07:26
商业与经济

苹果迟暮,特斯拉归来

周掌柜:在苹果市值创造历史性新高时刻,我们来重新拷问其的长期价值:苹果是否可能在高光下历史性股价见顶?苹果市值未来是否有可能被特斯拉超越?
苹果Vision Pro用了一个月,我的感受和意外
周掌柜

■苹果的Vision Pro产品发布引发了中国科技界集体欢呼,确实,经济低迷之下我们太需要好消息了。

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款苹果产品创造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为全球科技产业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智能手机业内的很多大咖、高管也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有的认为“Apple直接回答了很多品牌探索多年的AR/VR/MR/XR产品到底是什么品类问题:空间计算平台”,这个业内视角客观讲非常准确,表达了中国业界对于开启新赛道的振奋,当然也是对苹果新产品的重要肯定。

如果我们探求Vision Pro背后的技术细节,可能会更加加深这个印象。简单罗列三点,第一,业内专家预期苹果VR的延迟是22毫秒,但苹果发布做到了12毫秒,这势必极大减少眩晕感;第二,苹果这款产品确实和微软、Meta的产品出现领先代差,也许可以达到2-3代;第三,苹果通过Vision Pro打通了和FACETIME的连接,实现了和iPhone、Apple TV(未发布)等产品的无缝连接,让苹果生态更加强大。

应该说以上的高度评价,从现实和逻辑上笔者都表示认同,不否认Vision Pro是苹果精心打磨的一款高水准产品,也不否认这款产品可能是目前最有希望支撑起全球VR产业甚至元宇宙创新的前沿尝试。在笔者2022年12月FT中文网发表的《谁会是苹果高端机的终极挑战者?》中,提到了苹果战略的本质是“产品主义”叠加“革命性生态系统”,一直对苹果的战略稳定性高度评价。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不免追问:Vision Pro超越了之前既定的苹果战略格局吗?显然,没有。


所以,本文将提供一个新视角评价苹果,从苹果向前看的市值增长预期和对比特斯拉这两个角度分析,在苹果市值创造历史性新高的时刻,我们来重新拷问其的长期价值:苹果是否可能在高光下历史性股价见顶?苹果市值未来是否有可能被特斯拉超越?

然而,如果我们换了一个坐标系看苹果,确实存在着完美中的负面预期,需要提醒的是:现实完美和预期不完美确实是可能同时出现。用批判性视角看,作为手机行业的全球性创新领导者,Apple 不颠覆则退步,Vision Pro产品理念的几个根本性逻辑还是让人失望的:

其一,伟大产品一定需要回应时代召唤,而不仅仅是自身商业价值的延伸。苹果这样级别的全球性创新领导者,在当今世界里,必然需要回答几个人类共同面对的深刻问题,包括:人机智能时代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如何体现?面对极端气候威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新场景切换如何?也就是说苹果的VR产品虽然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仅仅是从手机行业精致利己的角度出发的一种自然商业反应,与伟大公司应该具备的使命和价值主张相比,显然这个产品作为革命性定位的创新新产品,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简单说,苹果新产品没有完全回答“人类未来如何生活”的重大命题。当然,这也是基于高预期的高标准。

其二,苹果Vision Pro更多凸显了视觉体验,但并没有更多引入体感和自然世界交互逻辑。虽然VR不是AR也不是XR体感设备,本身定位应该就是如此,也无可厚非。但从商业拓展空间的角度上看,提高人类视野作为全方位极致体验只是其中一部分,相比AR体验中的人类和外部世界交互以及很多XR设备中的人类行为AI化和数字化相比,视觉体验的进化并非大逻辑,而是一个小逻辑。这个小逻辑就算有几倍放大,客观上让苹果的视野更深的陷入了消费电子传统格局不能自拔。这里,我们判断这款产品可能是3-5年前开始研发,不断优化技术参数,但是创新思维延续了之前相对陈旧的理念。

其三,从目前苹果Vision Pro在应用FACETIME等体验上看,除了对接苹果生态应用和展示视觉放大效果之外,苹果VR应用还很贫乏。也就是说,沿着这个路线未来相当长时间内,Vision Pro可能没有太多应用级别创新,而仅仅是增加一些内容,也许在娱乐、医疗和远程教育等场景有应用空间,不过并没有准备好超级应用等加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苹果的VR产品还需要多次打磨,特别是一次iTunes级别的应用大爆发阶段,那么粗略估计按照苹果目前的技术路线,达成这个使命需要5-10年,也可以说Vision Pro可能5年以上才能支撑苹果市值放大。

其四,“空间计算”对于硬件来说是一个非核心痛点,未来这个角色可能更多是通过元宇宙AI大模型弱化,硬件的空间计算应该还谈不上颠覆式创新。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Vision Pro发布之后股价大跌,但是Unity这样的元宇宙软件公司暴涨,除了和苹果合作利好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信号是构建3D空间内容的需求被放大了。

换句话说,苹果Vision Pro作为最近3年苹果最重要的产品,我们也可以从各种技术参数上都非常优秀,甚至可以确认的说这是一款好产品,但和苹果目前作为全球市值第一(2.8万亿美金)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来说,显然这个成就水平是不足以支撑未来3-5年的市值持续增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苹果目前的想象力缺失恰好给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带来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如果能用Android系统推出革命性的元宇宙入口产品,更高的性价比应该可以达成行业期盼已久的弯道超车,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参数的问题,更是战略前瞻性和想象力的问题。

反观特斯拉,这是一家“乔布斯和iphone传奇”同时存在的公司,也是刚刚从泥坑中爬出来的公司。这家公司已经从马斯克的兴趣漂移中走出来,投资Twitter眼前失败让投资者历历在目,马斯克这位创新之神几乎就要走下神坛,特斯拉股价更是从最高点414美金跌落到101美金,跌幅接近75%。这种跌幅只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出现过,可见多方对于特斯拉勾画的完美蓝图出现了巨大分歧。在笔者2017年6月发表于FT中文网的《特斯拉式人生》中,曾经马斯克的个人领导力对企业影响做了深入解读,某种程度上这位天才工程师既是特斯拉的宝贵财富,硬币另一面则是一个过度依赖个人的战略性风险。

不过,随着纳斯达克的回暖,以及马斯克放弃Twitter管理回归特斯拉,加之特斯拉的Cybertruck(电动皮卡)、FSD(完全自动驾驶)、MegaPack(储能)、Tesla Optimus(机器人)技术路线逐渐清晰,以及和马斯克相关的Space X雄心勃勃的开启星际探索之旅,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开始应用,甚至SpaceLink(星链)开始在俄乌战争崭露头角,特斯拉和其创始人马斯克正在开创的人类新文明开始给予整个世界全新的科技创新激励。其商业价值也逐渐开始爆发式显露:

Cybertruck电动皮卡:这款车从2019年11月亮相,已经经过了4年打磨,2023年开始接近量产交付状态。目前订单量已经超过150万台。2021年,美国皮卡市场是一个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0年美国轻型卡车(包括皮卡)的销量约为124.6万辆。对比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特斯拉电动皮卡成为行业领导品牌已无悬念。

FSD(完全自动驾驶):McKinsey & Company在其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和相关服务的市场潜力可能达到1.7万亿美元。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TechEx的分析,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超过1.5万亿美元。这包括电动轿车、电动SUV、电动皮卡等各类电动车型。做一个不太准确的对比,特斯拉FSD的市场价值甚至可能超越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价值,起码这些专业数据研究来看,有这种可能性。而从战略逻辑上看,特斯拉彻底改变了之前汽车行业通过硬件革新的低毛利运作模式,让智能电动车成为了真正的印钞机行业。

Tesla Lithium(锂矿精炼):2023年4月发布的特斯拉锂矿精炼项目工厂已经破土动工,计划投资3.75亿美元,并预计在一年内投产,以确保特斯拉在美国的氢氧化锂供应。马斯克预期是这个工厂将为大约100万辆车提供锂,(该工厂)生产的车用级锂,比北美其他厂商总和还要多。众所周知,目前特斯拉汽车依然保持20%以上的毛利率,是所有智能汽车中利润率最高的,而且这里面最有降低成本潜力的点就是锂电池。包括锂在内的多种原材料,构成了动力电池80%的成本,这个项目的突破几乎相当于特斯拉又开动了一个印钞机。

MegaPack(储能):4月9日,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用于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据介绍,该储能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从特斯拉公布的情况看,每台Megapack电池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目前,特斯拉Megapack电池已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发展新能源提供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正在成为一个创新时代的中国电网公司+全球储能行业的宁德时代,拥有更大的全球运营规模潜力。

Tesla Optimus(机器人):业内预计,特斯拉的智能汽车大规模生产基础,可能让特斯拉机器人的产量在未来10年内达到数百万台,价格会比汽车便宜得多,可能不到2万美元,有望在3-5年时间内交付。但其制造成本可能只有5000美元,而且可以直接应用FSD的智能技术,快速获得智能能力。甚至业内夸张的评价说:特斯拉机器人手部能力可以让它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制造特斯拉机器人的机器人。

如果我们把特斯拉以上的整个战略格局做一个总结的话,会发现,特斯拉的战略格局可以囊括:10倍苹果智能手机商业空间(简单参考:数据显示汽车行业10倍于智能手机),一个和整个智能汽车行业规模相近的自动驾驶市场的准垄断者、一个LG化学级别的锂精炼公司、一个新时代全球化的美孚石油加国家电网,加上一个目前推测可能是10倍于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并且极有可能是人类工业历史上最大行业的机器人产业。从这个格局看,特斯拉电动汽车是否盈利和是否成为行业第一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人类工业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

那么,从这样的格局上看,我们至少可以有两个简单结论:一是特斯拉在思想领导力的智能文明、新能源革命创新、星际探索方面已经超越了苹果的推动端智能生产力的格局;二是特斯拉的整体战略半径的商业价值至少是10倍苹果的市场规模。而且,特斯拉和苹果一样,同时享受美国市场创新和中国大规模制造的双重比较优势。

当我们把苹果的顶层战略逻辑和特斯拉进行对比的时候,不由得也会感慨,这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追问。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特斯拉正在变得更加伟大,如果一定要对两者的长期发展潜力进行对比,极致理性的推演不免会得出四个重要结论:

首先,从手机智能和汽车智能的AI能力增量拓展逻辑上看,苹果超级AI的进化效率可能未来5年被特斯拉甩掉一个身位,这也决定了世界头号科技创新公司的地位稳定性。苹果开始内卷于用户娱乐端,但特斯拉迈向千万辆产量的Model汽车正在拓展人类和万物、世界的全新交互,在长期智能训练数据的丰富性上看,特斯拉存在切入手机的可能性,但苹果切入智能汽车的成功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了。

其次,苹果对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推动的终极答案中,并没有机器人元素,这是相比特斯拉最大的战略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的iPhone是一个和个人机器人产品的过渡产品,这个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个人生产力,以及特定场景和行业的数字化赋能问题,但并没有深刻的解决机器人主体加入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重塑,显然Tesla Bot到Tesla Optimus正在回答这个追问,这一点用未来10年的视角看,将极大的削弱苹果作为前沿科技引领性创新公司的品牌势能。

再次,苹果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格局显然不如特斯拉,苹果开始在生活方式的创新上钝化。目前特斯拉致力于解决可持续能源问题,里面不仅包括智能汽车维度,也包括氢氧化铝提炼的锂矿精炼业务,还有大型分布式家庭储能和城市储能基础设施,甚至包括星际探索的可持续能源业务。这些业务加上机器人应用的推动,都在深刻的改变人类文明,推动人类和机器人进入共生时代。这种推动已经超越了人类如何生活的更舒适,是一种打破人类中心化思维的全新文明思考。当然,这个方向也许会受到很多人类中心论者的批判,但从科技历史发展趋势上看,一定是不可逆的。就算内燃气汽车开始取代马车的时候,也有马车所有者罢工和强烈反对,特斯拉的商业模式确实具有颠覆式替代的残酷性,但从推进文明进化的大善来看,也无可厚非。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大概率在未来5年左右的一个时间点超越苹果,这是特斯拉市值的重要支撑因素。比如,一旦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获得广泛应用,特斯拉构建的AI智能汽车必然成为一个超大型的苹果iTunes承载主体,FSD的印钞机能力无论从金额和应用范围上都会极大超越苹果。转折点可能也包括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运营场景,以及Optimus机器人智能应用场景,甚至包括传言已久的手机场景。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Tesla如果出手机,完全可以借用星链的优势构建6G通信体验,这是苹果目前欠缺的技术储备。

所以说,如果我们认同苹果是人类历史上一家推动智能终端融入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公司的话,特斯拉很有可能在未来10年成为一家推动人类文明历史性进化到更高维度的未来公司。

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对苹果的留恋,对特斯拉不尽如人意的批评,但如果我们用10年的科技进化趋势来看——“苹果迟暮,特斯拉时代到来”正在发生。虽然“苹果迟暮”中依然美丽和感动人心,虽然“特斯拉时代到来”中还带有征服者的野蛮与自赋。但在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极端气候等世界性难题面前,科技公司强势领导力的到来则注定成为英雄般的拯救者。

退一步讲,马斯克并不是神,特斯拉也许还会跌宕起伏的遭遇很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苹果不能有更具使命感的创新理想,它注定将成为逐渐远离我们的传奇。而特斯拉的战略格局决定了其目前已经具备了苹果一样的印钞机盈利能力,而其市值只有苹果的四分之一,却拥有10倍多市场规模空间,未来10年随着特斯拉大概率的持续上升,苹果科技领导力相对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时代需要成功者,但更需要未来的定义者。此刻,我们感怀于苹果的伟大,祝福特斯拉王者归来,更值得对创新者纯粹的无国界喝彩。让未来早日到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苹果Vision Pro用了一个月,我的感受和意外
2023-06-09 07:26
商业与经济

苹果迟暮,特斯拉归来

周掌柜:在苹果市值创造历史性新高时刻,我们来重新拷问其的长期价值:苹果是否可能在高光下历史性股价见顶?苹果市值未来是否有可能被特斯拉超越?
周掌柜

■苹果的Vision Pro产品发布引发了中国科技界集体欢呼,确实,经济低迷之下我们太需要好消息了。

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款苹果产品创造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为全球科技产业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智能手机业内的很多大咖、高管也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有的认为“Apple直接回答了很多品牌探索多年的AR/VR/MR/XR产品到底是什么品类问题:空间计算平台”,这个业内视角客观讲非常准确,表达了中国业界对于开启新赛道的振奋,当然也是对苹果新产品的重要肯定。

如果我们探求Vision Pro背后的技术细节,可能会更加加深这个印象。简单罗列三点,第一,业内专家预期苹果VR的延迟是22毫秒,但苹果发布做到了12毫秒,这势必极大减少眩晕感;第二,苹果这款产品确实和微软、Meta的产品出现领先代差,也许可以达到2-3代;第三,苹果通过Vision Pro打通了和FACETIME的连接,实现了和iPhone、Apple TV(未发布)等产品的无缝连接,让苹果生态更加强大。

应该说以上的高度评价,从现实和逻辑上笔者都表示认同,不否认Vision Pro是苹果精心打磨的一款高水准产品,也不否认这款产品可能是目前最有希望支撑起全球VR产业甚至元宇宙创新的前沿尝试。在笔者2022年12月FT中文网发表的《谁会是苹果高端机的终极挑战者?》中,提到了苹果战略的本质是“产品主义”叠加“革命性生态系统”,一直对苹果的战略稳定性高度评价。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不免追问:Vision Pro超越了之前既定的苹果战略格局吗?显然,没有。


所以,本文将提供一个新视角评价苹果,从苹果向前看的市值增长预期和对比特斯拉这两个角度分析,在苹果市值创造历史性新高的时刻,我们来重新拷问其的长期价值:苹果是否可能在高光下历史性股价见顶?苹果市值未来是否有可能被特斯拉超越?

然而,如果我们换了一个坐标系看苹果,确实存在着完美中的负面预期,需要提醒的是:现实完美和预期不完美确实是可能同时出现。用批判性视角看,作为手机行业的全球性创新领导者,Apple 不颠覆则退步,Vision Pro产品理念的几个根本性逻辑还是让人失望的:

其一,伟大产品一定需要回应时代召唤,而不仅仅是自身商业价值的延伸。苹果这样级别的全球性创新领导者,在当今世界里,必然需要回答几个人类共同面对的深刻问题,包括:人机智能时代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如何体现?面对极端气候威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新场景切换如何?也就是说苹果的VR产品虽然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仅仅是从手机行业精致利己的角度出发的一种自然商业反应,与伟大公司应该具备的使命和价值主张相比,显然这个产品作为革命性定位的创新新产品,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简单说,苹果新产品没有完全回答“人类未来如何生活”的重大命题。当然,这也是基于高预期的高标准。

其二,苹果Vision Pro更多凸显了视觉体验,但并没有更多引入体感和自然世界交互逻辑。虽然VR不是AR也不是XR体感设备,本身定位应该就是如此,也无可厚非。但从商业拓展空间的角度上看,提高人类视野作为全方位极致体验只是其中一部分,相比AR体验中的人类和外部世界交互以及很多XR设备中的人类行为AI化和数字化相比,视觉体验的进化并非大逻辑,而是一个小逻辑。这个小逻辑就算有几倍放大,客观上让苹果的视野更深的陷入了消费电子传统格局不能自拔。这里,我们判断这款产品可能是3-5年前开始研发,不断优化技术参数,但是创新思维延续了之前相对陈旧的理念。

其三,从目前苹果Vision Pro在应用FACETIME等体验上看,除了对接苹果生态应用和展示视觉放大效果之外,苹果VR应用还很贫乏。也就是说,沿着这个路线未来相当长时间内,Vision Pro可能没有太多应用级别创新,而仅仅是增加一些内容,也许在娱乐、医疗和远程教育等场景有应用空间,不过并没有准备好超级应用等加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苹果的VR产品还需要多次打磨,特别是一次iTunes级别的应用大爆发阶段,那么粗略估计按照苹果目前的技术路线,达成这个使命需要5-10年,也可以说Vision Pro可能5年以上才能支撑苹果市值放大。

其四,“空间计算”对于硬件来说是一个非核心痛点,未来这个角色可能更多是通过元宇宙AI大模型弱化,硬件的空间计算应该还谈不上颠覆式创新。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Vision Pro发布之后股价大跌,但是Unity这样的元宇宙软件公司暴涨,除了和苹果合作利好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信号是构建3D空间内容的需求被放大了。

换句话说,苹果Vision Pro作为最近3年苹果最重要的产品,我们也可以从各种技术参数上都非常优秀,甚至可以确认的说这是一款好产品,但和苹果目前作为全球市值第一(2.8万亿美金)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来说,显然这个成就水平是不足以支撑未来3-5年的市值持续增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苹果目前的想象力缺失恰好给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带来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如果能用Android系统推出革命性的元宇宙入口产品,更高的性价比应该可以达成行业期盼已久的弯道超车,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参数的问题,更是战略前瞻性和想象力的问题。

反观特斯拉,这是一家“乔布斯和iphone传奇”同时存在的公司,也是刚刚从泥坑中爬出来的公司。这家公司已经从马斯克的兴趣漂移中走出来,投资Twitter眼前失败让投资者历历在目,马斯克这位创新之神几乎就要走下神坛,特斯拉股价更是从最高点414美金跌落到101美金,跌幅接近75%。这种跌幅只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出现过,可见多方对于特斯拉勾画的完美蓝图出现了巨大分歧。在笔者2017年6月发表于FT中文网的《特斯拉式人生》中,曾经马斯克的个人领导力对企业影响做了深入解读,某种程度上这位天才工程师既是特斯拉的宝贵财富,硬币另一面则是一个过度依赖个人的战略性风险。

不过,随着纳斯达克的回暖,以及马斯克放弃Twitter管理回归特斯拉,加之特斯拉的Cybertruck(电动皮卡)、FSD(完全自动驾驶)、MegaPack(储能)、Tesla Optimus(机器人)技术路线逐渐清晰,以及和马斯克相关的Space X雄心勃勃的开启星际探索之旅,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开始应用,甚至SpaceLink(星链)开始在俄乌战争崭露头角,特斯拉和其创始人马斯克正在开创的人类新文明开始给予整个世界全新的科技创新激励。其商业价值也逐渐开始爆发式显露:

Cybertruck电动皮卡:这款车从2019年11月亮相,已经经过了4年打磨,2023年开始接近量产交付状态。目前订单量已经超过150万台。2021年,美国皮卡市场是一个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0年美国轻型卡车(包括皮卡)的销量约为124.6万辆。对比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特斯拉电动皮卡成为行业领导品牌已无悬念。

FSD(完全自动驾驶):McKinsey & Company在其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和相关服务的市场潜力可能达到1.7万亿美元。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TechEx的分析,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超过1.5万亿美元。这包括电动轿车、电动SUV、电动皮卡等各类电动车型。做一个不太准确的对比,特斯拉FSD的市场价值甚至可能超越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价值,起码这些专业数据研究来看,有这种可能性。而从战略逻辑上看,特斯拉彻底改变了之前汽车行业通过硬件革新的低毛利运作模式,让智能电动车成为了真正的印钞机行业。

Tesla Lithium(锂矿精炼):2023年4月发布的特斯拉锂矿精炼项目工厂已经破土动工,计划投资3.75亿美元,并预计在一年内投产,以确保特斯拉在美国的氢氧化锂供应。马斯克预期是这个工厂将为大约100万辆车提供锂,(该工厂)生产的车用级锂,比北美其他厂商总和还要多。众所周知,目前特斯拉汽车依然保持20%以上的毛利率,是所有智能汽车中利润率最高的,而且这里面最有降低成本潜力的点就是锂电池。包括锂在内的多种原材料,构成了动力电池80%的成本,这个项目的突破几乎相当于特斯拉又开动了一个印钞机。

MegaPack(储能):4月9日,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用于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据介绍,该储能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从特斯拉公布的情况看,每台Megapack电池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目前,特斯拉Megapack电池已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发展新能源提供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正在成为一个创新时代的中国电网公司+全球储能行业的宁德时代,拥有更大的全球运营规模潜力。

Tesla Optimus(机器人):业内预计,特斯拉的智能汽车大规模生产基础,可能让特斯拉机器人的产量在未来10年内达到数百万台,价格会比汽车便宜得多,可能不到2万美元,有望在3-5年时间内交付。但其制造成本可能只有5000美元,而且可以直接应用FSD的智能技术,快速获得智能能力。甚至业内夸张的评价说:特斯拉机器人手部能力可以让它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制造特斯拉机器人的机器人。

如果我们把特斯拉以上的整个战略格局做一个总结的话,会发现,特斯拉的战略格局可以囊括:10倍苹果智能手机商业空间(简单参考:数据显示汽车行业10倍于智能手机),一个和整个智能汽车行业规模相近的自动驾驶市场的准垄断者、一个LG化学级别的锂精炼公司、一个新时代全球化的美孚石油加国家电网,加上一个目前推测可能是10倍于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并且极有可能是人类工业历史上最大行业的机器人产业。从这个格局看,特斯拉电动汽车是否盈利和是否成为行业第一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人类工业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

那么,从这样的格局上看,我们至少可以有两个简单结论:一是特斯拉在思想领导力的智能文明、新能源革命创新、星际探索方面已经超越了苹果的推动端智能生产力的格局;二是特斯拉的整体战略半径的商业价值至少是10倍苹果的市场规模。而且,特斯拉和苹果一样,同时享受美国市场创新和中国大规模制造的双重比较优势。

当我们把苹果的顶层战略逻辑和特斯拉进行对比的时候,不由得也会感慨,这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追问。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特斯拉正在变得更加伟大,如果一定要对两者的长期发展潜力进行对比,极致理性的推演不免会得出四个重要结论:

首先,从手机智能和汽车智能的AI能力增量拓展逻辑上看,苹果超级AI的进化效率可能未来5年被特斯拉甩掉一个身位,这也决定了世界头号科技创新公司的地位稳定性。苹果开始内卷于用户娱乐端,但特斯拉迈向千万辆产量的Model汽车正在拓展人类和万物、世界的全新交互,在长期智能训练数据的丰富性上看,特斯拉存在切入手机的可能性,但苹果切入智能汽车的成功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了。

其次,苹果对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推动的终极答案中,并没有机器人元素,这是相比特斯拉最大的战略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的iPhone是一个和个人机器人产品的过渡产品,这个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个人生产力,以及特定场景和行业的数字化赋能问题,但并没有深刻的解决机器人主体加入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重塑,显然Tesla Bot到Tesla Optimus正在回答这个追问,这一点用未来10年的视角看,将极大的削弱苹果作为前沿科技引领性创新公司的品牌势能。

再次,苹果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格局显然不如特斯拉,苹果开始在生活方式的创新上钝化。目前特斯拉致力于解决可持续能源问题,里面不仅包括智能汽车维度,也包括氢氧化铝提炼的锂矿精炼业务,还有大型分布式家庭储能和城市储能基础设施,甚至包括星际探索的可持续能源业务。这些业务加上机器人应用的推动,都在深刻的改变人类文明,推动人类和机器人进入共生时代。这种推动已经超越了人类如何生活的更舒适,是一种打破人类中心化思维的全新文明思考。当然,这个方向也许会受到很多人类中心论者的批判,但从科技历史发展趋势上看,一定是不可逆的。就算内燃气汽车开始取代马车的时候,也有马车所有者罢工和强烈反对,特斯拉的商业模式确实具有颠覆式替代的残酷性,但从推进文明进化的大善来看,也无可厚非。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大概率在未来5年左右的一个时间点超越苹果,这是特斯拉市值的重要支撑因素。比如,一旦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获得广泛应用,特斯拉构建的AI智能汽车必然成为一个超大型的苹果iTunes承载主体,FSD的印钞机能力无论从金额和应用范围上都会极大超越苹果。转折点可能也包括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运营场景,以及Optimus机器人智能应用场景,甚至包括传言已久的手机场景。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Tesla如果出手机,完全可以借用星链的优势构建6G通信体验,这是苹果目前欠缺的技术储备。

所以说,如果我们认同苹果是人类历史上一家推动智能终端融入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公司的话,特斯拉很有可能在未来10年成为一家推动人类文明历史性进化到更高维度的未来公司。

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对苹果的留恋,对特斯拉不尽如人意的批评,但如果我们用10年的科技进化趋势来看——“苹果迟暮,特斯拉时代到来”正在发生。虽然“苹果迟暮”中依然美丽和感动人心,虽然“特斯拉时代到来”中还带有征服者的野蛮与自赋。但在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极端气候等世界性难题面前,科技公司强势领导力的到来则注定成为英雄般的拯救者。

退一步讲,马斯克并不是神,特斯拉也许还会跌宕起伏的遭遇很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苹果不能有更具使命感的创新理想,它注定将成为逐渐远离我们的传奇。而特斯拉的战略格局决定了其目前已经具备了苹果一样的印钞机盈利能力,而其市值只有苹果的四分之一,却拥有10倍多市场规模空间,未来10年随着特斯拉大概率的持续上升,苹果科技领导力相对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时代需要成功者,但更需要未来的定义者。此刻,我们感怀于苹果的伟大,祝福特斯拉王者归来,更值得对创新者纯粹的无国界喝彩。让未来早日到来!■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