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6-06 04:55
艺术风尚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和画廊周北京的总监聊聊,一个立足798的艺术平台,如何面对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张力。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朱振

■“和艺术有关的很多概念,在今天太容易被模糊、被混淆,因为影响艺术的力量很多、很复杂。能妥协到什么程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王一妃的表达中,展现出的是一种坚持。

对话期间,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忙着操办一年中的大事儿。

五月末的北京798艺术园区,气氛仍然有点懒散。阳光还没有变得太灼人,在那几条笔直的大路上,及其周边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巷子里,游人或聚集或徜徉在高高低低的厂房、楼宇、雕塑,以及样貌各异的商铺之间。眼前的景观既缭乱无序,也呈现着某种彼此呼应的生动感。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Gallery Weekend Beijing)”的彩色标识,是这其中为数不多风格统一醒目的视觉符号。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宣传海报,似乎在向置身此地的人们发出提示,请他们留意这片园区里真正的主角。

即便是在艺术去中心化趋势显著的今天,这里仍然可以被称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家”。20多年前,艺术家和画廊开始在798定居,并在此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态。这块曾经地处边缘的陈旧工业厂区,也逐步发展成为中外瞩目的当代艺术地标。

随便转转,不难感受到四下里因艺术而生发的独特能量场。在尤伦斯艺术中心的馆长田霏宇看来,身在798,不光能看到固定呈现的各种艺术展览,还能体验到和艺术有关的“即兴交流”:在这里的餐厅、酒吧或者街道拐角,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和艺术圈的熟人相逢。

作为画廊周北京的总监,王一妃已经为这个立足798的艺术活动工作了6年。与画廊单打独斗式的展览计划不同,画廊周北京的初衷,是能在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组织体系之下,放大本地画廊的发声。与此同时,也有别于在巨大的会展中心的看展体验,画廊周期待将藏家和城市里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请到798,和更真实的艺术生态发生互动。

按王一妃的话讲,她希望画廊周北京能帮助艺术的生态形成某种“合力”:“画廊周关注的不是单个的画廊,而是一个聚合平台,是在展示整个城市的艺术生态面貌。”


(画廊周北京公共单元作品:《白盒子》,2023,雕塑装置,艺术家:王光乐)

然而在眼下,798园区正在面对着自己的“关键时刻”,其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折射着当代艺术生态中的某些紧张关系。

近年来,随着园区租金上涨,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断离开798,而随之入驻的商业店铺、游客以及各种管理问题,让忧虑之声不断响起:798的艺术气息正在流散,来此真正关心艺术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那个曾经纯粹且先锋的艺术聚集地,正在和自己黄金时代渐行渐远,逐步变成一个满足群众拍摄欲的背景板。

与此同时,画廊依旧在和艰辛的经营环境苦斗。一场漫长的疫情过后,生活虽然开始从停滞中逐步恢复活力,但如何在市场中求得生存的急切与焦灼,几乎充斥在各行各业。对于画廊来说,这种紧迫性,体现为对艺术家和作品更为保守的选择,以及对藏家群体更加直白的迎合。理由虽然无可厚非,但这种趋势也在塑造着边界更加分明的圈子,它像一堵潜移默化的围墙,将艺术圈和更广泛的世界隔离起来。

“封闭感”同时也源自更为难以言说的原因。当代艺术本来就源自“话语穷尽处”,但艰涩高冷、自成奇观的艺术展览,无疑代表着无形的门槛。对于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言,在辨别、体会艺术作品所诠释的问题和情感之前,可能就会因为疲惫甚至是智识层面的羞辱而却步。

这像是一种庙堂和烟火之间的僵局。艺术固然不能因为迁就大众而无限降低底线,但彼此的观望和缺席,并非不会对艺术自身产生影响。如同在平原上筑起象牙塔,塔身越来越高,固然代表技艺和境界的进阶,但也意味着距离地面的生活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变相的局限性,会束缚创作者的体悟和反思。

当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出现了紧绷的张力,一个地方性的艺术平台能做点什么?对于画廊周北京和798而言,这个问题有了更深一些的隐喻:中国当代艺术的兴发之地,如何面对四周的潮水、高塔和围墙?

或许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我们还是把各种问题抛给了王一妃。王一妃也回应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在重新寻找锚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理解艺术的本质,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

对话王一妃:

记者:这两天走在798,画廊周的气氛很浓,不少艺术圈里的重要人物也都来了。能感觉到经过几年发展,这个活动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同时也在展现自己的分量。

王一妃:画廊周北京已经举办7年了。尤其是过去这三年,很多活动都停摆了,可能是运气的原因吧,我们没有一年是停办过的。

其实画廊周一直在面对很多质疑,但质疑的声音也能催着我们去改良。我是一个喜欢默默做事情的人,今年的画廊周如期开幕,我感到很欣慰,大家能知道我们平时默不作声地工作是在干什么了。

记者:你曾经将画廊周北京定位为“介于双年展和博览会之间”的模式。换个角度理解,似乎是有意与艺术的“学术性”和“商业性”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觉你一边做着一个和艺术领域联系紧密的活动,但同时又在和它的某些形式较劲?

王一妃:我是学艺术史的,我会更多尊重艺术。但做一个大型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非常多。有些时候做着做着,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初衷给忘了。

在艺术行业里工作的人,总是要不断面对很多的妥协。那么妥协的是什么?能妥协的底线在哪里?你所说的较劲,可能就在这里。

对我来说,底线就是“艺术生态应该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

当代艺术是什么?到今天都没有定论,概念总是在不断被推翻。对于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从业者们来说,他们对于当代艺术可以很明确地辨识出来,但是当代艺术却很难向更广的范围传播出去。原因之一是当代艺术本身很抽象,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影响艺术的力量太强大。

今天很多投身艺术圈的人不只不赚钱,还要不断投钱。资金非常很困难的问题。但是你可以为了资金去妥协么?”对于我来说,我不能妥协的事情是:为了让这个事情生存下去,把不是当代艺术的东西拿进来。我希望能将真正在推动当代艺术的人的工作呈现出来,呈现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记者:这种呈现,是否也包括在画廊和公众之间建立双向的沟通和理解?

王一妃:我觉得重点不是画廊的需要,而是公众对艺术的需要。影响画廊生存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藏家和美术馆;但真正需要去关注艺术展览的是公众。这是一个挺重要的底层逻辑,不能混淆。在内容上我们并不是在迎合公众。

记者:所以因为这样的定位,你需要反复斟酌艺术的“距离感”和“分寸感”?

王一妃:我对于一切快速的、让人失去思考能力的事情感到质疑,我不认为那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健康方式。我平时也看抖音,也爱看网红,但我知道那是娱乐,也会警惕要不要投入太多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聪明限制住,以为自己了解了全世界。但其实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通道变窄了,意识层面也越来越关闭了,得到的内容都是别人认为你想要的。但艺术的作用就是不断挑战、不断打破固化的认知,它能展现出人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可能性。

记者:你怎么看待当艺术领域的“圈子”和“门槛”?

王一妃:其实这两年来,艺术圈的新面孔还是挺多的。所谓的“门槛”,是因为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还没有很长的历史,发展的时间短,就会有门槛。在西方当代艺术作为行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那里的公众会更了解、熟悉美术馆和画廊。而且艺术品又很贵,所以(在中国)公众自然会觉得当代艺术很遥远,还感受不到当代艺术的必要性。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潜力所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艺术,可能最初就是因为想在家里挂一幅画,然后逐渐对艺术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除了呼吁公众走近艺术,当代艺术是否也需要找到更多主动“走近公众”的路径?如果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为了专业性和纯粹性而封闭在一个象牙塔里,是不是也会限制他们对于时代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进而会影响创作和表达。在画廊周的创办初衷里,似乎能看到这种对于双向路径的塑造。

王一妃:这个想法有道理,让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去观察“对面”是什么。在画廊外的“对面”,也存在值得观察和思考的东西。

但是事情有优先级,并不是说画廊不能去关心公众,而是因为画廊是商业机构,一定要把经营放在第一位,需要生存下去。对于画廊来说,首要工作是如何与艺术家建立联系,以及如何把艺术家推广到对的藏家和机构那里去。如今在行业里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已经在拼尽全力了。

一级市场市场的优先级还是藏家和艺术家,更加能照顾到公众的是美术馆和公众平台。对于画廊周来说,我们的平台上既有画廊,又有美术馆,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有自己的收获。

记者:走访了798的几家画廊,能感受到画廊主们的焦灼,他们也在很急切地期待能尽快看到市场的反馈。如何评价画廊在今天的处境?

王一妃:今天在中国做画廊的人,都是我最崇敬的人。他们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放在其他行业可能已经能收获很多了。经营画廊需要一些轴劲。

说到焦灼,现在全世界的画廊主都在想办法找出路。走过了疫情,很多经济、商业层面上的影响,正在慢慢显现出来。

记者:今年的香港巴塞尔,销售情况看上去还是不错。

王一妃:但是艺术市场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市场会倾向更加安全的选择,而培育性的部分越来越难。

如果我作为一名藏家,可能在这个时间会和大家做不一样的选择。因为如果放长线去看,如果总是被恐惧驱使,判断反而会发生偏差。

记者:你有经营画廊的经历,也有作为藏家的经验,如今作为一个艺术公共平台的组织者,在你看来,支撑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系是什么?

王一妃: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最最根本的,还是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作品价位的背后是价值。艺术家作品的创新性在哪里?他的作品对时代有什么影响?它在历史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

市场有的时候会发挥短期影响,比如因为藏家和资本的某些趣味,可能会让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之间发生短暂偏离,但最终沉淀下来的,还是有坚持的艺术家。

记者:艺术打动你的部分是什么?

王一妃:真诚。真善美可能说起来很俗套,但恰恰是现在最难得的东西。

能发自内心,有所感受的东西在变得越来越少。现在很多因素都会左右和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但如果艺术家还能坚持表达他认为好的表达,选择不一样的路,这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记者:你入行的时候是在2008年,那是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又在迎来一个低潮期。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这个领域的前景?

王一妃:总会找到应对的方法。一个行业经历高峰和低谷很正常,放长远去看,你在低谷的时候如何抓住机会?如果几年之后行业又回到高峰期,那么由此倒推,当下应该思考什么?

经济周期更多是对行业产生影响,对于艺术家而言,可能生存会变得很难,但是创作还会继续下去。有的时候环境不好,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会更迫切。

记者:画廊周北京走过7年,沉淀下来了什么价值?

王一妃:这个问题我更想交给别人去评价。我自己的观点,可能带有主观性。■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2023-06-06 04:55
艺术风尚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和画廊周北京的总监聊聊,一个立足798的艺术平台,如何面对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张力。
朱振

■“和艺术有关的很多概念,在今天太容易被模糊、被混淆,因为影响艺术的力量很多、很复杂。能妥协到什么程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王一妃的表达中,展现出的是一种坚持。

对话期间,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忙着操办一年中的大事儿。

五月末的北京798艺术园区,气氛仍然有点懒散。阳光还没有变得太灼人,在那几条笔直的大路上,及其周边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巷子里,游人或聚集或徜徉在高高低低的厂房、楼宇、雕塑,以及样貌各异的商铺之间。眼前的景观既缭乱无序,也呈现着某种彼此呼应的生动感。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Gallery Weekend Beijing)”的彩色标识,是这其中为数不多风格统一醒目的视觉符号。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宣传海报,似乎在向置身此地的人们发出提示,请他们留意这片园区里真正的主角。

即便是在艺术去中心化趋势显著的今天,这里仍然可以被称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家”。20多年前,艺术家和画廊开始在798定居,并在此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态。这块曾经地处边缘的陈旧工业厂区,也逐步发展成为中外瞩目的当代艺术地标。

随便转转,不难感受到四下里因艺术而生发的独特能量场。在尤伦斯艺术中心的馆长田霏宇看来,身在798,不光能看到固定呈现的各种艺术展览,还能体验到和艺术有关的“即兴交流”:在这里的餐厅、酒吧或者街道拐角,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和艺术圈的熟人相逢。

作为画廊周北京的总监,王一妃已经为这个立足798的艺术活动工作了6年。与画廊单打独斗式的展览计划不同,画廊周北京的初衷,是能在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组织体系之下,放大本地画廊的发声。与此同时,也有别于在巨大的会展中心的看展体验,画廊周期待将藏家和城市里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请到798,和更真实的艺术生态发生互动。

按王一妃的话讲,她希望画廊周北京能帮助艺术的生态形成某种“合力”:“画廊周关注的不是单个的画廊,而是一个聚合平台,是在展示整个城市的艺术生态面貌。”


(画廊周北京公共单元作品:《白盒子》,2023,雕塑装置,艺术家:王光乐)

然而在眼下,798园区正在面对着自己的“关键时刻”,其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折射着当代艺术生态中的某些紧张关系。

近年来,随着园区租金上涨,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断离开798,而随之入驻的商业店铺、游客以及各种管理问题,让忧虑之声不断响起:798的艺术气息正在流散,来此真正关心艺术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那个曾经纯粹且先锋的艺术聚集地,正在和自己黄金时代渐行渐远,逐步变成一个满足群众拍摄欲的背景板。

与此同时,画廊依旧在和艰辛的经营环境苦斗。一场漫长的疫情过后,生活虽然开始从停滞中逐步恢复活力,但如何在市场中求得生存的急切与焦灼,几乎充斥在各行各业。对于画廊来说,这种紧迫性,体现为对艺术家和作品更为保守的选择,以及对藏家群体更加直白的迎合。理由虽然无可厚非,但这种趋势也在塑造着边界更加分明的圈子,它像一堵潜移默化的围墙,将艺术圈和更广泛的世界隔离起来。

“封闭感”同时也源自更为难以言说的原因。当代艺术本来就源自“话语穷尽处”,但艰涩高冷、自成奇观的艺术展览,无疑代表着无形的门槛。对于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言,在辨别、体会艺术作品所诠释的问题和情感之前,可能就会因为疲惫甚至是智识层面的羞辱而却步。

这像是一种庙堂和烟火之间的僵局。艺术固然不能因为迁就大众而无限降低底线,但彼此的观望和缺席,并非不会对艺术自身产生影响。如同在平原上筑起象牙塔,塔身越来越高,固然代表技艺和境界的进阶,但也意味着距离地面的生活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变相的局限性,会束缚创作者的体悟和反思。

当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出现了紧绷的张力,一个地方性的艺术平台能做点什么?对于画廊周北京和798而言,这个问题有了更深一些的隐喻:中国当代艺术的兴发之地,如何面对四周的潮水、高塔和围墙?

或许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我们还是把各种问题抛给了王一妃。王一妃也回应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在重新寻找锚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理解艺术的本质,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

对话王一妃:

记者:这两天走在798,画廊周的气氛很浓,不少艺术圈里的重要人物也都来了。能感觉到经过几年发展,这个活动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同时也在展现自己的分量。

王一妃:画廊周北京已经举办7年了。尤其是过去这三年,很多活动都停摆了,可能是运气的原因吧,我们没有一年是停办过的。

其实画廊周一直在面对很多质疑,但质疑的声音也能催着我们去改良。我是一个喜欢默默做事情的人,今年的画廊周如期开幕,我感到很欣慰,大家能知道我们平时默不作声地工作是在干什么了。

记者:你曾经将画廊周北京定位为“介于双年展和博览会之间”的模式。换个角度理解,似乎是有意与艺术的“学术性”和“商业性”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觉你一边做着一个和艺术领域联系紧密的活动,但同时又在和它的某些形式较劲?

王一妃:我是学艺术史的,我会更多尊重艺术。但做一个大型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非常多。有些时候做着做着,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初衷给忘了。

在艺术行业里工作的人,总是要不断面对很多的妥协。那么妥协的是什么?能妥协的底线在哪里?你所说的较劲,可能就在这里。

对我来说,底线就是“艺术生态应该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

当代艺术是什么?到今天都没有定论,概念总是在不断被推翻。对于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从业者们来说,他们对于当代艺术可以很明确地辨识出来,但是当代艺术却很难向更广的范围传播出去。原因之一是当代艺术本身很抽象,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影响艺术的力量太强大。

今天很多投身艺术圈的人不只不赚钱,还要不断投钱。资金非常很困难的问题。但是你可以为了资金去妥协么?”对于我来说,我不能妥协的事情是:为了让这个事情生存下去,把不是当代艺术的东西拿进来。我希望能将真正在推动当代艺术的人的工作呈现出来,呈现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记者:这种呈现,是否也包括在画廊和公众之间建立双向的沟通和理解?

王一妃:我觉得重点不是画廊的需要,而是公众对艺术的需要。影响画廊生存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藏家和美术馆;但真正需要去关注艺术展览的是公众。这是一个挺重要的底层逻辑,不能混淆。在内容上我们并不是在迎合公众。

记者:所以因为这样的定位,你需要反复斟酌艺术的“距离感”和“分寸感”?

王一妃:我对于一切快速的、让人失去思考能力的事情感到质疑,我不认为那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健康方式。我平时也看抖音,也爱看网红,但我知道那是娱乐,也会警惕要不要投入太多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聪明限制住,以为自己了解了全世界。但其实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通道变窄了,意识层面也越来越关闭了,得到的内容都是别人认为你想要的。但艺术的作用就是不断挑战、不断打破固化的认知,它能展现出人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可能性。

记者:你怎么看待当艺术领域的“圈子”和“门槛”?

王一妃:其实这两年来,艺术圈的新面孔还是挺多的。所谓的“门槛”,是因为当代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还没有很长的历史,发展的时间短,就会有门槛。在西方当代艺术作为行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那里的公众会更了解、熟悉美术馆和画廊。而且艺术品又很贵,所以(在中国)公众自然会觉得当代艺术很遥远,还感受不到当代艺术的必要性。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潜力所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艺术,可能最初就是因为想在家里挂一幅画,然后逐渐对艺术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除了呼吁公众走近艺术,当代艺术是否也需要找到更多主动“走近公众”的路径?如果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为了专业性和纯粹性而封闭在一个象牙塔里,是不是也会限制他们对于时代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进而会影响创作和表达。在画廊周的创办初衷里,似乎能看到这种对于双向路径的塑造。

王一妃:这个想法有道理,让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去观察“对面”是什么。在画廊外的“对面”,也存在值得观察和思考的东西。

但是事情有优先级,并不是说画廊不能去关心公众,而是因为画廊是商业机构,一定要把经营放在第一位,需要生存下去。对于画廊来说,首要工作是如何与艺术家建立联系,以及如何把艺术家推广到对的藏家和机构那里去。如今在行业里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已经在拼尽全力了。

一级市场市场的优先级还是藏家和艺术家,更加能照顾到公众的是美术馆和公众平台。对于画廊周来说,我们的平台上既有画廊,又有美术馆,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有自己的收获。

记者:走访了798的几家画廊,能感受到画廊主们的焦灼,他们也在很急切地期待能尽快看到市场的反馈。如何评价画廊在今天的处境?

王一妃:今天在中国做画廊的人,都是我最崇敬的人。他们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放在其他行业可能已经能收获很多了。经营画廊需要一些轴劲。

说到焦灼,现在全世界的画廊主都在想办法找出路。走过了疫情,很多经济、商业层面上的影响,正在慢慢显现出来。

记者:今年的香港巴塞尔,销售情况看上去还是不错。

王一妃:但是艺术市场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市场会倾向更加安全的选择,而培育性的部分越来越难。

如果我作为一名藏家,可能在这个时间会和大家做不一样的选择。因为如果放长线去看,如果总是被恐惧驱使,判断反而会发生偏差。

记者:你有经营画廊的经历,也有作为藏家的经验,如今作为一个艺术公共平台的组织者,在你看来,支撑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系是什么?

王一妃: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最最根本的,还是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作品价位的背后是价值。艺术家作品的创新性在哪里?他的作品对时代有什么影响?它在历史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

市场有的时候会发挥短期影响,比如因为藏家和资本的某些趣味,可能会让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之间发生短暂偏离,但最终沉淀下来的,还是有坚持的艺术家。

记者:艺术打动你的部分是什么?

王一妃:真诚。真善美可能说起来很俗套,但恰恰是现在最难得的东西。

能发自内心,有所感受的东西在变得越来越少。现在很多因素都会左右和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但如果艺术家还能坚持表达他认为好的表达,选择不一样的路,这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记者:你入行的时候是在2008年,那是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又在迎来一个低潮期。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这个领域的前景?

王一妃:总会找到应对的方法。一个行业经历高峰和低谷很正常,放长远去看,你在低谷的时候如何抓住机会?如果几年之后行业又回到高峰期,那么由此倒推,当下应该思考什么?

经济周期更多是对行业产生影响,对于艺术家而言,可能生存会变得很难,但是创作还会继续下去。有的时候环境不好,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会更迫切。

记者:画廊周北京走过7年,沉淀下来了什么价值?

王一妃:这个问题我更想交给别人去评价。我自己的观点,可能带有主观性。■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