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5-19 08:52
社会与生活

美食:人人都是美食评论家

范庭略:对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我们的品评都在日渐力不从心,唯独坐在餐桌前的时候,那种叱咤风云的感觉仍会油然而生。
美食:人人都是美食评论家
范庭略

■最早观看的关于饮食餐饮的影视作品,应该是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小小得月楼》。依稀还记得的情节是讲述苏州的一个旅游景点里面居然没有餐厅酒楼,于是年轻的厨师们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叫做小小得月楼的餐厅,并且将一道失传的苏州名菜给重新制作出来。

无独有偶,第一篇看到的关于饮食的小说,也是发表在1983年的陆文夫所写的《美食家》,同样是发生在苏州。不过小说的深度要比那部《小小得月楼》来的更加深刻,它讲述两个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长达四十余年的纠葛。高级干部高小庭与资本家朱自治,他们之间对于苏州美食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及后来在改革开放之后还成立了烹饪学会。同一时期的两部美食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餐饮的空白现状。后来陆陆续续的一些记录1980年代的摄影作品里面,私营餐厅与国营餐厅如雨后春笋。还看到一张拍摄当年国营饭馆儿的照片,饭馆儿的墙上上面贴着一条标语“严禁打骂顾客”,可见当时后厨的武功还是相当的了得。

南巡之后热火朝天的90年代,无论是餐厅还是关于美食的评论都慢慢多了起来。可惜大陆的高级餐厅依旧是由来自香港的生猛海鲜所控制,而关于美食的文章,蔡澜先生的美食回忆录脍炙人口。从八十年代的日本东京到韩国的汉城,以至于全世界他拍片经过的各个城市的美食回忆,让大陆的很多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扑面而来。

后来也看到北京的王世襄老先生回忆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自己下厨烹调的故事。王先生那种乐观主义的精神要比蔡先生的享乐主义高级很多,不过因陋就简与应有尽有还是无法同日而语。进入千禧年之后,更多的食客都开始知道什么叫做翻台以及什么叫做客单价了,一个小餐厅里面坐满了帮助餐厅老板记录翻台率以及客单价的无聊食客,真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食客喜欢帮助餐厅老板计算一天的营业额。

美食家以及美食主义者,或者说Gourmet、Epicurean、Epicure,都是特指善品美食与美酒的专家,人称老饕。一直觉得老饕以及知食分子的称谓,要比今天流行的“吃货”高级很多,毕竟“货”这个字在中文里面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好词儿,不过互联网文化都是拉低距离感贴着地面走,所以今天要是有人说自己是美食家,真会被很多吃货笑话的。

但是今天自称是美食评论家的,要比自称是美食家的多太多了。今天的美食评论家是建立在“快抖红B+双微”的自媒体矩阵上的影响力算法公式上面的。在今年五一长假的淄博热潮中,我甚至第一次看到还有专门检查缺斤短两的美食评论家,想到以前纸媒黄金时代的时候,也有都市类报纸专门测量类似手纸的长度是否与广告宣传吻合的媒体测量机构,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冕之王。

美食家如果就是闷头吃,那是最好不过的,毕竟什么会不会吃这样的低幼问题都不在美食家考虑的范围之内。就好像有人被评论存在不会排泄或者不会交欢这样的生理障碍,是不是会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美食家是跟朋友在包房里面说话,而美食评论家则像是站在海德公园的肥皂箱子上面跟全世界说话。一个是私域流量,一个是意见领袖。私域流量属于餐厅臊眉搭眼爱理不理,毕竟贵客和常客还是属于VIP的名单之内的,但是在公共场合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毕竟包房里面的私聊如果通过视频传的街知巷闻,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几天都在讨论“你能得罪谁以及你敢得罪谁”的问题,毕竟大摇大摆进来吃完一抹嘴然后做出一些个人的评价,还是需要负责任的。毕竟人家也是开门做生意,花钱吃和免费吃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者的感受,而消费者感受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所谓信价比的问题,如果不花钱可以吃还可以收一笔广告费,与花钱买罪受算是属于对冲的两头,这也许就是米其林的美食侦探以及最近在大陆爆火的台湾美食家高文麒先生的探店视频广受欢迎的原因吧!所以《纽约时报》的美食评论家会有不同的假名字以及三十到四十个不同的电子邮件地址,就是希望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餐厅,这的确和餐厅重金礼聘前来品鉴的待遇不同,所以纽约时报的餐饮版面一直非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是因为避免了各种瓜前李下的暧昧关系,加上媒体的自律也让每家纽约的餐厅都对于该报的美食评论家非常敬畏。

批评家是容易做的,如今你只要声称自己热爱美食和美酒,并且熟悉使用社交媒体,那就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是我们依然非常怀念那个没有噪音以及把批评当作一门艺术的时代。大多数的美食评论家都在提供一种看图说话的点评服务,但是他们缺乏洞察力。现在科技力量的提升让短视频成了更加容易传播的利器。如果拍视频搁在二十年前,那必须是专业电视台的节目组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很多小地方的政府会议,甚至因为电视台的记者没有到来之前,会议是可以等他们来了再开始的。所以科技的进步真好,首先干掉的就是“身上扛块儿铁”的电视台摄影师,毕竟不用扛着机器打着灯光浩浩荡荡大行其道了,各种精巧的手机摄影就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而在美食自媒体的文章中,英文的自媒体又和中文的自媒体文章风格相去甚远。英语的作者写出来的餐厅评论感觉是在一个可怕的地方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中文自媒体的文章感觉自己是海明威衣钵的继承者,他们对厨师以及餐厅高山仰止的态度,以及从百度搜索引擎搬运内容的勤恳努力,都会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作为食客的诚恳。

二者之间更重要的区别还是在于美食评论者是否具有一种新闻记者的独立态度,反对这种说法的人完全可以认为不过就是写一篇晚餐的评论,美食评论家又不是战地记者;而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则会认为,由于跟厨师以及餐厅太熟,而且又是因为涉及到餐厅的商业利益,如何公正客观显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英国的美食评论家进入餐厅之后,看到认识的同行都要起身离开,他离开的理由就是因为相熟而无法客观地评价。当然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发生在一个美食评论家身上还有另外一种专业体现,就是如何避免不要出现自己像一个小迷妹一样痴迷地和著名的米其林大厨合影。

当然,要想做一个与餐厅以及厨师保持距离的中文媒体的评论者,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餐厅为了节省预算,绝对不会给一个美食评论家单独一桌试菜的机会。每当人们在餐厅里面看到一大群人拿出高级莱卡相机以及专业照明设备在拍摄菜品的时候,基本都是酒店公关部门的媒体晚宴。

食物的口味可以每十年左右发生一些变化,甚至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餐饮的历史往往都是跨越各个行业的时间间隔,无论是过去十年发展过热的房地产的购物中心,还是过去十年蒸蒸日上的人工水产养殖业,或者是过去五年攻城掠地的社交媒体对餐饮行业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渗透,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饮食方式的细微变化了如指掌,但是人们依旧会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沉迷在饮饮食食这样无聊的生活方式之中,因为人们对其他行业以及领域的关注和抨击,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焦灼感。

唯独当我们坐在餐桌前面的时候,那一种叱咤风云的大局意识油然而生。作为一种自由的隐喻,能吃会吃爱吃,起码说明身体方面还是说的过去的,而那种对于局面的把握的掌控能力,如同人类这样的意义机器,依旧还是需要通过一种操作来体现的。

“来,服务员,上菜!”■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生活用“假期性爱”重建亲密关系-
    徐瑾书单:人就是一台意识机器?

    徐瑾:人类如何产生意识?意识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幻觉?理解意识或自我,是人类无法绕开的话题,而重构意识与自我,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大主题。


  • 瑞士手表
    瑞士手表出口预计将继续低迷,尤其是在中国

    数据显示瑞士对日本的手表出口增长14%以上,对中国出口则下降5.9%,这也反映出在奢侈品行业见到的趋势。行业机构表示,对未来几个月中国和香港市场的预测依然非常负面。


  • 道琼斯
    道指首次突破42,000点,与标普500指数均创新高

    美联储大幅降息的举措虽然需要时间消化,但投资者还是对此表示热烈欢迎。美股普遍上涨,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创新高,纳指上涨2.5%。科技股和比特币等投机资产涨幅居前。


  • 日本经济安全大臣高市早苗
    日本若产生首位女首相 那就比美国首位女总统还早了

    日本经济安全大臣高市早苗已经崛起为自民党总裁候选人三强;鉴于自民党在国会中的主导地位,9月27日投票的获胜者几乎肯定会成为首相。


美食:人人都是美食评论家
2023-05-19 08:52
社会与生活

美食:人人都是美食评论家

范庭略:对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我们的品评都在日渐力不从心,唯独坐在餐桌前的时候,那种叱咤风云的感觉仍会油然而生。
范庭略

■最早观看的关于饮食餐饮的影视作品,应该是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小小得月楼》。依稀还记得的情节是讲述苏州的一个旅游景点里面居然没有餐厅酒楼,于是年轻的厨师们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叫做小小得月楼的餐厅,并且将一道失传的苏州名菜给重新制作出来。

无独有偶,第一篇看到的关于饮食的小说,也是发表在1983年的陆文夫所写的《美食家》,同样是发生在苏州。不过小说的深度要比那部《小小得月楼》来的更加深刻,它讲述两个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长达四十余年的纠葛。高级干部高小庭与资本家朱自治,他们之间对于苏州美食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及后来在改革开放之后还成立了烹饪学会。同一时期的两部美食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餐饮的空白现状。后来陆陆续续的一些记录1980年代的摄影作品里面,私营餐厅与国营餐厅如雨后春笋。还看到一张拍摄当年国营饭馆儿的照片,饭馆儿的墙上上面贴着一条标语“严禁打骂顾客”,可见当时后厨的武功还是相当的了得。

南巡之后热火朝天的90年代,无论是餐厅还是关于美食的评论都慢慢多了起来。可惜大陆的高级餐厅依旧是由来自香港的生猛海鲜所控制,而关于美食的文章,蔡澜先生的美食回忆录脍炙人口。从八十年代的日本东京到韩国的汉城,以至于全世界他拍片经过的各个城市的美食回忆,让大陆的很多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扑面而来。

后来也看到北京的王世襄老先生回忆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自己下厨烹调的故事。王先生那种乐观主义的精神要比蔡先生的享乐主义高级很多,不过因陋就简与应有尽有还是无法同日而语。进入千禧年之后,更多的食客都开始知道什么叫做翻台以及什么叫做客单价了,一个小餐厅里面坐满了帮助餐厅老板记录翻台率以及客单价的无聊食客,真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食客喜欢帮助餐厅老板计算一天的营业额。

美食家以及美食主义者,或者说Gourmet、Epicurean、Epicure,都是特指善品美食与美酒的专家,人称老饕。一直觉得老饕以及知食分子的称谓,要比今天流行的“吃货”高级很多,毕竟“货”这个字在中文里面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好词儿,不过互联网文化都是拉低距离感贴着地面走,所以今天要是有人说自己是美食家,真会被很多吃货笑话的。

但是今天自称是美食评论家的,要比自称是美食家的多太多了。今天的美食评论家是建立在“快抖红B+双微”的自媒体矩阵上的影响力算法公式上面的。在今年五一长假的淄博热潮中,我甚至第一次看到还有专门检查缺斤短两的美食评论家,想到以前纸媒黄金时代的时候,也有都市类报纸专门测量类似手纸的长度是否与广告宣传吻合的媒体测量机构,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冕之王。

美食家如果就是闷头吃,那是最好不过的,毕竟什么会不会吃这样的低幼问题都不在美食家考虑的范围之内。就好像有人被评论存在不会排泄或者不会交欢这样的生理障碍,是不是会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美食家是跟朋友在包房里面说话,而美食评论家则像是站在海德公园的肥皂箱子上面跟全世界说话。一个是私域流量,一个是意见领袖。私域流量属于餐厅臊眉搭眼爱理不理,毕竟贵客和常客还是属于VIP的名单之内的,但是在公共场合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毕竟包房里面的私聊如果通过视频传的街知巷闻,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几天都在讨论“你能得罪谁以及你敢得罪谁”的问题,毕竟大摇大摆进来吃完一抹嘴然后做出一些个人的评价,还是需要负责任的。毕竟人家也是开门做生意,花钱吃和免费吃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者的感受,而消费者感受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所谓信价比的问题,如果不花钱可以吃还可以收一笔广告费,与花钱买罪受算是属于对冲的两头,这也许就是米其林的美食侦探以及最近在大陆爆火的台湾美食家高文麒先生的探店视频广受欢迎的原因吧!所以《纽约时报》的美食评论家会有不同的假名字以及三十到四十个不同的电子邮件地址,就是希望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餐厅,这的确和餐厅重金礼聘前来品鉴的待遇不同,所以纽约时报的餐饮版面一直非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是因为避免了各种瓜前李下的暧昧关系,加上媒体的自律也让每家纽约的餐厅都对于该报的美食评论家非常敬畏。

批评家是容易做的,如今你只要声称自己热爱美食和美酒,并且熟悉使用社交媒体,那就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是我们依然非常怀念那个没有噪音以及把批评当作一门艺术的时代。大多数的美食评论家都在提供一种看图说话的点评服务,但是他们缺乏洞察力。现在科技力量的提升让短视频成了更加容易传播的利器。如果拍视频搁在二十年前,那必须是专业电视台的节目组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很多小地方的政府会议,甚至因为电视台的记者没有到来之前,会议是可以等他们来了再开始的。所以科技的进步真好,首先干掉的就是“身上扛块儿铁”的电视台摄影师,毕竟不用扛着机器打着灯光浩浩荡荡大行其道了,各种精巧的手机摄影就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而在美食自媒体的文章中,英文的自媒体又和中文的自媒体文章风格相去甚远。英语的作者写出来的餐厅评论感觉是在一个可怕的地方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中文自媒体的文章感觉自己是海明威衣钵的继承者,他们对厨师以及餐厅高山仰止的态度,以及从百度搜索引擎搬运内容的勤恳努力,都会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作为食客的诚恳。

二者之间更重要的区别还是在于美食评论者是否具有一种新闻记者的独立态度,反对这种说法的人完全可以认为不过就是写一篇晚餐的评论,美食评论家又不是战地记者;而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则会认为,由于跟厨师以及餐厅太熟,而且又是因为涉及到餐厅的商业利益,如何公正客观显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英国的美食评论家进入餐厅之后,看到认识的同行都要起身离开,他离开的理由就是因为相熟而无法客观地评价。当然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发生在一个美食评论家身上还有另外一种专业体现,就是如何避免不要出现自己像一个小迷妹一样痴迷地和著名的米其林大厨合影。

当然,要想做一个与餐厅以及厨师保持距离的中文媒体的评论者,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餐厅为了节省预算,绝对不会给一个美食评论家单独一桌试菜的机会。每当人们在餐厅里面看到一大群人拿出高级莱卡相机以及专业照明设备在拍摄菜品的时候,基本都是酒店公关部门的媒体晚宴。

食物的口味可以每十年左右发生一些变化,甚至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餐饮的历史往往都是跨越各个行业的时间间隔,无论是过去十年发展过热的房地产的购物中心,还是过去十年蒸蒸日上的人工水产养殖业,或者是过去五年攻城掠地的社交媒体对餐饮行业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渗透,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饮食方式的细微变化了如指掌,但是人们依旧会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沉迷在饮饮食食这样无聊的生活方式之中,因为人们对其他行业以及领域的关注和抨击,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焦灼感。

唯独当我们坐在餐桌前面的时候,那一种叱咤风云的大局意识油然而生。作为一种自由的隐喻,能吃会吃爱吃,起码说明身体方面还是说的过去的,而那种对于局面的把握的掌控能力,如同人类这样的意义机器,依旧还是需要通过一种操作来体现的。

“来,服务员,上菜!”■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