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5-16 10:28
商业与经济

一线城市人口负增长,经济走向何方?

徐瑾:当欲望之都深圳人口也减少,释放了什么信号?一线城市是中国梦想的绝佳映射,也是经济引擎,经济陷入疲态,他们也最早传递出寒意。
香港创业者“北上”深圳
徐瑾

■一叶知秋,从人口可知经济冷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首次出现集体人口减少。不仅北京上海人口在2022年分别减少4.3万人与13.54万人,即使深圳也出现了人口减少——2022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而2021年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为1768.16万人,这意味着深圳人口减少1.98万人。

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对经济影响几何?时代的转折点,也许正在路口。

欲望之都的褪色

任何大城市的人口减少,都比不上深圳来的触目心惊,毕竟这是最能体现中国经济野蛮成长的城市。

套用一句名言,这是中国经济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甚至是其罪恶与灵魂。可以说,深圳是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最佳隐喻,这座南方城市一向不惮于承认自身文化品性的短缺,而令人艳羡的青春叠加不顾一切攀爬的欲望,才是这座城市主旋律,金钱则是这个城市日夜不眠的兴奋剂。

更不用说,比起北京上海前些年一直高调喊出控制人口,深圳一直对于各方人士打出欢迎牌。深圳一直被定义为搞钱的城市,高昂的房价并没有吓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了就是深圳人”并不是一句浮泛的口号,这些年深圳的落户门槛一直是一线城市最低,前些年狂飙的房价也造富了一批投机新贵。

2022年的深圳的常住人口减少,是深圳市成立之后首次出现了下滑。不到两万人的减少,甚至仅仅是一年的数据,静态来看,当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其中的信号含义令人反思。从深圳人口减少视角,可以一窥中国一线城市的天花板制约——那就是,以往一线城市能够给予足够多激励的经济人逻辑,是否已经走到尽头?

多数中国人,不惮于勤劳,只要这份勤劳有足够的对价,这是人性,无可厚非,也是经济理性的结果。审视过去大城市人口膨胀的契机,也在于大城市提供了足够多的各类博弈,以及局中人足够多的激励,而事到如今,这份激励有些鸡肋,甚至令人难以下咽。

一线城市的投入产出比正在下降

一线城市是中国梦想的绝佳映射,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经济引擎,一旦经济陷入疲态,最早传递出寒意的,自然是一线城市。

从过去到现在,一线城市是中国最为市场化的区域,积聚了中国最好的机会,也吸引了中国最好的人才,也自然造就了中国城市房地产的天价。微妙的区别在于,随着一线城市越来越卷,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代价越来越高,机会越来越渺茫。

在过去,高房价意味着高回报,无论是置业还是职业。一代代人才来到一线城市,努力打拼,奋力安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最通俗或者说最中国的方式描述这一梦想描述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说有房有车有下一代。

在过去三十年,这种努力回报颇丰,也造就了一种思维定式:基本上,留在一线城市是成功人设的必要之选,哪怕这种选择需要付出996的劳动强度以及居住空间狭小的代价,毕竟不断上涨的收入以及房价安慰了这种缺失;对比之下,回到家乡哪怕是回到二线城市,也有一种败军之将的姿态。随着经济下滑以及就业困难的到来,这种思维预设在最近三四年遭遇了极大挑战,留在一线城市开始不再是唯一的主流选择。

今天,高房价意味着痛苦的杠杆,对应的机会却在减少。在一线城市,外资不再是热门选择,进入大厂也不再是天选之子的选择,考公和考研相反成为不少本科大学生的目标,刷题的“衡水模式”从高中延续到大学。甚至一线城市的不少土著居民也恍惚动摇,遗憾自己没有家乡可以躺平,为什么不去二线城市试一下机会?

换言之,一线城市人口流出,核心因素在于一线城市的投入回报比例正在降低,而这很可能正在形成趋势。时移事往,成功评价标准也开始偏移。不少一线城市中产开始为35岁现象焦虑时,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在大厂外企奋斗多年,光鲜的过去只是浪花,可能并不是家乡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世俗意义上成功者,似乎反而属于那些早些年在惋惜声中离开一线城市的失意同辈,不少已经成功进入体制上岸,坐拥一线城市无法梦想的大平层,二胎也基本是标配,活成小地方人人羡慕的“小镇贵妇”。

更不用说,大城市中产阶级能够留给自己孩子的,无非一些可能贬值的资产,而在中小城市,可以传递的内容更多,人脉和关系依旧是更重要的资本,这是中产阶级很难通过一代人在大城市积累的资本。

一谈到一线城市人口减少,不少人将其归因于疫情,这自然也没错,但是却忽视了一点:疫情影响始终只是趋势的加速剂,而不是趋势本身。城市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当经济走过抛物线顶点,其下滑路径其实也已经注定。也正因此,一线城市的疲态,早晚会传递到全局,当唱好网红城市惋惜一线城市之余,大家不应该忘记更大的棋局。

大城市还是未来

一线城市人口之失,很可能是二三线城市之得,不同的是,过去更多人口聚集在一线城市以及其周边,而如今,中西部城市成为主流。

按照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是长沙,其次是杭州、合肥、西安、南昌、昆明、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常住人口净增长十大席位中,有7座属于中西部城市。甚至,连一些大城市都市圈的人口也没有延续往昔态势,譬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的京津冀,常住人口减少了42.3万,包含广州和港澳的大湾区常住人口减少了35万。

一些朋友和我聊起网红城市,总是感叹,北上广来到成都长沙甚至大理之类城市是新趋势,而且已经成为新的社群,颇成气候之类。事实上,评价网红城市需要长期眼光,短期繁荣很可能只是一时之举,更不用说,这些选择二三城市的朋友,不少也是无奈选择。他们中不少人被房价驱赶到二三线城市,而他们的加入,很可能也会加速二三线城市“卷”的速度。

未来中国超大城市可能会持续存在,在经济下行时代,如何发展运营超大城市,很可能是一个重大课题,基于规划与土地财政的思维惯性应该改变。从网络理论来看,城市越大,越经济,大城市提供的服务成本更低,即使对环境,大城市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友好。有数据研究表明,一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与两个各自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相比,人数看起来一样,但是前者需要的基础设施数量要少15%。从2021年数据来看,全国共有17个城市的总人口超过了1000万,这按照国际标准,都有望进入超大城市。

在过去,不少城市中产关心最多往往自身职业发展,自己如何努力更多,在一代人时间实现阶层跨越;如今,他们更多焦虑的是,自己的孩子何去何从,出国还是留在过国内?工作去体制内还是去体制外?问题在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孩子生活虽然比他们时代更富足,出路似乎却更少。他们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孩子不坠出中产。

无论我们如何计算经济得失与宏大叙事,人始终是故事的主角,而每一个个体始终是经济中最大份量。更重要的,年轻人的看法尤其重要。未来,当90后奔五,今天的00后也35岁,他们会面临一个怎么样的城市?或者说,我们希望留给未来的年轻人,一个怎么样的城市生活?比起短期的人口流动以及经济波动,这也许是每个人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香港创业者“北上”深圳
2023-05-16 10:28
商业与经济

一线城市人口负增长,经济走向何方?

徐瑾:当欲望之都深圳人口也减少,释放了什么信号?一线城市是中国梦想的绝佳映射,也是经济引擎,经济陷入疲态,他们也最早传递出寒意。
徐瑾

■一叶知秋,从人口可知经济冷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首次出现集体人口减少。不仅北京上海人口在2022年分别减少4.3万人与13.54万人,即使深圳也出现了人口减少——2022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而2021年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为1768.16万人,这意味着深圳人口减少1.98万人。

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对经济影响几何?时代的转折点,也许正在路口。

欲望之都的褪色

任何大城市的人口减少,都比不上深圳来的触目心惊,毕竟这是最能体现中国经济野蛮成长的城市。

套用一句名言,这是中国经济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甚至是其罪恶与灵魂。可以说,深圳是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最佳隐喻,这座南方城市一向不惮于承认自身文化品性的短缺,而令人艳羡的青春叠加不顾一切攀爬的欲望,才是这座城市主旋律,金钱则是这个城市日夜不眠的兴奋剂。

更不用说,比起北京上海前些年一直高调喊出控制人口,深圳一直对于各方人士打出欢迎牌。深圳一直被定义为搞钱的城市,高昂的房价并没有吓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了就是深圳人”并不是一句浮泛的口号,这些年深圳的落户门槛一直是一线城市最低,前些年狂飙的房价也造富了一批投机新贵。

2022年的深圳的常住人口减少,是深圳市成立之后首次出现了下滑。不到两万人的减少,甚至仅仅是一年的数据,静态来看,当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其中的信号含义令人反思。从深圳人口减少视角,可以一窥中国一线城市的天花板制约——那就是,以往一线城市能够给予足够多激励的经济人逻辑,是否已经走到尽头?

多数中国人,不惮于勤劳,只要这份勤劳有足够的对价,这是人性,无可厚非,也是经济理性的结果。审视过去大城市人口膨胀的契机,也在于大城市提供了足够多的各类博弈,以及局中人足够多的激励,而事到如今,这份激励有些鸡肋,甚至令人难以下咽。

一线城市的投入产出比正在下降

一线城市是中国梦想的绝佳映射,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经济引擎,一旦经济陷入疲态,最早传递出寒意的,自然是一线城市。

从过去到现在,一线城市是中国最为市场化的区域,积聚了中国最好的机会,也吸引了中国最好的人才,也自然造就了中国城市房地产的天价。微妙的区别在于,随着一线城市越来越卷,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代价越来越高,机会越来越渺茫。

在过去,高房价意味着高回报,无论是置业还是职业。一代代人才来到一线城市,努力打拼,奋力安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最通俗或者说最中国的方式描述这一梦想描述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说有房有车有下一代。

在过去三十年,这种努力回报颇丰,也造就了一种思维定式:基本上,留在一线城市是成功人设的必要之选,哪怕这种选择需要付出996的劳动强度以及居住空间狭小的代价,毕竟不断上涨的收入以及房价安慰了这种缺失;对比之下,回到家乡哪怕是回到二线城市,也有一种败军之将的姿态。随着经济下滑以及就业困难的到来,这种思维预设在最近三四年遭遇了极大挑战,留在一线城市开始不再是唯一的主流选择。

今天,高房价意味着痛苦的杠杆,对应的机会却在减少。在一线城市,外资不再是热门选择,进入大厂也不再是天选之子的选择,考公和考研相反成为不少本科大学生的目标,刷题的“衡水模式”从高中延续到大学。甚至一线城市的不少土著居民也恍惚动摇,遗憾自己没有家乡可以躺平,为什么不去二线城市试一下机会?

换言之,一线城市人口流出,核心因素在于一线城市的投入回报比例正在降低,而这很可能正在形成趋势。时移事往,成功评价标准也开始偏移。不少一线城市中产开始为35岁现象焦虑时,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在大厂外企奋斗多年,光鲜的过去只是浪花,可能并不是家乡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世俗意义上成功者,似乎反而属于那些早些年在惋惜声中离开一线城市的失意同辈,不少已经成功进入体制上岸,坐拥一线城市无法梦想的大平层,二胎也基本是标配,活成小地方人人羡慕的“小镇贵妇”。

更不用说,大城市中产阶级能够留给自己孩子的,无非一些可能贬值的资产,而在中小城市,可以传递的内容更多,人脉和关系依旧是更重要的资本,这是中产阶级很难通过一代人在大城市积累的资本。

一谈到一线城市人口减少,不少人将其归因于疫情,这自然也没错,但是却忽视了一点:疫情影响始终只是趋势的加速剂,而不是趋势本身。城市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当经济走过抛物线顶点,其下滑路径其实也已经注定。也正因此,一线城市的疲态,早晚会传递到全局,当唱好网红城市惋惜一线城市之余,大家不应该忘记更大的棋局。

大城市还是未来

一线城市人口之失,很可能是二三线城市之得,不同的是,过去更多人口聚集在一线城市以及其周边,而如今,中西部城市成为主流。

按照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是长沙,其次是杭州、合肥、西安、南昌、昆明、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常住人口净增长十大席位中,有7座属于中西部城市。甚至,连一些大城市都市圈的人口也没有延续往昔态势,譬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的京津冀,常住人口减少了42.3万,包含广州和港澳的大湾区常住人口减少了35万。

一些朋友和我聊起网红城市,总是感叹,北上广来到成都长沙甚至大理之类城市是新趋势,而且已经成为新的社群,颇成气候之类。事实上,评价网红城市需要长期眼光,短期繁荣很可能只是一时之举,更不用说,这些选择二三城市的朋友,不少也是无奈选择。他们中不少人被房价驱赶到二三线城市,而他们的加入,很可能也会加速二三线城市“卷”的速度。

未来中国超大城市可能会持续存在,在经济下行时代,如何发展运营超大城市,很可能是一个重大课题,基于规划与土地财政的思维惯性应该改变。从网络理论来看,城市越大,越经济,大城市提供的服务成本更低,即使对环境,大城市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友好。有数据研究表明,一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与两个各自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相比,人数看起来一样,但是前者需要的基础设施数量要少15%。从2021年数据来看,全国共有17个城市的总人口超过了1000万,这按照国际标准,都有望进入超大城市。

在过去,不少城市中产关心最多往往自身职业发展,自己如何努力更多,在一代人时间实现阶层跨越;如今,他们更多焦虑的是,自己的孩子何去何从,出国还是留在过国内?工作去体制内还是去体制外?问题在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孩子生活虽然比他们时代更富足,出路似乎却更少。他们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孩子不坠出中产。

无论我们如何计算经济得失与宏大叙事,人始终是故事的主角,而每一个个体始终是经济中最大份量。更重要的,年轻人的看法尤其重要。未来,当90后奔五,今天的00后也35岁,他们会面临一个怎么样的城市?或者说,我们希望留给未来的年轻人,一个怎么样的城市生活?比起短期的人口流动以及经济波动,这也许是每个人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