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5-15 06:58
商业与经济

中资收购德国汉堡码头为何会一波三折?

张冬方:欧盟和欧盟各国收紧的不仅仅是外国直接投资审查,还有欧洲企业在华投资。
中资收购德国汉堡码头为何会一波三折?
张冬方

■5月10日,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确认批准中远海运港口(Cosco)收购汉堡港CTT码头(Tollerort)24.99%的股权。在过去的几个月,该交易历经了一波三折,而它的波折可以归因于德国各界和各利益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以及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正在收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

首先是经济与政治上的分歧。按照汉堡港口方的说法,中国是德国和汉堡港口最大的贸易伙伴,汉堡港总吞吐量中的约30%都来自中国或运往中国。该交易对于保证就业岗位和汉堡作为德国和全球物流关键枢纽节点,甚至对于德国作为工业国,均意义重大。而这样一桩经济意义重大的交易曾遭到了包括德国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内的六大部长的重大阻力,他们的疑虑和理由是:怎么能将关键基础设施交到中国人手中?这只会产生新的依赖。而总理朔尔茨力排众议,将收购的股份由最初的35%降至25%以下,以稀释收购方的影响力和打消众部长的疑虑。朔尔茨力挺该交易也被部分解读为成长于汉堡、担任过汉堡市长的他深知该交易对于汉堡港口的经济意义。

分歧还存在于各党派之间和联邦政府内部。4月,德国各媒体报道,该交易所涉及的码头被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认定为“关键基础设施”,该交易忽然陷入极大的不确定当中。而前几日,政府发言人在宣称政府准予该收购交易时并没有给出详细解释,也没有直接回应关键基础设施问题。该交易波折中两个时间点引人关注,去年10月底,朔尔茨排除阻力推动该交易的举动,正发生在他访华之前。而这次,在关键基础设施的疑虑下,联邦政府对该交易开绿灯,一些人都将它即将举行的中德政府磋商联系在一起。在对华政策上,无论是来自绿党的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外长贝尔伯克,还是来自社民党的总理朔尔茨,都在使用“多样化”这个表述,相当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所说的“去风险”,也就是说,在关于基本口径的抽象概念上,他们没有冲突,但是在具体案例中却存在分歧。在对华强硬派看来,目睹了俄乌战争之后,即使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在对华路线上都开始掉头,唯有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仍然没有清醒过来。

除了中国在德投资,在德国在华投资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立场。就在德国对华经贸政策走向多样化时,德企在华直接投资却于去年创下新高。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研究所IW、研究机构MERICS 和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上个月联合发布的在华德企利润分析报告显示,德国在对外投资利润上对中国的依赖在减少,不过少数大企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德国车企。对与华有着密切经济往来的大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至2030年,大多数企业计划以在华本土生产取代德国向中国出口,而且,中国未来将成为这些企业的研究中心和向邻国提供出口。来自MERICS的研究学者曾林(Max Zenglein)称,从中期来看,这将损害德国作为出口国的地位,且危及到德国国内相关就业岗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容布卢特(Cora Jungbluth)则称,德国的经贸政策和对华政策应当独立于少数企业利益和行业利益,应该将德国的整个经济繁荣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换句话来说,在他们看来,德国一些行业头部企业的利益与德国整个经济的利益存在分歧和冲突。

存在碰撞和分歧的同时,也出现了欧洲各国在外国投资审查上的严格化趋势。

Rhodium Group和MERICS5月初发布的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欧盟27国和英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减少22%,倒退到2013年水平。其中,投资的88%都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和匈牙利。研究预测,投资在2023年不可能出现强烈反弹,但可能会出现轻微复苏。

研究指出,投资之所以减少,除了中国国内的因素,还在于欧洲正在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尤其是在包括半导体和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敏感领域。2017年时,欧盟成员国中只有11国存在外国投资审查机制,至2022年底,除了两国以外,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已经建立了或正在建立相关审查机制。据该研究,截至3月底,德国经济与气候保护部对11起投资发起了深度审查,其中10起来自中国,另一起来自俄罗斯。

研究还指出一个趋势,中国投资从并购已有的欧洲企业正转向创建子公司或建厂,并集中在绿地投资上。该投资趋势一方面可以避开欧洲各国当局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也符合欧盟的绿色政策走向。

在欧盟层面,欧委会已将修订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机制列入了2023年工作计划之中。欧盟和欧盟各国收紧的不仅仅是外国直接投资审查,还有欧洲企业在华投资上。3月底,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发表了对华政策“去风险”讲话。在关于经济去风险方面,她指出,欧洲应当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对外投资机制,这里涉及到一些少数敏感技术,在这些技术上的投资会增强制度对手的军事能力,从而带来国家安全风险。欧委会会在今年提出相关初步想法,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前几日,阻挡中资收购汉堡码头失利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提到过类似的想法。他对欧洲企业未来只在中国发展和生产某些特定技术和产品表达了担忧,认为会造成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外流。于此,哈贝克主张政府对欧洲企业和德国企业在华特定投资进行审查,可以想象到,今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也将充满不确定性。■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中资收购德国汉堡码头为何会一波三折?
2023-05-15 06:58
商业与经济

中资收购德国汉堡码头为何会一波三折?

张冬方:欧盟和欧盟各国收紧的不仅仅是外国直接投资审查,还有欧洲企业在华投资。
张冬方

■5月10日,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确认批准中远海运港口(Cosco)收购汉堡港CTT码头(Tollerort)24.99%的股权。在过去的几个月,该交易历经了一波三折,而它的波折可以归因于德国各界和各利益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以及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正在收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

首先是经济与政治上的分歧。按照汉堡港口方的说法,中国是德国和汉堡港口最大的贸易伙伴,汉堡港总吞吐量中的约30%都来自中国或运往中国。该交易对于保证就业岗位和汉堡作为德国和全球物流关键枢纽节点,甚至对于德国作为工业国,均意义重大。而这样一桩经济意义重大的交易曾遭到了包括德国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内的六大部长的重大阻力,他们的疑虑和理由是:怎么能将关键基础设施交到中国人手中?这只会产生新的依赖。而总理朔尔茨力排众议,将收购的股份由最初的35%降至25%以下,以稀释收购方的影响力和打消众部长的疑虑。朔尔茨力挺该交易也被部分解读为成长于汉堡、担任过汉堡市长的他深知该交易对于汉堡港口的经济意义。

分歧还存在于各党派之间和联邦政府内部。4月,德国各媒体报道,该交易所涉及的码头被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认定为“关键基础设施”,该交易忽然陷入极大的不确定当中。而前几日,政府发言人在宣称政府准予该收购交易时并没有给出详细解释,也没有直接回应关键基础设施问题。该交易波折中两个时间点引人关注,去年10月底,朔尔茨排除阻力推动该交易的举动,正发生在他访华之前。而这次,在关键基础设施的疑虑下,联邦政府对该交易开绿灯,一些人都将它即将举行的中德政府磋商联系在一起。在对华政策上,无论是来自绿党的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外长贝尔伯克,还是来自社民党的总理朔尔茨,都在使用“多样化”这个表述,相当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所说的“去风险”,也就是说,在关于基本口径的抽象概念上,他们没有冲突,但是在具体案例中却存在分歧。在对华强硬派看来,目睹了俄乌战争之后,即使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在对华路线上都开始掉头,唯有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仍然没有清醒过来。

除了中国在德投资,在德国在华投资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立场。就在德国对华经贸政策走向多样化时,德企在华直接投资却于去年创下新高。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研究所IW、研究机构MERICS 和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上个月联合发布的在华德企利润分析报告显示,德国在对外投资利润上对中国的依赖在减少,不过少数大企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德国车企。对与华有着密切经济往来的大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至2030年,大多数企业计划以在华本土生产取代德国向中国出口,而且,中国未来将成为这些企业的研究中心和向邻国提供出口。来自MERICS的研究学者曾林(Max Zenglein)称,从中期来看,这将损害德国作为出口国的地位,且危及到德国国内相关就业岗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容布卢特(Cora Jungbluth)则称,德国的经贸政策和对华政策应当独立于少数企业利益和行业利益,应该将德国的整个经济繁荣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换句话来说,在他们看来,德国一些行业头部企业的利益与德国整个经济的利益存在分歧和冲突。

存在碰撞和分歧的同时,也出现了欧洲各国在外国投资审查上的严格化趋势。

Rhodium Group和MERICS5月初发布的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欧盟27国和英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减少22%,倒退到2013年水平。其中,投资的88%都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和匈牙利。研究预测,投资在2023年不可能出现强烈反弹,但可能会出现轻微复苏。

研究指出,投资之所以减少,除了中国国内的因素,还在于欧洲正在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尤其是在包括半导体和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敏感领域。2017年时,欧盟成员国中只有11国存在外国投资审查机制,至2022年底,除了两国以外,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已经建立了或正在建立相关审查机制。据该研究,截至3月底,德国经济与气候保护部对11起投资发起了深度审查,其中10起来自中国,另一起来自俄罗斯。

研究还指出一个趋势,中国投资从并购已有的欧洲企业正转向创建子公司或建厂,并集中在绿地投资上。该投资趋势一方面可以避开欧洲各国当局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也符合欧盟的绿色政策走向。

在欧盟层面,欧委会已将修订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机制列入了2023年工作计划之中。欧盟和欧盟各国收紧的不仅仅是外国直接投资审查,还有欧洲企业在华投资上。3月底,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发表了对华政策“去风险”讲话。在关于经济去风险方面,她指出,欧洲应当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对外投资机制,这里涉及到一些少数敏感技术,在这些技术上的投资会增强制度对手的军事能力,从而带来国家安全风险。欧委会会在今年提出相关初步想法,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前几日,阻挡中资收购汉堡码头失利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提到过类似的想法。他对欧洲企业未来只在中国发展和生产某些特定技术和产品表达了担忧,认为会造成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外流。于此,哈贝克主张政府对欧洲企业和德国企业在华特定投资进行审查,可以想象到,今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也将充满不确定性。■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