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会上,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放出了狠话:单店年销售额10个亿才是目标,未来,低于5亿的门店都会关掉。
冯郁青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级代办乔治•凯南从莫斯科发回了一封电报,即著名的长电报。该电报对苏联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最终被美国政府采纳的对苏围堵政策。仅仅十几天后的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讲,宣布一道铁幕开始降落,美苏争霸的冷战正式开始。
而现在,我们也许正处在一场新冷战开始的阶段,所不同的是当年美国政府还需要凯南发回长电报来提醒应当调整对苏联的策略, 而现在美国朝野早已达成共识——中国是最危险的对手。
诚然, 现在的世界和70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铁幕一旦降落,商贸、科技、人员的交流戛然而止,而在全球化已经畅行无阻地把世界变平之后,新冷战一时之间也无法将脱钩进行到底。看看苹果还在中国雇用着300多万制造业工人,就明白这是一场不同的冷战,它是在两个曾经水乳交融的经济体之间做分割,有可能会比上一次冷战更加痛苦和艰难。
在俄乌战争爆发、西方支援乌克兰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后,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对我说,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双方正在不断积累敌意和战争的准备。新加坡外长3月初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就直言, 70年的和平红利已经结束。
3月13日,五角大楼宣布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预算请求,要求国会为其提供8420亿美元的预算,以支持未来一年的军费开支。
前一天,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中国对英国及其盟友构成“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英国政府称,将在核潜艇舰队上额外花费60亿美元并补充弹药库存。
美国在亚太的盟友早已不甘落后。去年12月,日本也公布了创纪录的军事预算——计划将国防开支翻倍——以应对从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到不可预测的朝鲜所带来的区域挑战。同时,韩国早些时候宣布国防预算增加4.6%,以进行部队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称这是由于“严峻的安全形势”。
而印度也在上个月提议将其国防开支增加13%,在与中国紧张的边境线上增加战斗机部署,增修公路。
中国加入了一系列增加国防预算的国家行列。中国“两会”期间发布了今年的军事支出,以7.2%的速度增长,达到约1.55万亿元人民币(2243亿美元),这是四年来的最快速度。“两会”报告中提到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即5000万吨)的增产计划。 中国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87亿吨,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主粮自给率是95%,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也传递出战略准备的信息。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虽然是以和平斡旋为目的, 但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和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中俄一方和美国领导的西方正在划分为两大阵营,可能颠覆自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
尽管自疫情以来,中美局势日益恶化,美国在亚太的盟友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结成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澳英美三边伙伴关系”(AUKUS),开展防务和高科技合作,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助力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国还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对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塑造。去年夏天,拜登签署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旨在支持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解决全球供应链问题,并反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但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也有缓和的迹象。今年1月初,美国财长耶伦和时任中国副总理刘鹤在达沃斯年会期间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气氛相当融洽。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准备访华。不少人已经在猜测,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成为重要议程,中美关系会开始融冰。
然而,气球事件使这些希望彻底破灭,布林肯取消访华。两国战略冲突的准备和可能性在与日俱增。《华尔街日报》3月7日发表分析文章《美国尚未做好迎接大国冲突时代的准备》,该文指出,虽然美国军方自2018年以来已经转而重点关注中国和俄罗斯,但在生产武器和制定新的战争方略方面仍面临挑战。该报3月16日又发文《中国是如何将美国挤出南中国海的》,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南中国的主导力量,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理和力量平衡,而美国错过了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发展建设的时机。3月9日,美国发布年度情况威胁评估,最高情报官员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向参议院表示,中国政府越来越相信,只有损害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主导所在地区、扩大全球影响力的目标。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继续寻求与俄罗斯深化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而在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上, 习近平第一次点名指出美国在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随后习近平开启了会晤普京的俄罗斯之行。
中美在敌意漩涡中越陷越深,上一次冷战主要是美苏争霸,而第二次冷战有可能是美国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在经典著作《大棋局》一书中就曾警告:“对美国霸权来说最危险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主要的斯拉夫大国、世界上最强悍善战的伊斯兰国家所组成的联盟。”这也就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联盟。在中俄关系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最近在中东促成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俄未必会和伊朗结盟,但我们确实有可能面对的是一场比上次更危险的冷战。
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现在的世界秩序不同于冷战中的美苏双雄争霸,也不是冷战后的美国独大,而是一个多级世界。在一个多级世界中,三个大国争锋使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更加危险。他甚至警告:“世界大战已经在门口了。”
俄乌战争挑起了新冷战的序幕,也许这一次最好的结果就是美苏争霸式的第二次冷战,最坏结果是因为台海冲突而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
而现在,我们也许正处在一场新冷战开始的阶段,所不同的是当年美国政府还需要凯南发回长电报来提醒应当调整对苏联的策略, 而现在美国朝野早已达成共识——中国是最危险的对手。
诚然, 现在的世界和70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铁幕一旦降落,商贸、科技、人员的交流戛然而止,而在全球化已经畅行无阻地把世界变平之后,新冷战一时之间也无法将脱钩进行到底。看看苹果还在中国雇用着300多万制造业工人,就明白这是一场不同的冷战,它是在两个曾经水乳交融的经济体之间做分割,有可能会比上一次冷战更加痛苦和艰难。
在俄乌战争爆发、西方支援乌克兰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后,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对我说,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双方正在不断积累敌意和战争的准备。新加坡外长3月初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就直言, 70年的和平红利已经结束。
3月13日,五角大楼宣布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预算请求,要求国会为其提供8420亿美元的预算,以支持未来一年的军费开支。
前一天,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中国对英国及其盟友构成“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英国政府称,将在核潜艇舰队上额外花费60亿美元并补充弹药库存。
美国在亚太的盟友早已不甘落后。去年12月,日本也公布了创纪录的军事预算——计划将国防开支翻倍——以应对从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到不可预测的朝鲜所带来的区域挑战。同时,韩国早些时候宣布国防预算增加4.6%,以进行部队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称这是由于“严峻的安全形势”。
而印度也在上个月提议将其国防开支增加13%,在与中国紧张的边境线上增加战斗机部署,增修公路。
中国加入了一系列增加国防预算的国家行列。中国“两会”期间发布了今年的军事支出,以7.2%的速度增长,达到约1.55万亿元人民币(2243亿美元),这是四年来的最快速度。“两会”报告中提到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即5000万吨)的增产计划。 中国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87亿吨,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主粮自给率是95%,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也传递出战略准备的信息。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虽然是以和平斡旋为目的, 但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和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中俄一方和美国领导的西方正在划分为两大阵营,可能颠覆自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
尽管自疫情以来,中美局势日益恶化,美国在亚太的盟友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结成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澳英美三边伙伴关系”(AUKUS),开展防务和高科技合作,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助力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国还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对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塑造。去年夏天,拜登签署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旨在支持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解决全球供应链问题,并反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但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也有缓和的迹象。今年1月初,美国财长耶伦和时任中国副总理刘鹤在达沃斯年会期间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气氛相当融洽。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准备访华。不少人已经在猜测,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成为重要议程,中美关系会开始融冰。
然而,气球事件使这些希望彻底破灭,布林肯取消访华。两国战略冲突的准备和可能性在与日俱增。《华尔街日报》3月7日发表分析文章《美国尚未做好迎接大国冲突时代的准备》,该文指出,虽然美国军方自2018年以来已经转而重点关注中国和俄罗斯,但在生产武器和制定新的战争方略方面仍面临挑战。该报3月16日又发文《中国是如何将美国挤出南中国海的》,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南中国的主导力量,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理和力量平衡,而美国错过了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发展建设的时机。3月9日,美国发布年度情况威胁评估,最高情报官员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向参议院表示,中国政府越来越相信,只有损害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主导所在地区、扩大全球影响力的目标。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继续寻求与俄罗斯深化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而在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上, 习近平第一次点名指出美国在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随后习近平开启了会晤普京的俄罗斯之行。
中美在敌意漩涡中越陷越深,上一次冷战主要是美苏争霸,而第二次冷战有可能是美国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在经典著作《大棋局》一书中就曾警告:“对美国霸权来说最危险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主要的斯拉夫大国、世界上最强悍善战的伊斯兰国家所组成的联盟。”这也就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联盟。在中俄关系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最近在中东促成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俄未必会和伊朗结盟,但我们确实有可能面对的是一场比上次更危险的冷战。
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现在的世界秩序不同于冷战中的美苏双雄争霸,也不是冷战后的美国独大,而是一个多级世界。在一个多级世界中,三个大国争锋使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更加危险。他甚至警告:“世界大战已经在门口了。”
俄乌战争挑起了新冷战的序幕,也许这一次最好的结果就是美苏争霸式的第二次冷战,最坏结果是因为台海冲突而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冯郁青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级代办乔治•凯南从莫斯科发回了一封电报,即著名的长电报。该电报对苏联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最终被美国政府采纳的对苏围堵政策。仅仅十几天后的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讲,宣布一道铁幕开始降落,美苏争霸的冷战正式开始。
而现在,我们也许正处在一场新冷战开始的阶段,所不同的是当年美国政府还需要凯南发回长电报来提醒应当调整对苏联的策略, 而现在美国朝野早已达成共识——中国是最危险的对手。
诚然, 现在的世界和70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铁幕一旦降落,商贸、科技、人员的交流戛然而止,而在全球化已经畅行无阻地把世界变平之后,新冷战一时之间也无法将脱钩进行到底。看看苹果还在中国雇用着300多万制造业工人,就明白这是一场不同的冷战,它是在两个曾经水乳交融的经济体之间做分割,有可能会比上一次冷战更加痛苦和艰难。
在俄乌战争爆发、西方支援乌克兰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后,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对我说,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双方正在不断积累敌意和战争的准备。新加坡外长3月初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就直言, 70年的和平红利已经结束。
3月13日,五角大楼宣布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预算请求,要求国会为其提供8420亿美元的预算,以支持未来一年的军费开支。
前一天,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中国对英国及其盟友构成“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英国政府称,将在核潜艇舰队上额外花费60亿美元并补充弹药库存。
美国在亚太的盟友早已不甘落后。去年12月,日本也公布了创纪录的军事预算——计划将国防开支翻倍——以应对从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到不可预测的朝鲜所带来的区域挑战。同时,韩国早些时候宣布国防预算增加4.6%,以进行部队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称这是由于“严峻的安全形势”。
而印度也在上个月提议将其国防开支增加13%,在与中国紧张的边境线上增加战斗机部署,增修公路。
中国加入了一系列增加国防预算的国家行列。中国“两会”期间发布了今年的军事支出,以7.2%的速度增长,达到约1.55万亿元人民币(2243亿美元),这是四年来的最快速度。“两会”报告中提到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即5000万吨)的增产计划。 中国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87亿吨,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主粮自给率是95%,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也传递出战略准备的信息。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虽然是以和平斡旋为目的, 但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和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中俄一方和美国领导的西方正在划分为两大阵营,可能颠覆自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
尽管自疫情以来,中美局势日益恶化,美国在亚太的盟友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结成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澳英美三边伙伴关系”(AUKUS),开展防务和高科技合作,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助力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国还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对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塑造。去年夏天,拜登签署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旨在支持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解决全球供应链问题,并反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但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也有缓和的迹象。今年1月初,美国财长耶伦和时任中国副总理刘鹤在达沃斯年会期间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气氛相当融洽。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准备访华。不少人已经在猜测,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成为重要议程,中美关系会开始融冰。
然而,气球事件使这些希望彻底破灭,布林肯取消访华。两国战略冲突的准备和可能性在与日俱增。《华尔街日报》3月7日发表分析文章《美国尚未做好迎接大国冲突时代的准备》,该文指出,虽然美国军方自2018年以来已经转而重点关注中国和俄罗斯,但在生产武器和制定新的战争方略方面仍面临挑战。该报3月16日又发文《中国是如何将美国挤出南中国海的》,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南中国的主导力量,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理和力量平衡,而美国错过了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发展建设的时机。3月9日,美国发布年度情况威胁评估,最高情报官员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向参议院表示,中国政府越来越相信,只有损害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主导所在地区、扩大全球影响力的目标。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继续寻求与俄罗斯深化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而在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上, 习近平第一次点名指出美国在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随后习近平开启了会晤普京的俄罗斯之行。
中美在敌意漩涡中越陷越深,上一次冷战主要是美苏争霸,而第二次冷战有可能是美国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在经典著作《大棋局》一书中就曾警告:“对美国霸权来说最危险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主要的斯拉夫大国、世界上最强悍善战的伊斯兰国家所组成的联盟。”这也就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联盟。在中俄关系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最近在中东促成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俄未必会和伊朗结盟,但我们确实有可能面对的是一场比上次更危险的冷战。
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现在的世界秩序不同于冷战中的美苏双雄争霸,也不是冷战后的美国独大,而是一个多级世界。在一个多级世界中,三个大国争锋使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更加危险。他甚至警告:“世界大战已经在门口了。”
俄乌战争挑起了新冷战的序幕,也许这一次最好的结果就是美苏争霸式的第二次冷战,最坏结果是因为台海冲突而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
而现在,我们也许正处在一场新冷战开始的阶段,所不同的是当年美国政府还需要凯南发回长电报来提醒应当调整对苏联的策略, 而现在美国朝野早已达成共识——中国是最危险的对手。
诚然, 现在的世界和70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铁幕一旦降落,商贸、科技、人员的交流戛然而止,而在全球化已经畅行无阻地把世界变平之后,新冷战一时之间也无法将脱钩进行到底。看看苹果还在中国雇用着300多万制造业工人,就明白这是一场不同的冷战,它是在两个曾经水乳交融的经济体之间做分割,有可能会比上一次冷战更加痛苦和艰难。
在俄乌战争爆发、西方支援乌克兰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后,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对我说,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双方正在不断积累敌意和战争的准备。新加坡外长3月初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就直言, 70年的和平红利已经结束。
3月13日,五角大楼宣布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预算请求,要求国会为其提供8420亿美元的预算,以支持未来一年的军费开支。
前一天,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中国对英国及其盟友构成“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英国政府称,将在核潜艇舰队上额外花费60亿美元并补充弹药库存。
美国在亚太的盟友早已不甘落后。去年12月,日本也公布了创纪录的军事预算——计划将国防开支翻倍——以应对从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到不可预测的朝鲜所带来的区域挑战。同时,韩国早些时候宣布国防预算增加4.6%,以进行部队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称这是由于“严峻的安全形势”。
而印度也在上个月提议将其国防开支增加13%,在与中国紧张的边境线上增加战斗机部署,增修公路。
中国加入了一系列增加国防预算的国家行列。中国“两会”期间发布了今年的军事支出,以7.2%的速度增长,达到约1.55万亿元人民币(2243亿美元),这是四年来的最快速度。“两会”报告中提到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即5000万吨)的增产计划。 中国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87亿吨,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主粮自给率是95%,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也传递出战略准备的信息。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虽然是以和平斡旋为目的, 但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和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中俄一方和美国领导的西方正在划分为两大阵营,可能颠覆自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
尽管自疫情以来,中美局势日益恶化,美国在亚太的盟友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结成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澳英美三边伙伴关系”(AUKUS),开展防务和高科技合作,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助力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国还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对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塑造。去年夏天,拜登签署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旨在支持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解决全球供应链问题,并反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但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也有缓和的迹象。今年1月初,美国财长耶伦和时任中国副总理刘鹤在达沃斯年会期间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气氛相当融洽。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准备访华。不少人已经在猜测,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成为重要议程,中美关系会开始融冰。
然而,气球事件使这些希望彻底破灭,布林肯取消访华。两国战略冲突的准备和可能性在与日俱增。《华尔街日报》3月7日发表分析文章《美国尚未做好迎接大国冲突时代的准备》,该文指出,虽然美国军方自2018年以来已经转而重点关注中国和俄罗斯,但在生产武器和制定新的战争方略方面仍面临挑战。该报3月16日又发文《中国是如何将美国挤出南中国海的》,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南中国的主导力量,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理和力量平衡,而美国错过了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发展建设的时机。3月9日,美国发布年度情况威胁评估,最高情报官员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向参议院表示,中国政府越来越相信,只有损害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主导所在地区、扩大全球影响力的目标。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继续寻求与俄罗斯深化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而在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上, 习近平第一次点名指出美国在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随后习近平开启了会晤普京的俄罗斯之行。
中美在敌意漩涡中越陷越深,上一次冷战主要是美苏争霸,而第二次冷战有可能是美国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在经典著作《大棋局》一书中就曾警告:“对美国霸权来说最危险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主要的斯拉夫大国、世界上最强悍善战的伊斯兰国家所组成的联盟。”这也就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联盟。在中俄关系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最近在中东促成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俄未必会和伊朗结盟,但我们确实有可能面对的是一场比上次更危险的冷战。
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现在的世界秩序不同于冷战中的美苏双雄争霸,也不是冷战后的美国独大,而是一个多级世界。在一个多级世界中,三个大国争锋使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更加危险。他甚至警告:“世界大战已经在门口了。”
俄乌战争挑起了新冷战的序幕,也许这一次最好的结果就是美苏争霸式的第二次冷战,最坏结果是因为台海冲突而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