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3-21 20:27
社会与生活

把孩子送去新加坡上中小学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徐海娜:父母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有没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自己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心理和其他支援,将最终决定孩子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新加坡6月份消费者价格创下逾13年来最大涨幅,因私人交通和住宿成本上涨,此外,核心物价亦加速上升。
徐海娜

■近年来,新加坡多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有。有的人是做了家庭的整体规划才来的;有的人就很盲目,抱着先来了再说的心态。人们送孩子出来的心态不同,整体规划不同,也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求学生涯。那么,如果想要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上小学或者中学,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呢?我想就我本人这些年对新加坡教育生态的观察来略说一二。

一、怎么理解新加坡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新加坡是一个奉行meritocracy的国家,meritocracy这个词可以翻译成“优绩主义”、“精英政治”等等,但在新加坡的语境下被官方翻译为“任人唯贤”,这也是所谓“新加坡故事”的一个重要核心和基础。学者陈思贤(Kenneth Paul Tan)在他的《新加坡模式——城邦国家建构简史》一书中曾详细解说新加坡政府如何以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与用人唯贤精神(meritocracy)这两大原则行事。但无论怎么翻译,meritocracy始终饱含merit这个词,也就是说人要有绩效、优点、长处、要有价值。

但是近年来,新加坡教育系统内发生的改革也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有人可能会说,这还是一个奉行精英主义的国家吗?小学分流取消、中学分流取消、中小学几乎所有年级的期中考试取消,就连“A水准”考试(GCE A-level,相当于新加坡的高考)今年政府也宣布,因为要减轻学生压力,而进行了重大改革。甚至今年有国会议员提议取消小学离校考试(PSLE,俗称小六会考)。

“任人唯贤”的精神体现在过往的教育中,就是奖励那些学业成绩优秀或者有其他杰出特长的人,奖励差异化。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秀,在资源分配上,新加坡政府学校体系就会向你倾斜,包括更强师资、更丰富的学习机会,还有各种令人拿到手软的丰厚奖学金。也可以说这个模式就是一种“赢家通吃”的模式。现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有评论认为这是想要扩大 “赢家”的概念,扩大“任人唯贤”的范围;也有人认为改革是为了改变“赢家通吃”的模式。

一直以来,新加坡的主流教育都以标榜“因材施教”的学生分流制度而闻名,但过早分流也带给很多人痛苦和羞耻感,并且加剧了阶级分化。于是,在经过国会多年辩论后,2008年终结了小学分流制度,2024年将终结中学分流制度。很多人觉得开心,因为原先被分到“普通源流”的学生可以不再被污名化。但进一步了解会发现,虽然分流取消,但小学毕业会考之后,学生还是会根据会考成绩被分成三个类别:G1,G2和G3。那么这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中学取消分流后,会按照科目来编班。G3的程度最高,但是G2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3程度的课程,G1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2程度的课程。G3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1科目。这样同样一个科目的一个班里,有可能3种程度的学生都有。这就比过去灵活得多,课程和学习会变得越来越个人化,每个人修读的课程都会有所不同。(按程度和科目编班,过去只是国际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解释说,在取消分流后仍把学生按学力程度区分,主要还是为了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更好成效。不知道未来相应的升学制度怎么改,怎么去配合这种更加灵活的选课模式?不免也有人担忧,升学设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取消分流”带来的好处抵消掉。第一批在“科目编班”框架下学习的学生们,将在2027年上完中四课程,迎来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设计的“O水准” (GCE O-level)全国统考(以前因为中学分流,有O-level和N-level的区分,以后则都参加O-level考试,现存N-level会取消),我们拭目以待。

相当于高考的“A水准”考试,今年宣布的最重大的改革之一是,2026年起,原来的考试科目中“专题作业”(Project Work)不再记分,而仅标注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以前很多担心在这个科目拿不到A而影响自己升学竞争力的学生们,这下就可以放心了。“专题作业”只要及格就能上大学,也能减轻学生压力。其次,改革以后,“A水准”要考的4门必修知识性科目中,只有三科“高级主修水平”(H2)科目的成绩会计入大学入学成绩,第4门虽然要考却不计入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除非这门成绩经过技术性换算(rebase)能提高总成绩。教育部解释说,这样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修第4门课程,而不是觉得自己哪个科目的成绩好就选择考哪个。除了这4科之外,2024年起,“理解与写作”(General Paper)也是“A水准”必考的科目,以前这个科目,学生也可以选择用 “知识探索”(Knowledge and Inquiry)来代替。

“A水准”的重大改革也吸引了很多国际学校学生的关注。本来在国际学校就读国际文凭体系(IB)的一些学生也想要转到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相当于两年制高中)去应考A水准。有学生曾这样对我说:“IB考试太难了,科目太多,我想要转读‘A水准’,考的科目少,而且有更多自由度去选择自己较强的科目。”

无论如何,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联合制定的这个新加坡版的“A水准”考试,还是要比剑桥在英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的“A水准”考试难一些,它的认受性在英联邦体系内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如果有意把孩子送进新加坡政府学校体系,那么这点是值得考虑的加分项。

前一段时间,新加坡有国会议员提出应该考虑取消小六会考,遭到了很多本地人的反对,也有人对教育部连番取消各个年级的期中考试感到不满。这些本来是减轻学生压力的举措,为什么还会引起不满呢?原因要从新加坡整体的国民心态上来看。新加坡一直是一个忧患意识特别浓重的国家,人们认为即使我们能够给自己减轻竞争带来的压力,外部环境却不是这样。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进步,其他国家在贸易、投资、创新、就业的竞争中都没有停滞不前。那么新加坡也必须保持竞争力和足够的内驱力。再加上新加坡本身是一个高成本生存的国家,连续多年都被一些调查咨询机构评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这种现状反映在工作场所和学校体系中,也必然是一种“高竞争性”的文化。人们生怕没有足够的鞭策,下一代新加坡人会失去竞争力。(但是从我搬到新加坡之前在香港生活了十年的经验来看,新加坡的竞争激烈程度和人们的工作强度都比香港好很多,香港更是一个生存竞争残酷的地方。)

但是最近十多年,社会上关于“社会不平等加剧”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对“赢家通吃”反感。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呼吁人们要拓宽对“成功”的定义,可以说,新加坡人也在逐渐改变自己那种“怕输”的心态,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反映了这种趋势。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放弃任人唯贤的精英制度,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改进它,使我们的制度更加开放和富有同情心。”( We cannot abandon meritocracy, but I believe we can improve it and make ours a more open and compassionate meritocracy.)我想,如果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新加坡近年来的教育改革,那么就是从“精英制度”到“更富有同情心的精英制度”。(It’s from meritocracy to compassionate meritocracy.)

如果看过我写的《从“分流”到“定制”,新加坡教育到底“卷”不“卷”?》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有印象,无论新加坡的主流教育系统怎样表现出一种高竞争性的文化,但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比不上中国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北上广深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如果解决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在新加坡主流教育制度中就很容易如鱼得水,不会觉得压力很大,也不用怎么“卷”。有小留学生称,学业只用付出七分努力,即使到了初级学院(2年制高中)阶段,仍有很多时间可以用在课外活动上。新加坡中小学对课外活动非常重视,某种程度上“课外活动”也可以看成是一门“必修课”,会积分,会影响升学。当然也有人担忧这种制度设计,会不会催逼我们的孩子“蜡烛两头烧”,也就是在“学业”和“非学业”领域都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

总的来说,新加坡政府主流教育体系鼓励上进的人,人有多优秀就有多优秀的资源配置,但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路径选择。至于“卷不卷”,或者“想不想卷”,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生活哲学,以及个人目标和追求。

二、心理问题,以及语言与文化方面的融入

其实一些盲目送孩子出来留学的家长里有不少人都后悔了,最后悔的就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家长。低龄留学,如果有父母陪伴还好,如果只是把孩子放在寄宿机构或者寄宿家庭里,那么越低龄,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大。

数年前,我们一家刚刚搬来新加坡的时候,孩子在一间国际学校就读。新加坡有很多国际学校,每年都接受大量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报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都与新加坡政府体系完全不同。其中有的孩子,有妈妈或者外婆来陪读,有的是举家搬迁来新加坡,但也有不少孩子住在寄宿机构或者寄宿家庭里。有一年,我孩子学校就有一个还不到12岁的寄宿学生从16楼跳了下来,就此失去了生命。也有的孩子是被父母“扔”到新加坡来的。曾有父母跟我坦言,是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也不想管了,就干脆花点钱把孩子单独送到新加坡来,所谓“眼不见为净”。我作为父母的朋友,无论怎么关心那个孩子,那个孩子还是会有一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自然也不会对我这个“父母的朋友”打开心扉,而且也不想让我继续关心他。同时,我也看到在这个低龄留学的学生中有非常励志的例子,经过不断努力进入中学名校的也大有人在,但共同点都是陪读妈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心理上、各种资源上都给了孩子可靠的后备支撑。

其实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疑问,需要和亲近的大人讨论,需要大人的安抚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大人适当的引导来渡过躁动的青春期。何况他们是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留学。

低龄留学除了要考虑心理问题之外。语言和文化融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每年都有国际学生因为适应不良,最后选择了回去自己的国家。新加坡虽然是一个自称奉行多语言政策的国家,有4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校,英语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语言。因此,外国学生进入新加坡政府学校必经的考试AEIS(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只考两门,就是英语和数学。近年来AEIS也改革了,原来的英语考试被剑桥英语考试取代,并且学生要拿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参加接下来的数学考试,数学考试也是全英文。很多想要进入政府学校的中国学生都需要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相当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考入政府学校。AEIS的每年通过率大约只有10%多一些,这个通过率不仅受制于成绩,还受制于学校的学位供应。因此,一些以进入政府学校为目标的孩子,会选择先在语言学校或者国际学校以及其他私立学校过渡一下。

另一个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带有过强民族自尊心的孩子,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容易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带有过强民族自尊心的孩子,也容易陷入一种“敌意认知偏差”或者说“敌意归因偏差”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中,也可以称这种心态为“玻璃心”。带着这种心态的人,遇到他人一些模棱两可的行为时,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都是恶意的、想要害自己的、想要歧视自己的、想要打击自己的。确实有这样的孩子,尽管本身在学业和课外活动上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因为克服不了自己的这种“认知偏差”,最后觉得怎么都融入不了,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相当不适,便要求父母把自己接回国。

新加坡是世界上少见的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新加坡80%以上人口居住的政府组屋中,每座楼中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政府规定都是要有一定比例的,人们必须打破种族界限,混杂而居。在一些寺庙林立的街道上,可以相隔几十米就是一座清真寺、又相隔几十米一个基督教会,还有一个印度庙。甚至锡克教的教堂,藏传佛教的诵经场所也不难发现。新加坡庆祝所有民族的重要节日,最主要的族群,华族、马来族、印度裔都有很多重要节日,在新加坡被大众广泛庆祝。所有人都可以逛马来人的斋月集市,也可以欣赏印度兴都教徒大宝森节独特的“卡瓦迪”。不仅“小印度”充满印度美食,“牛车水”充满中华美食,马来文化馆和苏丹回教堂附近充满清真美食,组屋楼下的小贩中心和食阁里也是各个种族的食物都必须有的。其实新加坡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来今日的和平景象。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方面,新加坡也不曾放松,近年还逮捕过“自我激进化”的老师和学生。种族和谐、多元文化相互包容,这也可以说是新加坡整体环境安全稳定的一个基石。

总而言之,在想要送孩子去另一个国家留学之前,父母要做足够的准备工作。因为孩子的童年、孩子的青春都是稍纵即逝的。到底大家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事先是不是能够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自己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心理和各种资源上的支援,将最终决定孩子能不能在那里顺利地完成学业。■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新加坡6月份消费者价格创下逾13年来最大涨幅,因私人交通和住宿成本上涨,此外,核心物价亦加速上升。
2023-03-21 20:27
社会与生活

把孩子送去新加坡上中小学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徐海娜:父母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有没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自己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心理和其他支援,将最终决定孩子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徐海娜

■近年来,新加坡多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有。有的人是做了家庭的整体规划才来的;有的人就很盲目,抱着先来了再说的心态。人们送孩子出来的心态不同,整体规划不同,也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求学生涯。那么,如果想要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上小学或者中学,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呢?我想就我本人这些年对新加坡教育生态的观察来略说一二。

一、怎么理解新加坡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新加坡是一个奉行meritocracy的国家,meritocracy这个词可以翻译成“优绩主义”、“精英政治”等等,但在新加坡的语境下被官方翻译为“任人唯贤”,这也是所谓“新加坡故事”的一个重要核心和基础。学者陈思贤(Kenneth Paul Tan)在他的《新加坡模式——城邦国家建构简史》一书中曾详细解说新加坡政府如何以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与用人唯贤精神(meritocracy)这两大原则行事。但无论怎么翻译,meritocracy始终饱含merit这个词,也就是说人要有绩效、优点、长处、要有价值。

但是近年来,新加坡教育系统内发生的改革也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有人可能会说,这还是一个奉行精英主义的国家吗?小学分流取消、中学分流取消、中小学几乎所有年级的期中考试取消,就连“A水准”考试(GCE A-level,相当于新加坡的高考)今年政府也宣布,因为要减轻学生压力,而进行了重大改革。甚至今年有国会议员提议取消小学离校考试(PSLE,俗称小六会考)。

“任人唯贤”的精神体现在过往的教育中,就是奖励那些学业成绩优秀或者有其他杰出特长的人,奖励差异化。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秀,在资源分配上,新加坡政府学校体系就会向你倾斜,包括更强师资、更丰富的学习机会,还有各种令人拿到手软的丰厚奖学金。也可以说这个模式就是一种“赢家通吃”的模式。现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有评论认为这是想要扩大 “赢家”的概念,扩大“任人唯贤”的范围;也有人认为改革是为了改变“赢家通吃”的模式。

一直以来,新加坡的主流教育都以标榜“因材施教”的学生分流制度而闻名,但过早分流也带给很多人痛苦和羞耻感,并且加剧了阶级分化。于是,在经过国会多年辩论后,2008年终结了小学分流制度,2024年将终结中学分流制度。很多人觉得开心,因为原先被分到“普通源流”的学生可以不再被污名化。但进一步了解会发现,虽然分流取消,但小学毕业会考之后,学生还是会根据会考成绩被分成三个类别:G1,G2和G3。那么这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中学取消分流后,会按照科目来编班。G3的程度最高,但是G2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3程度的课程,G1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2程度的课程。G3的学生也可以修读部分G1科目。这样同样一个科目的一个班里,有可能3种程度的学生都有。这就比过去灵活得多,课程和学习会变得越来越个人化,每个人修读的课程都会有所不同。(按程度和科目编班,过去只是国际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解释说,在取消分流后仍把学生按学力程度区分,主要还是为了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更好成效。不知道未来相应的升学制度怎么改,怎么去配合这种更加灵活的选课模式?不免也有人担忧,升学设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取消分流”带来的好处抵消掉。第一批在“科目编班”框架下学习的学生们,将在2027年上完中四课程,迎来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设计的“O水准” (GCE O-level)全国统考(以前因为中学分流,有O-level和N-level的区分,以后则都参加O-level考试,现存N-level会取消),我们拭目以待。

相当于高考的“A水准”考试,今年宣布的最重大的改革之一是,2026年起,原来的考试科目中“专题作业”(Project Work)不再记分,而仅标注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以前很多担心在这个科目拿不到A而影响自己升学竞争力的学生们,这下就可以放心了。“专题作业”只要及格就能上大学,也能减轻学生压力。其次,改革以后,“A水准”要考的4门必修知识性科目中,只有三科“高级主修水平”(H2)科目的成绩会计入大学入学成绩,第4门虽然要考却不计入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除非这门成绩经过技术性换算(rebase)能提高总成绩。教育部解释说,这样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修第4门课程,而不是觉得自己哪个科目的成绩好就选择考哪个。除了这4科之外,2024年起,“理解与写作”(General Paper)也是“A水准”必考的科目,以前这个科目,学生也可以选择用 “知识探索”(Knowledge and Inquiry)来代替。

“A水准”的重大改革也吸引了很多国际学校学生的关注。本来在国际学校就读国际文凭体系(IB)的一些学生也想要转到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相当于两年制高中)去应考A水准。有学生曾这样对我说:“IB考试太难了,科目太多,我想要转读‘A水准’,考的科目少,而且有更多自由度去选择自己较强的科目。”

无论如何,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联合制定的这个新加坡版的“A水准”考试,还是要比剑桥在英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的“A水准”考试难一些,它的认受性在英联邦体系内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如果有意把孩子送进新加坡政府学校体系,那么这点是值得考虑的加分项。

前一段时间,新加坡有国会议员提出应该考虑取消小六会考,遭到了很多本地人的反对,也有人对教育部连番取消各个年级的期中考试感到不满。这些本来是减轻学生压力的举措,为什么还会引起不满呢?原因要从新加坡整体的国民心态上来看。新加坡一直是一个忧患意识特别浓重的国家,人们认为即使我们能够给自己减轻竞争带来的压力,外部环境却不是这样。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进步,其他国家在贸易、投资、创新、就业的竞争中都没有停滞不前。那么新加坡也必须保持竞争力和足够的内驱力。再加上新加坡本身是一个高成本生存的国家,连续多年都被一些调查咨询机构评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这种现状反映在工作场所和学校体系中,也必然是一种“高竞争性”的文化。人们生怕没有足够的鞭策,下一代新加坡人会失去竞争力。(但是从我搬到新加坡之前在香港生活了十年的经验来看,新加坡的竞争激烈程度和人们的工作强度都比香港好很多,香港更是一个生存竞争残酷的地方。)

但是最近十多年,社会上关于“社会不平等加剧”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对“赢家通吃”反感。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呼吁人们要拓宽对“成功”的定义,可以说,新加坡人也在逐渐改变自己那种“怕输”的心态,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反映了这种趋势。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放弃任人唯贤的精英制度,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改进它,使我们的制度更加开放和富有同情心。”( We cannot abandon meritocracy, but I believe we can improve it and make ours a more open and compassionate meritocracy.)我想,如果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新加坡近年来的教育改革,那么就是从“精英制度”到“更富有同情心的精英制度”。(It’s from meritocracy to compassionate meritocracy.)

如果看过我写的《从“分流”到“定制”,新加坡教育到底“卷”不“卷”?》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有印象,无论新加坡的主流教育系统怎样表现出一种高竞争性的文化,但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比不上中国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北上广深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如果解决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在新加坡主流教育制度中就很容易如鱼得水,不会觉得压力很大,也不用怎么“卷”。有小留学生称,学业只用付出七分努力,即使到了初级学院(2年制高中)阶段,仍有很多时间可以用在课外活动上。新加坡中小学对课外活动非常重视,某种程度上“课外活动”也可以看成是一门“必修课”,会积分,会影响升学。当然也有人担忧这种制度设计,会不会催逼我们的孩子“蜡烛两头烧”,也就是在“学业”和“非学业”领域都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

总的来说,新加坡政府主流教育体系鼓励上进的人,人有多优秀就有多优秀的资源配置,但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路径选择。至于“卷不卷”,或者“想不想卷”,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生活哲学,以及个人目标和追求。

二、心理问题,以及语言与文化方面的融入

其实一些盲目送孩子出来留学的家长里有不少人都后悔了,最后悔的就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家长。低龄留学,如果有父母陪伴还好,如果只是把孩子放在寄宿机构或者寄宿家庭里,那么越低龄,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大。

数年前,我们一家刚刚搬来新加坡的时候,孩子在一间国际学校就读。新加坡有很多国际学校,每年都接受大量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报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都与新加坡政府体系完全不同。其中有的孩子,有妈妈或者外婆来陪读,有的是举家搬迁来新加坡,但也有不少孩子住在寄宿机构或者寄宿家庭里。有一年,我孩子学校就有一个还不到12岁的寄宿学生从16楼跳了下来,就此失去了生命。也有的孩子是被父母“扔”到新加坡来的。曾有父母跟我坦言,是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也不想管了,就干脆花点钱把孩子单独送到新加坡来,所谓“眼不见为净”。我作为父母的朋友,无论怎么关心那个孩子,那个孩子还是会有一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自然也不会对我这个“父母的朋友”打开心扉,而且也不想让我继续关心他。同时,我也看到在这个低龄留学的学生中有非常励志的例子,经过不断努力进入中学名校的也大有人在,但共同点都是陪读妈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心理上、各种资源上都给了孩子可靠的后备支撑。

其实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疑问,需要和亲近的大人讨论,需要大人的安抚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大人适当的引导来渡过躁动的青春期。何况他们是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留学。

低龄留学除了要考虑心理问题之外。语言和文化融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每年都有国际学生因为适应不良,最后选择了回去自己的国家。新加坡虽然是一个自称奉行多语言政策的国家,有4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校,英语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语言。因此,外国学生进入新加坡政府学校必经的考试AEIS(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只考两门,就是英语和数学。近年来AEIS也改革了,原来的英语考试被剑桥英语考试取代,并且学生要拿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参加接下来的数学考试,数学考试也是全英文。很多想要进入政府学校的中国学生都需要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相当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考入政府学校。AEIS的每年通过率大约只有10%多一些,这个通过率不仅受制于成绩,还受制于学校的学位供应。因此,一些以进入政府学校为目标的孩子,会选择先在语言学校或者国际学校以及其他私立学校过渡一下。

另一个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带有过强民族自尊心的孩子,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容易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带有过强民族自尊心的孩子,也容易陷入一种“敌意认知偏差”或者说“敌意归因偏差”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中,也可以称这种心态为“玻璃心”。带着这种心态的人,遇到他人一些模棱两可的行为时,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都是恶意的、想要害自己的、想要歧视自己的、想要打击自己的。确实有这样的孩子,尽管本身在学业和课外活动上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因为克服不了自己的这种“认知偏差”,最后觉得怎么都融入不了,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相当不适,便要求父母把自己接回国。

新加坡是世界上少见的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新加坡80%以上人口居住的政府组屋中,每座楼中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政府规定都是要有一定比例的,人们必须打破种族界限,混杂而居。在一些寺庙林立的街道上,可以相隔几十米就是一座清真寺、又相隔几十米一个基督教会,还有一个印度庙。甚至锡克教的教堂,藏传佛教的诵经场所也不难发现。新加坡庆祝所有民族的重要节日,最主要的族群,华族、马来族、印度裔都有很多重要节日,在新加坡被大众广泛庆祝。所有人都可以逛马来人的斋月集市,也可以欣赏印度兴都教徒大宝森节独特的“卡瓦迪”。不仅“小印度”充满印度美食,“牛车水”充满中华美食,马来文化馆和苏丹回教堂附近充满清真美食,组屋楼下的小贩中心和食阁里也是各个种族的食物都必须有的。其实新加坡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来今日的和平景象。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方面,新加坡也不曾放松,近年还逮捕过“自我激进化”的老师和学生。种族和谐、多元文化相互包容,这也可以说是新加坡整体环境安全稳定的一个基石。

总而言之,在想要送孩子去另一个国家留学之前,父母要做足够的准备工作。因为孩子的童年、孩子的青春都是稍纵即逝的。到底大家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事先是不是能够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自己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心理和各种资源上的支援,将最终决定孩子能不能在那里顺利地完成学业。■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