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3-07 09:39
时政

乌克兰问题上的中国立场正在如何影响中欧关系?

张冬方: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将直接影响到中欧关系的2023年走向。
乌克兰俄乌战争打到现在,是时候重新定义乌克兰的“成功”了
张冬方

■自俄乌战争以来,对欧盟来说,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直接影响到中欧关系的2023年走向。到目前为止,中国将乌克兰局势定性为危机而非战争,和中国没有谴责俄方入侵乌克兰,是欧方最质疑的部分,也是欧方重新思考与中国关系的一大缘由。一些欧盟国家、媒体和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将中国目前的立场理解为“并不十分中立的中立”和“亲俄式中立”。这其中的具体分歧和差异到底是什么?

“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安全利益和关切”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一直强调“尊重各国主权”的立场。2月8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出席欧盟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60分钟吹风会”时表示,“我们呼吁尽快举行和谈,以结束斗争,以便各方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关切都能得到重视。” 2月18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讲话时称,“为了世界更安全,我们都要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2月24日,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12点立场中的第一点就是尊重各国主权。

不过,欧洲认为这点立场仍然“暧昧不清”,看上去似乎是在批评入侵,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强调各方的安全关切。在中国立场的 “摒弃冷战思维”这点上,包含“各国的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对此,欧方表达了质疑,认为这是倾向于俄罗斯方的立场。

就在中国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同一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爱沙尼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立场文件做出了回应,称“它不是一份和平计划,而是一些原则。你得在特定的背景下来看待它,中国选择站在哪一边的背景是,中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和俄罗斯确定的无上限的友谊。”

欧盟外交政策发言人马斯拉里则称,中国的立场文件强调了联合国宪章的某些原则,但是,“中国立场将重点错放在了所谓的‘合理的安全利益和关切’上”,“模糊了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方。”

有中国政策研究学者如此剖析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中面临的局面:乌克兰的胜利与中国并不休戚相关,尽管这涉及到主权和领土完整,与此同时,中国不愿看到俄罗斯军事的失败导致政权的更替。

对俄关系

被反复提及和重点审视的还有中俄关系。傅聪大使在 “60分钟吹风会”上曾回应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当主持人谈到“我们的关切是,中国没有利用自己的能力、同俄罗斯的关系和友谊施压俄从乌克兰撤军,回到谈判桌前”时,傅聪回应道,“我们正在运用自身影响力推动和平。我们不仅同俄罗斯对话,也同乌克兰对话。我们还在同欧洲对话。”而被问到中俄关系时,傅聪回答,“中国同俄罗斯有传统友谊,我们的关系是多层面的。中俄关系不是也无需由一个议题来主导,不会将其他合理议题排除出去。我们会讨论许多其他事情。当然我相信,乌克兰问题是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在回应中国12点立场时,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称,“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发布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值得肯定的是其中明确反对使用核武器,与此同时,在我们看来,还缺乏一些重要内容如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该发言人还表示,“重要的是,中国现在直接与乌克兰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的、考虑到乌克兰合理利益的解决方案。”

3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发表政府声明时称,“我向北京传达的信息很明确:请运用你们在莫斯科的影响力,要求俄罗斯撤军,不要向俄罗斯侵略者提供武器。”

红线

在中欧关系上,于中国而言,不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欧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方的一条红线,而在俄乌局势下,欧洲的红线是什么?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兼欧委会副主席博雷利于2月20日在布鲁塞尔与各国外交部长会面时指出,“若中国向俄供应武器,将踩过一条红线。”他同时称,他已经向王毅明确表过态,后者已经保证过,中国并无此意。

就在同一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据美方掌握,中方正在考虑是否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也强调过,“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在摆明立场和红线上,欧洲一些智库学者主张,欧盟在2023年的工作重心之一应当是反复强调中国对俄罗斯的任何实质性支持将会严重影响双方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明确乌克兰为加入欧盟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释放一个的清晰而有力的信号:乌克兰属于西方一部分,并不存在 “乌克兰疲劳”问题。换句话说,乌克兰的问题就是西方的问题,反乌克兰就是反西方。有意思的是,有学者强调乌克兰局势于西方不是中国古话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乌克兰如城门,欧洲如池中鱼,欧洲在制裁俄罗斯和提供武器的行动远远超越了“池中鱼”的角色。

前外交官傅莹在参加了最近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后,为媒体撰文分享了自己的三点印象。她写道,中美关系的更“凉”,中欧需要沟通,“一位欧洲学者在与我们交流时说,无论中国怎么做,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态度都难以改变,因为让美国焦虑的不是中国在做什么,而是中国的存在本身,让欧洲焦虑的则是中国在做什么。”

中欧关系,具体到中欧经贸关系,先因为人权问题,双方互相制裁,努力多年的全面投资协议冻结,再加上新冠疫情,欧盟和欧盟国家重点审视战略性依赖,而俄乌战争再次加深了欧盟的顾虑,使其更加倾向于将进口多样化和增加供应链韧性定为对外经贸政策的主要方向。傅聪在 “60分钟吹风会”上曾释放了中方愿意重启谈判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信号,建议双方同时解除制裁。至于它的操作可行性和欧洲的意愿如何,尚不明晰。中方主张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不能挂钩,欧方并不十分认同。

傅莹文中所引用的这位学者的看法并不能覆盖所有观点。在中国表态支持欧洲的“战略自主”时,欧方会保持警惕,毕竟一边是“制度性对手”的中国,另一边则是盟友美国,尤其是在俄乌局势之下。■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乌克兰俄乌战争打到现在,是时候重新定义乌克兰的“成功”了
2023-03-07 09:39
时政

乌克兰问题上的中国立场正在如何影响中欧关系?

张冬方: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将直接影响到中欧关系的2023年走向。
张冬方

■自俄乌战争以来,对欧盟来说,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直接影响到中欧关系的2023年走向。到目前为止,中国将乌克兰局势定性为危机而非战争,和中国没有谴责俄方入侵乌克兰,是欧方最质疑的部分,也是欧方重新思考与中国关系的一大缘由。一些欧盟国家、媒体和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将中国目前的立场理解为“并不十分中立的中立”和“亲俄式中立”。这其中的具体分歧和差异到底是什么?

“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安全利益和关切”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一直强调“尊重各国主权”的立场。2月8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出席欧盟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60分钟吹风会”时表示,“我们呼吁尽快举行和谈,以结束斗争,以便各方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关切都能得到重视。” 2月18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讲话时称,“为了世界更安全,我们都要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2月24日,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12点立场中的第一点就是尊重各国主权。

不过,欧洲认为这点立场仍然“暧昧不清”,看上去似乎是在批评入侵,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强调各方的安全关切。在中国立场的 “摒弃冷战思维”这点上,包含“各国的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对此,欧方表达了质疑,认为这是倾向于俄罗斯方的立场。

就在中国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同一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爱沙尼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立场文件做出了回应,称“它不是一份和平计划,而是一些原则。你得在特定的背景下来看待它,中国选择站在哪一边的背景是,中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和俄罗斯确定的无上限的友谊。”

欧盟外交政策发言人马斯拉里则称,中国的立场文件强调了联合国宪章的某些原则,但是,“中国立场将重点错放在了所谓的‘合理的安全利益和关切’上”,“模糊了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方。”

有中国政策研究学者如此剖析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中面临的局面:乌克兰的胜利与中国并不休戚相关,尽管这涉及到主权和领土完整,与此同时,中国不愿看到俄罗斯军事的失败导致政权的更替。

对俄关系

被反复提及和重点审视的还有中俄关系。傅聪大使在 “60分钟吹风会”上曾回应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当主持人谈到“我们的关切是,中国没有利用自己的能力、同俄罗斯的关系和友谊施压俄从乌克兰撤军,回到谈判桌前”时,傅聪回应道,“我们正在运用自身影响力推动和平。我们不仅同俄罗斯对话,也同乌克兰对话。我们还在同欧洲对话。”而被问到中俄关系时,傅聪回答,“中国同俄罗斯有传统友谊,我们的关系是多层面的。中俄关系不是也无需由一个议题来主导,不会将其他合理议题排除出去。我们会讨论许多其他事情。当然我相信,乌克兰问题是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在回应中国12点立场时,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称,“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发布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值得肯定的是其中明确反对使用核武器,与此同时,在我们看来,还缺乏一些重要内容如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该发言人还表示,“重要的是,中国现在直接与乌克兰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的、考虑到乌克兰合理利益的解决方案。”

3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发表政府声明时称,“我向北京传达的信息很明确:请运用你们在莫斯科的影响力,要求俄罗斯撤军,不要向俄罗斯侵略者提供武器。”

红线

在中欧关系上,于中国而言,不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欧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方的一条红线,而在俄乌局势下,欧洲的红线是什么?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兼欧委会副主席博雷利于2月20日在布鲁塞尔与各国外交部长会面时指出,“若中国向俄供应武器,将踩过一条红线。”他同时称,他已经向王毅明确表过态,后者已经保证过,中国并无此意。

就在同一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据美方掌握,中方正在考虑是否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也强调过,“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在摆明立场和红线上,欧洲一些智库学者主张,欧盟在2023年的工作重心之一应当是反复强调中国对俄罗斯的任何实质性支持将会严重影响双方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明确乌克兰为加入欧盟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释放一个的清晰而有力的信号:乌克兰属于西方一部分,并不存在 “乌克兰疲劳”问题。换句话说,乌克兰的问题就是西方的问题,反乌克兰就是反西方。有意思的是,有学者强调乌克兰局势于西方不是中国古话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乌克兰如城门,欧洲如池中鱼,欧洲在制裁俄罗斯和提供武器的行动远远超越了“池中鱼”的角色。

前外交官傅莹在参加了最近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后,为媒体撰文分享了自己的三点印象。她写道,中美关系的更“凉”,中欧需要沟通,“一位欧洲学者在与我们交流时说,无论中国怎么做,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态度都难以改变,因为让美国焦虑的不是中国在做什么,而是中国的存在本身,让欧洲焦虑的则是中国在做什么。”

中欧关系,具体到中欧经贸关系,先因为人权问题,双方互相制裁,努力多年的全面投资协议冻结,再加上新冠疫情,欧盟和欧盟国家重点审视战略性依赖,而俄乌战争再次加深了欧盟的顾虑,使其更加倾向于将进口多样化和增加供应链韧性定为对外经贸政策的主要方向。傅聪在 “60分钟吹风会”上曾释放了中方愿意重启谈判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信号,建议双方同时解除制裁。至于它的操作可行性和欧洲的意愿如何,尚不明晰。中方主张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不能挂钩,欧方并不十分认同。

傅莹文中所引用的这位学者的看法并不能覆盖所有观点。在中国表态支持欧洲的“战略自主”时,欧方会保持警惕,毕竟一边是“制度性对手”的中国,另一边则是盟友美国,尤其是在俄乌局势之下。■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