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宽松”,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
曹辛
■随着本周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苏黎世会晤,中美关系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同时,彭博社和中国商务部均介绍了2022年中美贸易的惊人增长。而上述这一切都是在去年中美围绕台海、南海、高科技以及美国动员盟国遏制中国等一系列冲突背景下发生的。
这一切说明:中美斗争不能阻止中美经济联系的密切交往;同时,美国对华斗争的目标,也主要集中为保持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而已,这是一切的核心。
中美斗争难阻经济合作
本周中国官方和国际媒体透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说明:除非中美间发生战争,否则中美经济联系已经不可能因为中美博弈而被切割,而且这种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强韧和稳定,客观上谁都无法丢弃。
美国彭博社本周的报道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这显示尽管美方频频发表中国威胁论,以及外界对中美经济可能脱钩感到担忧,但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强韧。
彭博社的根据是:美国截至11月的官方数据预示,到2月7日最终报告出炉时,2022年中美之间的进出口总和将创下历史新高,或至少非常接近破纪录。而北京刚刚发布了它的全年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额创纪录,达到约7600亿美元。
新华社公布的2022年中美贸易的数据是7556亿美元,这是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正式数据。
彭博社的评论说:在美国两党一致主张对华强硬之际,这样的贸易数字仍属惊人。这些数据说明,即使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前进,中方也在尽力抗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两个经济体交织的程度依然很深。
该机构还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它引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多拉尔的话说:中美在打科技战的同时,仍可保持非常稳固的贸易关系。“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基础,这是企业都想要的,这使它们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彭博社认为:中方也很可能有类似盘算,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而这是中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稳定的关键。
至于美国全力阻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半导体科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中美技术霸权之争对贸易的影响问题,彭博社引述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默里•希尔集团的合伙人伯恩斯的分析说:这未必会导致更大的贸易裂痕,因为两国有不同的目标——美国寻求的是技术领导地位,中国要的是技术自主权。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能未必完整,因为中国在当前不掌握世界一流高科技的背景下,当然需要技术自主权,但世界上任何一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技术领导地位,尤其是大国。
最后的结论就是:彭博社引用美国智库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怀恩的观点说,虽然有关脱钩的口舌之争沸沸扬扬,但中美会发现,“就算不是不可能,它们也很难完全切断彼此的经济联系”。
同时,刘鹤和耶伦在苏黎世的会晤也非常引人关注。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以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报道里还有一条信息是:中方欢迎耶伦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这和美国国务卿即将来华访问密切相关,这表明中美的博弈关系是朝着可控方向发展的。
同时,美联社的报道说,耶伦在记者面前的开场白中告诉刘鹤:“虽然我们存在分歧,我们将直接传达,但我们不应该允许误解,尤其是那些来自缺乏沟通的误解,不必要地恶化我们的双边经济和金融关系。”刘鹤则说:他准备共同努力,寻求中美共同点。他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对话和交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会议报告说,双方同意,美国和中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上进行更多合作,并将努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转型”。该报告还证实:耶伦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并欢迎其同行前往美国。
美联社认为:此事表明,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评论说: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并可能在明年出现衰退的背景下,美国对两国博弈关系的上述处理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一般贸易和经济关系与政治、技术领导地位分开,中国也持同一立场,这对两国和世界经济,都是正面的;同时也能使两国政治博弈可控。
部分国家内心复杂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这种边合作、边斗争的博弈模式,部分国家内心复杂,并利用媒体宣传这种模式的负面性,以期影响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针对近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美国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上述模式命名为“选择性合作”的普遍模式。他说:“一方面,美国人对中国施压,恐吓,不惜任何借口干涉一切可能的事情。这自然造成了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不仅仅是因为台湾,还有美日防务合作的新动向,以及美国在韩国影响力的增加,还有‘奥库斯联盟’(AUKUS)。后者带来很大问题,中国自然不能不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但美方向来回避这些问题。它同时建议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在美国看来,这种模式绝对是理想的,就是可以对对方采取任何措施,而且还有军事合作机制,借此探查究竟,以确保向对方施压。而中国不会让局势演变成军事危机。这让美国有了一种绝对逍遥法外的感觉,并拥有了对华施压的工具。”
罗曼诺夫最后直接挑明:只有中方自己才能回答它是否准备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进行这种合作模式,“然而无论如何,美国人的遏华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至此,他的动机已经显而易见。
就官方的俄罗斯科学院来说,面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和和俄美关系,它有上述复杂的想法和心态很自然。但它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与美国是边合作、同时还在与之斗争的。中国这种策略是有着理论基础和深远传统的,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有斗争、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统一战线策略,而且,这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都是积极、正面的。■
这一切说明:中美斗争不能阻止中美经济联系的密切交往;同时,美国对华斗争的目标,也主要集中为保持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而已,这是一切的核心。
中美斗争难阻经济合作
本周中国官方和国际媒体透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说明:除非中美间发生战争,否则中美经济联系已经不可能因为中美博弈而被切割,而且这种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强韧和稳定,客观上谁都无法丢弃。
美国彭博社本周的报道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这显示尽管美方频频发表中国威胁论,以及外界对中美经济可能脱钩感到担忧,但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强韧。
彭博社的根据是:美国截至11月的官方数据预示,到2月7日最终报告出炉时,2022年中美之间的进出口总和将创下历史新高,或至少非常接近破纪录。而北京刚刚发布了它的全年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额创纪录,达到约7600亿美元。
新华社公布的2022年中美贸易的数据是7556亿美元,这是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正式数据。
彭博社的评论说:在美国两党一致主张对华强硬之际,这样的贸易数字仍属惊人。这些数据说明,即使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前进,中方也在尽力抗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两个经济体交织的程度依然很深。
该机构还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它引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多拉尔的话说:中美在打科技战的同时,仍可保持非常稳固的贸易关系。“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基础,这是企业都想要的,这使它们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彭博社认为:中方也很可能有类似盘算,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而这是中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稳定的关键。
至于美国全力阻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半导体科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中美技术霸权之争对贸易的影响问题,彭博社引述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默里•希尔集团的合伙人伯恩斯的分析说:这未必会导致更大的贸易裂痕,因为两国有不同的目标——美国寻求的是技术领导地位,中国要的是技术自主权。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能未必完整,因为中国在当前不掌握世界一流高科技的背景下,当然需要技术自主权,但世界上任何一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技术领导地位,尤其是大国。
最后的结论就是:彭博社引用美国智库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怀恩的观点说,虽然有关脱钩的口舌之争沸沸扬扬,但中美会发现,“就算不是不可能,它们也很难完全切断彼此的经济联系”。
同时,刘鹤和耶伦在苏黎世的会晤也非常引人关注。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以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报道里还有一条信息是:中方欢迎耶伦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这和美国国务卿即将来华访问密切相关,这表明中美的博弈关系是朝着可控方向发展的。
同时,美联社的报道说,耶伦在记者面前的开场白中告诉刘鹤:“虽然我们存在分歧,我们将直接传达,但我们不应该允许误解,尤其是那些来自缺乏沟通的误解,不必要地恶化我们的双边经济和金融关系。”刘鹤则说:他准备共同努力,寻求中美共同点。他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对话和交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会议报告说,双方同意,美国和中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上进行更多合作,并将努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转型”。该报告还证实:耶伦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并欢迎其同行前往美国。
美联社认为:此事表明,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评论说: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并可能在明年出现衰退的背景下,美国对两国博弈关系的上述处理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一般贸易和经济关系与政治、技术领导地位分开,中国也持同一立场,这对两国和世界经济,都是正面的;同时也能使两国政治博弈可控。
部分国家内心复杂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这种边合作、边斗争的博弈模式,部分国家内心复杂,并利用媒体宣传这种模式的负面性,以期影响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针对近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美国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上述模式命名为“选择性合作”的普遍模式。他说:“一方面,美国人对中国施压,恐吓,不惜任何借口干涉一切可能的事情。这自然造成了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不仅仅是因为台湾,还有美日防务合作的新动向,以及美国在韩国影响力的增加,还有‘奥库斯联盟’(AUKUS)。后者带来很大问题,中国自然不能不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但美方向来回避这些问题。它同时建议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在美国看来,这种模式绝对是理想的,就是可以对对方采取任何措施,而且还有军事合作机制,借此探查究竟,以确保向对方施压。而中国不会让局势演变成军事危机。这让美国有了一种绝对逍遥法外的感觉,并拥有了对华施压的工具。”
罗曼诺夫最后直接挑明:只有中方自己才能回答它是否准备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进行这种合作模式,“然而无论如何,美国人的遏华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至此,他的动机已经显而易见。
就官方的俄罗斯科学院来说,面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和和俄美关系,它有上述复杂的想法和心态很自然。但它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与美国是边合作、同时还在与之斗争的。中国这种策略是有着理论基础和深远传统的,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有斗争、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统一战线策略,而且,这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都是积极、正面的。■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曹辛
■随着本周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苏黎世会晤,中美关系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同时,彭博社和中国商务部均介绍了2022年中美贸易的惊人增长。而上述这一切都是在去年中美围绕台海、南海、高科技以及美国动员盟国遏制中国等一系列冲突背景下发生的。
这一切说明:中美斗争不能阻止中美经济联系的密切交往;同时,美国对华斗争的目标,也主要集中为保持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而已,这是一切的核心。
中美斗争难阻经济合作
本周中国官方和国际媒体透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说明:除非中美间发生战争,否则中美经济联系已经不可能因为中美博弈而被切割,而且这种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强韧和稳定,客观上谁都无法丢弃。
美国彭博社本周的报道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这显示尽管美方频频发表中国威胁论,以及外界对中美经济可能脱钩感到担忧,但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强韧。
彭博社的根据是:美国截至11月的官方数据预示,到2月7日最终报告出炉时,2022年中美之间的进出口总和将创下历史新高,或至少非常接近破纪录。而北京刚刚发布了它的全年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额创纪录,达到约7600亿美元。
新华社公布的2022年中美贸易的数据是7556亿美元,这是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正式数据。
彭博社的评论说:在美国两党一致主张对华强硬之际,这样的贸易数字仍属惊人。这些数据说明,即使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前进,中方也在尽力抗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两个经济体交织的程度依然很深。
该机构还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它引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多拉尔的话说:中美在打科技战的同时,仍可保持非常稳固的贸易关系。“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基础,这是企业都想要的,这使它们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彭博社认为:中方也很可能有类似盘算,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而这是中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稳定的关键。
至于美国全力阻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半导体科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中美技术霸权之争对贸易的影响问题,彭博社引述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默里•希尔集团的合伙人伯恩斯的分析说:这未必会导致更大的贸易裂痕,因为两国有不同的目标——美国寻求的是技术领导地位,中国要的是技术自主权。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能未必完整,因为中国在当前不掌握世界一流高科技的背景下,当然需要技术自主权,但世界上任何一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技术领导地位,尤其是大国。
最后的结论就是:彭博社引用美国智库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怀恩的观点说,虽然有关脱钩的口舌之争沸沸扬扬,但中美会发现,“就算不是不可能,它们也很难完全切断彼此的经济联系”。
同时,刘鹤和耶伦在苏黎世的会晤也非常引人关注。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以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报道里还有一条信息是:中方欢迎耶伦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这和美国国务卿即将来华访问密切相关,这表明中美的博弈关系是朝着可控方向发展的。
同时,美联社的报道说,耶伦在记者面前的开场白中告诉刘鹤:“虽然我们存在分歧,我们将直接传达,但我们不应该允许误解,尤其是那些来自缺乏沟通的误解,不必要地恶化我们的双边经济和金融关系。”刘鹤则说:他准备共同努力,寻求中美共同点。他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对话和交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会议报告说,双方同意,美国和中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上进行更多合作,并将努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转型”。该报告还证实:耶伦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并欢迎其同行前往美国。
美联社认为:此事表明,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评论说: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并可能在明年出现衰退的背景下,美国对两国博弈关系的上述处理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一般贸易和经济关系与政治、技术领导地位分开,中国也持同一立场,这对两国和世界经济,都是正面的;同时也能使两国政治博弈可控。
部分国家内心复杂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这种边合作、边斗争的博弈模式,部分国家内心复杂,并利用媒体宣传这种模式的负面性,以期影响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针对近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美国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上述模式命名为“选择性合作”的普遍模式。他说:“一方面,美国人对中国施压,恐吓,不惜任何借口干涉一切可能的事情。这自然造成了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不仅仅是因为台湾,还有美日防务合作的新动向,以及美国在韩国影响力的增加,还有‘奥库斯联盟’(AUKUS)。后者带来很大问题,中国自然不能不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但美方向来回避这些问题。它同时建议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在美国看来,这种模式绝对是理想的,就是可以对对方采取任何措施,而且还有军事合作机制,借此探查究竟,以确保向对方施压。而中国不会让局势演变成军事危机。这让美国有了一种绝对逍遥法外的感觉,并拥有了对华施压的工具。”
罗曼诺夫最后直接挑明:只有中方自己才能回答它是否准备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进行这种合作模式,“然而无论如何,美国人的遏华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至此,他的动机已经显而易见。
就官方的俄罗斯科学院来说,面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和和俄美关系,它有上述复杂的想法和心态很自然。但它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与美国是边合作、同时还在与之斗争的。中国这种策略是有着理论基础和深远传统的,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有斗争、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统一战线策略,而且,这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都是积极、正面的。■
这一切说明:中美斗争不能阻止中美经济联系的密切交往;同时,美国对华斗争的目标,也主要集中为保持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而已,这是一切的核心。
中美斗争难阻经济合作
本周中国官方和国际媒体透露出来的一系列事实说明:除非中美间发生战争,否则中美经济联系已经不可能因为中美博弈而被切割,而且这种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强韧和稳定,客观上谁都无法丢弃。
美国彭博社本周的报道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这显示尽管美方频频发表中国威胁论,以及外界对中美经济可能脱钩感到担忧,但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强韧。
彭博社的根据是:美国截至11月的官方数据预示,到2月7日最终报告出炉时,2022年中美之间的进出口总和将创下历史新高,或至少非常接近破纪录。而北京刚刚发布了它的全年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额创纪录,达到约7600亿美元。
新华社公布的2022年中美贸易的数据是7556亿美元,这是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正式数据。
彭博社的评论说:在美国两党一致主张对华强硬之际,这样的贸易数字仍属惊人。这些数据说明,即使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前进,中方也在尽力抗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两个经济体交织的程度依然很深。
该机构还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它引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多拉尔的话说:中美在打科技战的同时,仍可保持非常稳固的贸易关系。“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基础,这是企业都想要的,这使它们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彭博社认为:中方也很可能有类似盘算,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而这是中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稳定的关键。
至于美国全力阻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半导体科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中美技术霸权之争对贸易的影响问题,彭博社引述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默里•希尔集团的合伙人伯恩斯的分析说:这未必会导致更大的贸易裂痕,因为两国有不同的目标——美国寻求的是技术领导地位,中国要的是技术自主权。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能未必完整,因为中国在当前不掌握世界一流高科技的背景下,当然需要技术自主权,但世界上任何一国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技术领导地位,尤其是大国。
最后的结论就是:彭博社引用美国智库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怀恩的观点说,虽然有关脱钩的口舌之争沸沸扬扬,但中美会发现,“就算不是不可能,它们也很难完全切断彼此的经济联系”。
同时,刘鹤和耶伦在苏黎世的会晤也非常引人关注。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以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报道里还有一条信息是:中方欢迎耶伦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这和美国国务卿即将来华访问密切相关,这表明中美的博弈关系是朝着可控方向发展的。
同时,美联社的报道说,耶伦在记者面前的开场白中告诉刘鹤:“虽然我们存在分歧,我们将直接传达,但我们不应该允许误解,尤其是那些来自缺乏沟通的误解,不必要地恶化我们的双边经济和金融关系。”刘鹤则说:他准备共同努力,寻求中美共同点。他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对话和交流。”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会议报告说,双方同意,美国和中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上进行更多合作,并将努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转型”。该报告还证实:耶伦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并欢迎其同行前往美国。
美联社认为:此事表明,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评论说:尽管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升温,但双方仍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并可能在明年出现衰退的背景下,美国对两国博弈关系的上述处理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一般贸易和经济关系与政治、技术领导地位分开,中国也持同一立场,这对两国和世界经济,都是正面的;同时也能使两国政治博弈可控。
部分国家内心复杂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这种边合作、边斗争的博弈模式,部分国家内心复杂,并利用媒体宣传这种模式的负面性,以期影响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针对近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美国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上述模式命名为“选择性合作”的普遍模式。他说:“一方面,美国人对中国施压,恐吓,不惜任何借口干涉一切可能的事情。这自然造成了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不仅仅是因为台湾,还有美日防务合作的新动向,以及美国在韩国影响力的增加,还有‘奥库斯联盟’(AUKUS)。后者带来很大问题,中国自然不能不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但美方向来回避这些问题。它同时建议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在美国看来,这种模式绝对是理想的,就是可以对对方采取任何措施,而且还有军事合作机制,借此探查究竟,以确保向对方施压。而中国不会让局势演变成军事危机。这让美国有了一种绝对逍遥法外的感觉,并拥有了对华施压的工具。”
罗曼诺夫最后直接挑明:只有中方自己才能回答它是否准备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进行这种合作模式,“然而无论如何,美国人的遏华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至此,他的动机已经显而易见。
就官方的俄罗斯科学院来说,面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和和俄美关系,它有上述复杂的想法和心态很自然。但它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与美国是边合作、同时还在与之斗争的。中国这种策略是有着理论基础和深远传统的,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有斗争、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统一战线策略,而且,这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都是积极、正面的。■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