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1-10 08:24
社会与生活

教育:2023,育儿需要一点“松弛感”

徐海娜: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承我们的这种紧张感,就需要在育儿生活中打造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育儿为人父母,手持权杖
徐海娜

■很多人说,过去的2022年,是紧张的一年,因为疫情和种种不如意而让人有一种情绪上、心理上的紧张感。现在,我们终于迈入2023年了,好像一切都在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奥密克戎感染速度快,年长者等高危群体仍令人担忧。那么这时候来谈“松弛感”是否合适呢?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根橡皮筋拉得太紧就会断掉,人的精神状态也一样,我们确实需要一点“松弛感”来重建我们的心理韧性,才能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在面对下一代的时候,尤其是在育儿中。

松弛感,是从容不迫有韧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松弛感”来形容一种状态,是遇事不慌,是从容不迫。对应在心理状态上,我觉得用具有“韧性”(Resilience)一词来形容更加贴切。这种心理韧性是指,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迅速恢复和重新振作。

去年9月,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目睹另一家人出行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全程“松弛”的事件,让“松弛感”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那时大概是一个小孩的证件过期,妈妈只好陪小孩留下,其他家人则继续登机。但是行李挂在妈妈名下,于是行李被退回。但是那一家人完全没有紧张和沮丧,仍然有说有笑,从容不迫处理了突发情况。目睹这一事件全程的人坐在这家人旁边,看到这家人继续旅行,只谈论了一下到达目的地是否先要去买点生活用品,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他/她感慨道:“不知道为什么竟有点想哭。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前不久,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个视频片段,内容是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拿着一杯水前往自己的小饭桌,可惜中途不小心把水杯打了。这时候孩子不慌不忙地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清洁,然后又拿了一杯水,告诉自己这次要拿好,最终成功地放到小饭桌上。网友评论说这个就是“松弛感”的体现,可见背后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松弛”的状态。我们羡慕这种松弛的状态,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凡事都太紧张了。这种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让我们反而失去了心理上的韧性,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容易崩溃。

那么我们那种紧张的状态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打翻水杯,无论大人会不会真的责骂我们,我们是不是都很害怕?我们在家里、在学校,是不是都很害怕犯错?我们是不是通过撒谎或者试图撒谎来掩饰我们的过错?我们是不是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努力为自己开释?我们是不是都太过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是不是都很擅长评价他人,多过理解他人?当我们想通了这些问题,就自然知道自己的紧张感是怎么来的。那么,如果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承我们的这种紧张感,我们就需要在育儿生活中真正地引进一种“松弛感”,打造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这种“松弛感”,这种心理韧性的基础是内心的“安全感”。台湾有位临床心理学家陈品皓曾在他的一本名为《心理韧性》的书中,针对父母们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点的迷思,提出一个“心理起跑点”的概念。他说,“心理起跑点”的核心就是“安全感”和“自信”。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内在,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只有相信人与人的关系是安全的,对人能够给予稳定的信任,在这种条件下,才容易发展出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办法进行一些良好的互动。而我们做父母和做老师的,有没有在这些方面去努力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自信”,陈品皓说,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没有“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有没有“自我效能”。他说,“自我价值指的是看重自己的程度,判断‘我’这个人有没有价值;自我效能则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情的程度,例如我要考试,我相信自己能考好的程度; 我要上台演讲,我相信自己能表现好的程度。自我价值跟自我效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孩子看待自己、看重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核心。”

自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包括我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以及我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的程度。一个人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才能在困难和挫折发生时,表现得从容不迫;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式去化解自己的压力。我们也不妨从“安全感”和“自信”这两个方面去打造孩子的心理韧性,这也同时要求作为大人的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冷静和克制,能够多去理解,少去批判。

此外,要打造“松弛感”,我们对情绪的接纳也很重要。当孩子出现某一种情绪,例如还是打碎了杯子,这种事情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孩子肯定会有相应的情绪,或者害怕,或者沮丧等等。我们要在事情发生时候就让孩子明白,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让人有这样的情绪?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地说出来,我们不妨替他说出来。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任何一种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情绪都非常重要,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意义,能给予我们不同的体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打造安全感的重要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指导孩子在表达完情绪后该怎么善后,孩子才会真正从挫折中学习到如何自信地、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大大小小的不如意。

马来西亚有位心理学家林文采也曾提出过一个“心理营养”的概念,林文采认为就像我们给孩子提供物质营养一样,我们也需要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这包括爱的能力、独立自主、价值感、安全感等。

当一个人内心深处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的时候,就容易表现得从容不迫有韧性,也就是我们说的那种“松弛感”。

育儿的松弛感,需要我们更加谦卑

我们在育儿生活中的紧张感,很多时候也来源于孩子们的“不听话”,孩子们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做事。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期望明明已经降到很低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做不到?我们就会忍不住要责备、嫌弃、打骂,忍不住要唠唠叨叨,表现得苦口婆心、郁郁不得志。

最近,新加坡一位长期从事早期教育教师培训的黄仿女士在她最新出版的书中就这样提醒我们——我们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什么?她说:“孩子需要做他该做的事,孩子需要爱和被爱,孩子需要学习独立生活,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周围的环境互动,孩子需要认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点。如果孩子的这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一定会很气馁,成年人怎么责备他,都是南辕北辙。”

她说,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在孩子面前保持谦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她说看到了太多在成年人的强权下,没有得到应有空间去成长的孩子,最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的道路,跟无数没有个性的个体,去竞争仅有的一些生存空间,心里感到痛不欲生的事例。

在黄仿的这本《构建更好的童年》一书中有一篇短文,名为“我们有权利论断孩子吗?”文中说,我们成年人容易活在某种定式中,觉得孩子应该怎样才是好的。可是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知数。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们的全部处境吗?我们真的知道孩子们为什么有不良的行为吗?我们真的知道是孩子的错,还是他们年幼无知,能力不足,或者是成年人的不良态度和示范的影响?人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出发对他人的批评,哪怕都是善意的,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平。所以她提醒身为幼儿教师的人要时刻警醒,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老师们不需要时刻在课堂里做“判官”。虽然她的一番话都是针对幼儿教师说的,但我看完之后,觉得在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做父母也不需要时刻做“判官”。

黄仿她还引用《圣经》创世纪里面的神话故事来说明,神对自以为知道善恶的人是极其厌恶的,这样的人类一旦吃了生命树上的果实,就成了不可救药、永恒的灾难。

日本有位著名的绘本作家,长新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再怎么拥有革新思想的人,当了家长后就变得保守了。”这是事实,却也是需要我们站高一点来审视的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谁不想给予孩子最好的、最有用的东西?但是面对变幻不测的未来,什么东西才是真正最好、最有用的呢?不如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或者打造“心理起跑点”吧!让孩子在面对一切不如意的时候都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来面对未来的挑战,让孩子持续拥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这大概就是我们来谈育儿中的“松弛感”的意义。■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育儿为人父母,手持权杖
2023-01-10 08:24
社会与生活

教育:2023,育儿需要一点“松弛感”

徐海娜: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承我们的这种紧张感,就需要在育儿生活中打造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徐海娜

■很多人说,过去的2022年,是紧张的一年,因为疫情和种种不如意而让人有一种情绪上、心理上的紧张感。现在,我们终于迈入2023年了,好像一切都在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奥密克戎感染速度快,年长者等高危群体仍令人担忧。那么这时候来谈“松弛感”是否合适呢?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根橡皮筋拉得太紧就会断掉,人的精神状态也一样,我们确实需要一点“松弛感”来重建我们的心理韧性,才能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在面对下一代的时候,尤其是在育儿中。

松弛感,是从容不迫有韧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松弛感”来形容一种状态,是遇事不慌,是从容不迫。对应在心理状态上,我觉得用具有“韧性”(Resilience)一词来形容更加贴切。这种心理韧性是指,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迅速恢复和重新振作。

去年9月,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目睹另一家人出行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全程“松弛”的事件,让“松弛感”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那时大概是一个小孩的证件过期,妈妈只好陪小孩留下,其他家人则继续登机。但是行李挂在妈妈名下,于是行李被退回。但是那一家人完全没有紧张和沮丧,仍然有说有笑,从容不迫处理了突发情况。目睹这一事件全程的人坐在这家人旁边,看到这家人继续旅行,只谈论了一下到达目的地是否先要去买点生活用品,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他/她感慨道:“不知道为什么竟有点想哭。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前不久,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个视频片段,内容是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拿着一杯水前往自己的小饭桌,可惜中途不小心把水杯打了。这时候孩子不慌不忙地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清洁,然后又拿了一杯水,告诉自己这次要拿好,最终成功地放到小饭桌上。网友评论说这个就是“松弛感”的体现,可见背后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松弛”的状态。我们羡慕这种松弛的状态,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凡事都太紧张了。这种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让我们反而失去了心理上的韧性,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容易崩溃。

那么我们那种紧张的状态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打翻水杯,无论大人会不会真的责骂我们,我们是不是都很害怕?我们在家里、在学校,是不是都很害怕犯错?我们是不是通过撒谎或者试图撒谎来掩饰我们的过错?我们是不是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努力为自己开释?我们是不是都太过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是不是都很擅长评价他人,多过理解他人?当我们想通了这些问题,就自然知道自己的紧张感是怎么来的。那么,如果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承我们的这种紧张感,我们就需要在育儿生活中真正地引进一种“松弛感”,打造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这种“松弛感”,这种心理韧性的基础是内心的“安全感”。台湾有位临床心理学家陈品皓曾在他的一本名为《心理韧性》的书中,针对父母们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点的迷思,提出一个“心理起跑点”的概念。他说,“心理起跑点”的核心就是“安全感”和“自信”。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内在,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只有相信人与人的关系是安全的,对人能够给予稳定的信任,在这种条件下,才容易发展出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办法进行一些良好的互动。而我们做父母和做老师的,有没有在这些方面去努力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自信”,陈品皓说,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没有“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有没有“自我效能”。他说,“自我价值指的是看重自己的程度,判断‘我’这个人有没有价值;自我效能则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情的程度,例如我要考试,我相信自己能考好的程度; 我要上台演讲,我相信自己能表现好的程度。自我价值跟自我效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孩子看待自己、看重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核心。”

自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包括我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以及我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的程度。一个人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才能在困难和挫折发生时,表现得从容不迫;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式去化解自己的压力。我们也不妨从“安全感”和“自信”这两个方面去打造孩子的心理韧性,这也同时要求作为大人的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冷静和克制,能够多去理解,少去批判。

此外,要打造“松弛感”,我们对情绪的接纳也很重要。当孩子出现某一种情绪,例如还是打碎了杯子,这种事情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孩子肯定会有相应的情绪,或者害怕,或者沮丧等等。我们要在事情发生时候就让孩子明白,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让人有这样的情绪?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地说出来,我们不妨替他说出来。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任何一种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情绪都非常重要,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意义,能给予我们不同的体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打造安全感的重要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指导孩子在表达完情绪后该怎么善后,孩子才会真正从挫折中学习到如何自信地、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大大小小的不如意。

马来西亚有位心理学家林文采也曾提出过一个“心理营养”的概念,林文采认为就像我们给孩子提供物质营养一样,我们也需要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这包括爱的能力、独立自主、价值感、安全感等。

当一个人内心深处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的时候,就容易表现得从容不迫有韧性,也就是我们说的那种“松弛感”。

育儿的松弛感,需要我们更加谦卑

我们在育儿生活中的紧张感,很多时候也来源于孩子们的“不听话”,孩子们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做事。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期望明明已经降到很低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做不到?我们就会忍不住要责备、嫌弃、打骂,忍不住要唠唠叨叨,表现得苦口婆心、郁郁不得志。

最近,新加坡一位长期从事早期教育教师培训的黄仿女士在她最新出版的书中就这样提醒我们——我们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什么?她说:“孩子需要做他该做的事,孩子需要爱和被爱,孩子需要学习独立生活,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周围的环境互动,孩子需要认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点。如果孩子的这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一定会很气馁,成年人怎么责备他,都是南辕北辙。”

她说,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在孩子面前保持谦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她说看到了太多在成年人的强权下,没有得到应有空间去成长的孩子,最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的道路,跟无数没有个性的个体,去竞争仅有的一些生存空间,心里感到痛不欲生的事例。

在黄仿的这本《构建更好的童年》一书中有一篇短文,名为“我们有权利论断孩子吗?”文中说,我们成年人容易活在某种定式中,觉得孩子应该怎样才是好的。可是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知数。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们的全部处境吗?我们真的知道孩子们为什么有不良的行为吗?我们真的知道是孩子的错,还是他们年幼无知,能力不足,或者是成年人的不良态度和示范的影响?人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出发对他人的批评,哪怕都是善意的,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平。所以她提醒身为幼儿教师的人要时刻警醒,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全部的事实。老师们不需要时刻在课堂里做“判官”。虽然她的一番话都是针对幼儿教师说的,但我看完之后,觉得在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做父母也不需要时刻做“判官”。

黄仿她还引用《圣经》创世纪里面的神话故事来说明,神对自以为知道善恶的人是极其厌恶的,这样的人类一旦吃了生命树上的果实,就成了不可救药、永恒的灾难。

日本有位著名的绘本作家,长新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再怎么拥有革新思想的人,当了家长后就变得保守了。”这是事实,却也是需要我们站高一点来审视的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谁不想给予孩子最好的、最有用的东西?但是面对变幻不测的未来,什么东西才是真正最好、最有用的呢?不如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或者打造“心理起跑点”吧!让孩子在面对一切不如意的时候都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来面对未来的挑战,让孩子持续拥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这大概就是我们来谈育儿中的“松弛感”的意义。■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