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1-04 15:51
社会与生活

中国抗疫向阳而生?

叶胜舟:少数人从容、多数人惊慌;少数人尊严,多数人卑微。这是我们希望持续的生活吗?这个国度难道不能多善待勤劳纯朴的民众吗?
经济女性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叶胜舟

■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的天问,不管14.1亿中国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2022年12月都得面对。

全民皆阳,为国早阳,应阳尽阳。

笔者哪天中招、怎么中招不清楚,发作是12月24日晚,勉强完成长篇《2022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拙作,已经感觉头疼畏寒,比平常休息更早。次日凌晨2点40左右高烧热醒,没有如以往猪一样一觉到天亮。25日做了次核酸,结果一直显示“检测中”;26日抗原阳性,再做了一次核酸,确诊阳性。

至12月31日,大家庭16人,已阳14人。一同事告知他的大家庭18人,已阳17人。周围三四口的小家庭,很多是整建制被“团灭”。人人度劫,在劫难逃。

笔者已是幸运,症状温和,发烧一晚,25日头疼乏力,下午睡了4小时、晚上再睡11小时,未服药。26日精力体力明显恢复,慢慢花了两天写出长篇《2022年国际时政大事盘点》,现在偶尔有些咳嗽鼻涕,9天之后核酸依然阳性。不少朋友没这么幸运,发烧一周、咳嗽一周、疼痛一周皆有之。

一位朋友说,她是转阴了,但咳得五脏六腑都快出来了,十天没好,体力明显不支,去超市拿不动720克水饺,原来可以一人拎桶装水;另一位朋友说,他高烧四天,去了半条命;还有的朋友说躺床上五天,叠加支气管炎,好转得很缓慢,出生以来从未遭过这样的大罪。

中青年再痛苦,还能咬着牙硬扛,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就没这么幸运。有朋友的父亲血氧降到82,神志意识有些不清了,非常危险,连夜去三甲医院。有些老人扛不住就去世了,在朋友圈看到多例。

医疗资源挤兑不可避免,一边是发热急诊病人剧增,一边是医务人员中招剧减。有位朋友是三甲医院护士长,12月末病房只剩还阴着的她和另一阳康的护士苦撑,一人穿上大白值班24小时,才能轮换。有的病号上午10点到三甲医院,晚上8点才挂到水,整整十个小时,没有足够体力真拖不起。这还是在上海,医疗资源更薄弱的农村地区可想而知。

唯健康与真情为要,其他皆空,经此劫难,多年前这个感悟更深,患难之中也是亲友们互助。12月7日,笔者第三次去医务室,终于买到两盒百服咛,一盒当天寄给无药的朋友,另一盒九天后送给已发烧、无药的朋友。成都的好友老妈已经发烧,买不到抗原检测,去医院检测核酸排队太长,向我求助,马上寄出。

一位好兄弟知道我把退烧药都送人了,不声不响拼手速从互联网药店抢购到一盒退烧药快递过来,还有本地、广州几位朋友知晓我无药,也都要我提供地址快递过来,还好已经退烧。老家亲人们没有买到退烧药,尤其担忧年长的父母,有热心师妹知晓后,直接将布洛芬快递给家人救急。

这是笔者和朋友们最近两周的部分经历。抗疫三年,第一波疫情海啸会以这种方式奇袭中国民众,别说三年前,三个月前也几乎没有人会料想到,普遍准备不足,普遍灰头土脸。

全国情况怎样呢?阳性统计数据成为一个笑话,自己都不好意思发布了,实际上从11月17日开始就已经失真,只是12月7日开始严重失真。

有几个省市很有勇气,实事求是,虽然不能精确地报告阳性人数,但通过问卷调查或模型预测,公布了更靠谱的本地数据。例如,每日新增阳性青岛12月23日报告49万-53万,东莞12月23日报告25万-30万,浙江12月25日报告100万、达峰后200万。

感染率浙江衢州12月23日报告已达30-35%;四川12月25日报告已达63.52%;海南12月30日报告已达50%;北京上海没有正式公布,但笔者从朋友圈观察,至12月末不会低于80%。

北京、上海的感染高峰均已过,现在处于重症高峰。这波疫情迅速达峰出乎很多“砖家”预测,还想当然凭经验以为第一波慢悠悠只有约30%感染率,那位知名度颇高的首席“砖家”还预言什么“一波三峰”。真是严重脱离实际的书生之见,笔者就不以为然。

Omicron毒株传播力强,R0值高达18,由于前三针接种时间长,群体免疫屏障几乎不存在。由于全国大学生提前放假、务工者提前返乡,实质2023年春运在12月中旬提前开启,病毒迅速全国扩散。除了交通偏僻、地广人稀的山区边区,哪里需要等春运后才出现全国的感染高峰?

中国CDC和多地CDC对疫情研判都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一直认为农村地区疫情还未爆发,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担忧春运期间才爆发。笔者对此强烈保留,老家县城亲人告知周围90%已阳,如今几乎阳康,不少人开始忙着摆酒请客。

多位朋友老家、媒体报道的农村地区早已大面积爆发。只是因为农村地区老人孩子较多,话语权较少,通过手机或电脑参加问卷调查较少,没有城里人、有知识的人这么会叫,所以在感染数据上没有真实体现出来。

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不难,只需要对农村地区老人孩子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抗体即可。中国还处于第一波疫情,此时抗体阳性,几乎都是最近感染。这意味着各省仅靠问卷调查统计的平均感染率明显偏低,可以与抗体检测得出的感染率交叉印证后修正提升。

中国12月7日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疫情高峰,有南北差别、城乡差别。上海比北京慢了一周左右,南方比北方慢了一周左右,农村比城市慢了一周左右,但都在12月从一二线和省会城市迅速向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扩散。以地级市为单位,都在10天左右达到感染高峰,持续10天左右;感染高峰10天左右出现重症高峰;重症高峰同步出现死亡高峰。

涉及新冠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两个数据是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中国定义了一个特别的“无症状感染”,第七、八、九版防控方案并未实质修改,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2022年春上海封城,大量市民新冠病毒感染后有发烧、咳嗽等明显症状,不符合官方定义,仍然统计为无症状感染,人为压低确诊病例。

上海封城时,突然从2022年4月17日开始公布死亡病例,并将2月26日以来的死亡病例都公布,至6月初累计报告588例,期间上海官方报告阳性感染约62.7万,病死率为0.094%,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接近。

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司长解释死亡病例偏低,称全球有两个死亡判定标准,中国2020年以来都坚持第一类的判定标准,即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笔者对此很纳闷,如果三年坚持同一个判定标准,怎么解释上海感染62.7万阳性,就报告588例死亡,如今全国三周内已有数亿人次感染,为什么12月7日至30日全国累计官方报告的死亡病例只有13例?

何况从医疗比较,上海在全国领先,全国平均病死率显著高于上海才正常;从季节比较,全国冬天爆发肯定比上海春夏爆发风险更高;从毒株比较,上海春天流行BA.2毒株,毒力不会比正在全国流行的BA.5.2和BF.7毒株更强。

民政部门没有公布12月火化数据,中国CDC没有公布12月超额死亡数据。作为对比,网上流传一个难以核实的数据,据北方某个副省级城市报告,12月14日至23日共接运并火化遗体5752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6%,表明十天内超额死亡逾3000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想到一个实证的好办法。据其12月16报道,该报记者联系五家北京殡仪馆客服,其中三家长时间未接电话或持续占线,一家殡仪馆的客服透露,“目前殡仪馆的遗体冷藏柜已满,必须自行找医院存放遗体,最早要七天后才能火化。”

对无数同胞而言,2022年非常糟糕,往事不堪回首。如决策者或者“砖家”们所愿,全民皆阳后,一切很快恢复如旧吗?现在还未有定论。新冠病毒变异株已逾千种,已感染的毒株一般半年内重复感染的概率极小,但不排除半年内感染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其他毒株。

一个迫在眉睫的考验是,中国已决定1月8日大幅开放国门,入境不再进行隔离,一些国家正在流行的XBB毒株很快将输入并在本土扩散,会否在春节期间引发中国的第二波感染高峰?

蝼蚁们不能选择生存,不能选择死亡,只能在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少数人从容、多数人惊慌;少数人尊严,多数人卑微。这是我们希望持续的生活吗?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这个国度难道不能多善待勤劳纯朴的民众吗?

新的一年,新的转机,新的生活。向阳性求生不靠谱,向阳光求生更靠谱。我们清楚没有完美的人性、社会和制度,但不妨碍我们追求公正与幸福,追求阳光照耀在每个公民身上、社会的每一角落。

祝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国度。首先是身体健康,健康地活着,坚韧地活着,对老幼残孕等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关爱,而不是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其次是心理健康,越来越多个体开始权利觉醒,关注公共政策,监督公共权力,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并理性温和合法地表达;再次是制度健康,同样需要经常体检和修正,不能讳疾就医。

祝愿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国度。中国人正常,价值观正常,并不另类。多地倡导带病工作,鼓吹“无症状和轻症可正常上班”,缺失人性,笔者很反感。有病就要治疗和休养,恢复健康后再好好工作。何况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到处跑就到处扩散病毒。多个发达国家已经历多波疫情,至今对阳性仍要求居家隔离。即使医务人员也需要休息,如今带病坚守岗位,是崇高的救死扶伤使命感和责任感驱动,是决策仓促把这些当代最可爱的人逼上前线,不得不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祝愿生活在一个诚实的国度。与国际主流接轨,有多少确诊就统计报告多少确诊,有多少死亡就统计报告多少死亡。有几分实力,就相应说几分话、做几分事。真话不全说可以理解,假话不能说是起码的底线。人为压低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除了证明不成熟、不自信的驼鸟心态,证明不了任何优越性,而且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如有决策失误,如有失职渎职,不论涉及到任何人、任何组织,都要追究责任,接受民意和时间的审判。

祝愿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权利和自由,能够真实地体现。公民可以对政府的工作尤其是隐患、缺陷、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无需顾虑这些声音能不能提,或提出后会不会消失,或批评者被“查户口”。政府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而且是大写的人、自由的人。

祝愿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国度。这次全民度劫,主要靠自救和亲友互助。以往充斥着“父爱主义”的政府似乎隐形,关键时刻似乎“掉链子”。政府自身准备不足、资源不足,没有提前布局生产退烧药、抗原、N95口罩等防疫用品,只来得及仓促制定下发一批应急方案。向来偏好中庸之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封控,不能“一刀切”严控;要放开,不能“一刀切”全松。■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 《某种物质》:邪典的剧情,现实的冒险
    影视:《某种物质》|邪典的剧情,现实的冒险

    魏宁均:选择通过一部惊悚影片打造自己演艺事业的高光时刻,黛米•摩尔想证明,“令人生畏”是一场严肃的冒险。


  • 马尔科·卢比奥于周三获提名为美国国务卿美媒:特朗普正在集结对华鹰派“梦之队”,为何中国反倒松一口气?
    卢比奥:一个勤政能干的参议员

    叶胜舟:卢比奥即将成为美国首位拉丁裔最高外交官,实际权力大于副总统万斯,也最有望成为共和党未来的总统候选人。


  • 美食我为《繁花》写食谱
    通过美食感受时代进步

    范庭略:阅读一位川菜大厨的人生经历,能感受到过去四十多年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诠释着“民以食为天”的意义。


  • 阳光电源曹仁贤
    曹仁贤的“三个侧面”

    今年,阳光电源第四次入选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透过该榜单,我们发掘到的更深层次价值在于,曹仁贤的经营理念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经济女性2024:在草台班子,乐观活着
2023-01-04 15:51
社会与生活

中国抗疫向阳而生?

叶胜舟:少数人从容、多数人惊慌;少数人尊严,多数人卑微。这是我们希望持续的生活吗?这个国度难道不能多善待勤劳纯朴的民众吗?
叶胜舟

■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的天问,不管14.1亿中国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2022年12月都得面对。

全民皆阳,为国早阳,应阳尽阳。

笔者哪天中招、怎么中招不清楚,发作是12月24日晚,勉强完成长篇《2022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拙作,已经感觉头疼畏寒,比平常休息更早。次日凌晨2点40左右高烧热醒,没有如以往猪一样一觉到天亮。25日做了次核酸,结果一直显示“检测中”;26日抗原阳性,再做了一次核酸,确诊阳性。

至12月31日,大家庭16人,已阳14人。一同事告知他的大家庭18人,已阳17人。周围三四口的小家庭,很多是整建制被“团灭”。人人度劫,在劫难逃。

笔者已是幸运,症状温和,发烧一晚,25日头疼乏力,下午睡了4小时、晚上再睡11小时,未服药。26日精力体力明显恢复,慢慢花了两天写出长篇《2022年国际时政大事盘点》,现在偶尔有些咳嗽鼻涕,9天之后核酸依然阳性。不少朋友没这么幸运,发烧一周、咳嗽一周、疼痛一周皆有之。

一位朋友说,她是转阴了,但咳得五脏六腑都快出来了,十天没好,体力明显不支,去超市拿不动720克水饺,原来可以一人拎桶装水;另一位朋友说,他高烧四天,去了半条命;还有的朋友说躺床上五天,叠加支气管炎,好转得很缓慢,出生以来从未遭过这样的大罪。

中青年再痛苦,还能咬着牙硬扛,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就没这么幸运。有朋友的父亲血氧降到82,神志意识有些不清了,非常危险,连夜去三甲医院。有些老人扛不住就去世了,在朋友圈看到多例。

医疗资源挤兑不可避免,一边是发热急诊病人剧增,一边是医务人员中招剧减。有位朋友是三甲医院护士长,12月末病房只剩还阴着的她和另一阳康的护士苦撑,一人穿上大白值班24小时,才能轮换。有的病号上午10点到三甲医院,晚上8点才挂到水,整整十个小时,没有足够体力真拖不起。这还是在上海,医疗资源更薄弱的农村地区可想而知。

唯健康与真情为要,其他皆空,经此劫难,多年前这个感悟更深,患难之中也是亲友们互助。12月7日,笔者第三次去医务室,终于买到两盒百服咛,一盒当天寄给无药的朋友,另一盒九天后送给已发烧、无药的朋友。成都的好友老妈已经发烧,买不到抗原检测,去医院检测核酸排队太长,向我求助,马上寄出。

一位好兄弟知道我把退烧药都送人了,不声不响拼手速从互联网药店抢购到一盒退烧药快递过来,还有本地、广州几位朋友知晓我无药,也都要我提供地址快递过来,还好已经退烧。老家亲人们没有买到退烧药,尤其担忧年长的父母,有热心师妹知晓后,直接将布洛芬快递给家人救急。

这是笔者和朋友们最近两周的部分经历。抗疫三年,第一波疫情海啸会以这种方式奇袭中国民众,别说三年前,三个月前也几乎没有人会料想到,普遍准备不足,普遍灰头土脸。

全国情况怎样呢?阳性统计数据成为一个笑话,自己都不好意思发布了,实际上从11月17日开始就已经失真,只是12月7日开始严重失真。

有几个省市很有勇气,实事求是,虽然不能精确地报告阳性人数,但通过问卷调查或模型预测,公布了更靠谱的本地数据。例如,每日新增阳性青岛12月23日报告49万-53万,东莞12月23日报告25万-30万,浙江12月25日报告100万、达峰后200万。

感染率浙江衢州12月23日报告已达30-35%;四川12月25日报告已达63.52%;海南12月30日报告已达50%;北京上海没有正式公布,但笔者从朋友圈观察,至12月末不会低于80%。

北京、上海的感染高峰均已过,现在处于重症高峰。这波疫情迅速达峰出乎很多“砖家”预测,还想当然凭经验以为第一波慢悠悠只有约30%感染率,那位知名度颇高的首席“砖家”还预言什么“一波三峰”。真是严重脱离实际的书生之见,笔者就不以为然。

Omicron毒株传播力强,R0值高达18,由于前三针接种时间长,群体免疫屏障几乎不存在。由于全国大学生提前放假、务工者提前返乡,实质2023年春运在12月中旬提前开启,病毒迅速全国扩散。除了交通偏僻、地广人稀的山区边区,哪里需要等春运后才出现全国的感染高峰?

中国CDC和多地CDC对疫情研判都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一直认为农村地区疫情还未爆发,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担忧春运期间才爆发。笔者对此强烈保留,老家县城亲人告知周围90%已阳,如今几乎阳康,不少人开始忙着摆酒请客。

多位朋友老家、媒体报道的农村地区早已大面积爆发。只是因为农村地区老人孩子较多,话语权较少,通过手机或电脑参加问卷调查较少,没有城里人、有知识的人这么会叫,所以在感染数据上没有真实体现出来。

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不难,只需要对农村地区老人孩子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抗体即可。中国还处于第一波疫情,此时抗体阳性,几乎都是最近感染。这意味着各省仅靠问卷调查统计的平均感染率明显偏低,可以与抗体检测得出的感染率交叉印证后修正提升。

中国12月7日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疫情高峰,有南北差别、城乡差别。上海比北京慢了一周左右,南方比北方慢了一周左右,农村比城市慢了一周左右,但都在12月从一二线和省会城市迅速向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扩散。以地级市为单位,都在10天左右达到感染高峰,持续10天左右;感染高峰10天左右出现重症高峰;重症高峰同步出现死亡高峰。

涉及新冠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两个数据是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中国定义了一个特别的“无症状感染”,第七、八、九版防控方案并未实质修改,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2022年春上海封城,大量市民新冠病毒感染后有发烧、咳嗽等明显症状,不符合官方定义,仍然统计为无症状感染,人为压低确诊病例。

上海封城时,突然从2022年4月17日开始公布死亡病例,并将2月26日以来的死亡病例都公布,至6月初累计报告588例,期间上海官方报告阳性感染约62.7万,病死率为0.094%,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接近。

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司长解释死亡病例偏低,称全球有两个死亡判定标准,中国2020年以来都坚持第一类的判定标准,即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笔者对此很纳闷,如果三年坚持同一个判定标准,怎么解释上海感染62.7万阳性,就报告588例死亡,如今全国三周内已有数亿人次感染,为什么12月7日至30日全国累计官方报告的死亡病例只有13例?

何况从医疗比较,上海在全国领先,全国平均病死率显著高于上海才正常;从季节比较,全国冬天爆发肯定比上海春夏爆发风险更高;从毒株比较,上海春天流行BA.2毒株,毒力不会比正在全国流行的BA.5.2和BF.7毒株更强。

民政部门没有公布12月火化数据,中国CDC没有公布12月超额死亡数据。作为对比,网上流传一个难以核实的数据,据北方某个副省级城市报告,12月14日至23日共接运并火化遗体5752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6%,表明十天内超额死亡逾3000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想到一个实证的好办法。据其12月16报道,该报记者联系五家北京殡仪馆客服,其中三家长时间未接电话或持续占线,一家殡仪馆的客服透露,“目前殡仪馆的遗体冷藏柜已满,必须自行找医院存放遗体,最早要七天后才能火化。”

对无数同胞而言,2022年非常糟糕,往事不堪回首。如决策者或者“砖家”们所愿,全民皆阳后,一切很快恢复如旧吗?现在还未有定论。新冠病毒变异株已逾千种,已感染的毒株一般半年内重复感染的概率极小,但不排除半年内感染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其他毒株。

一个迫在眉睫的考验是,中国已决定1月8日大幅开放国门,入境不再进行隔离,一些国家正在流行的XBB毒株很快将输入并在本土扩散,会否在春节期间引发中国的第二波感染高峰?

蝼蚁们不能选择生存,不能选择死亡,只能在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少数人从容、多数人惊慌;少数人尊严,多数人卑微。这是我们希望持续的生活吗?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这个国度难道不能多善待勤劳纯朴的民众吗?

新的一年,新的转机,新的生活。向阳性求生不靠谱,向阳光求生更靠谱。我们清楚没有完美的人性、社会和制度,但不妨碍我们追求公正与幸福,追求阳光照耀在每个公民身上、社会的每一角落。

祝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国度。首先是身体健康,健康地活着,坚韧地活着,对老幼残孕等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关爱,而不是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其次是心理健康,越来越多个体开始权利觉醒,关注公共政策,监督公共权力,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并理性温和合法地表达;再次是制度健康,同样需要经常体检和修正,不能讳疾就医。

祝愿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国度。中国人正常,价值观正常,并不另类。多地倡导带病工作,鼓吹“无症状和轻症可正常上班”,缺失人性,笔者很反感。有病就要治疗和休养,恢复健康后再好好工作。何况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到处跑就到处扩散病毒。多个发达国家已经历多波疫情,至今对阳性仍要求居家隔离。即使医务人员也需要休息,如今带病坚守岗位,是崇高的救死扶伤使命感和责任感驱动,是决策仓促把这些当代最可爱的人逼上前线,不得不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祝愿生活在一个诚实的国度。与国际主流接轨,有多少确诊就统计报告多少确诊,有多少死亡就统计报告多少死亡。有几分实力,就相应说几分话、做几分事。真话不全说可以理解,假话不能说是起码的底线。人为压低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除了证明不成熟、不自信的驼鸟心态,证明不了任何优越性,而且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如有决策失误,如有失职渎职,不论涉及到任何人、任何组织,都要追究责任,接受民意和时间的审判。

祝愿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权利和自由,能够真实地体现。公民可以对政府的工作尤其是隐患、缺陷、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无需顾虑这些声音能不能提,或提出后会不会消失,或批评者被“查户口”。政府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而且是大写的人、自由的人。

祝愿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国度。这次全民度劫,主要靠自救和亲友互助。以往充斥着“父爱主义”的政府似乎隐形,关键时刻似乎“掉链子”。政府自身准备不足、资源不足,没有提前布局生产退烧药、抗原、N95口罩等防疫用品,只来得及仓促制定下发一批应急方案。向来偏好中庸之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封控,不能“一刀切”严控;要放开,不能“一刀切”全松。■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