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2-12-16 19:08
艺术风尚

老人、孕妇、婴儿……当我们最担心的人“阳”了

老人、孕妇、婴儿……当我们最担心的人“阳”了。
老人疫情
王恺雯

■12月5日,北京公交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的第一天,回到家的张女士感觉自己出现了新冠症状,她立刻带上口罩,把自己隔离在房间内。但同一屋檐下的家人还是相继“中招”。

尤其让张女士担心的,是已经82岁、患有心脏病的父亲。

好在父亲恢复得快,让张女士松了一口气,但她仍对老年群体有着些许担忧,“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致病性已明显减弱,但随着各地逐步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面对短期内感染者增多、医疗资源存在被挤兑风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焦虑的情绪。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尤其牵动人心。如何保护他们平稳度过疫情流行高峰的袭击,是我们走出疫情的关键。

记者近期和多名新冠感染者对话,请他们分享自己或家人的经历。这其中包括张女士和她的父亲,也有怀孕期间确诊的妈妈,还有8个月大的婴儿。

每个人的体质并不相同,症状也因人而异,几位受访者的经历无法代表所有人,但我们希望这些曾与奥密克戎正面交锋的人士,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让我们一起科学、谨慎、从容地应对疫情。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82岁的父亲扛过了新冠,但我依然担忧老年群体”

讲述人:张女士   70后   北京   一家四口三人感染

作为一个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谨慎风控人,没想到成了北京调整防疫政策后第一波被感染的人。

我是全家第一个出现症状的。12月5日,北京公交地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那天中午之前我还没有什么不适,下午觉得嗓子有点干,感觉像是吃的东西特别咸。我也没特别重视,3点左右还去做了个核酸。

到晚上7点左右,我在家和朋友打电话,那时感觉特别冷,穿着羽绒背心也冻得直发抖。电话打完之后头特别疼,我意识到可能发烧了,就测了下体温,一看38度,马上把口罩戴上。晚上9点体温升到39度,但抗原显示阴性。家里人说应该没事,可能就是正常感冒,但我觉得那种状态应该是“中招”了。

当时家里也没有退烧药,那天晚上非常难受,没怎么睡着,浑身特别疼。扛到第二天早上,情况依然不好,但家里人还没有出现症状。我让我先生去买点退烧药,他跑了好几家药店都没有,最后只买到一瓶小儿泰诺林。

这一整天我基本下不了床,也没怎么吃东西。当天晚上,我先生也觉得我情况比较严重,就去孩子房间睡了。

到了12月7日早上,我先生也开始发烧。当时家里没抗原试剂了,但我想这一定是新冠病毒,怕传染家人就没出房间。我给我父亲发了一段微信,说我们都发烧了,让他不要外出,在家戴好口罩,勤洗手,有什么需要我会在网上买。

当时我的体温已经降到38度,精神也好些了,于是赶紧在网上购药,可忙活了一天,也只买到两盒藿香正气水、一盒金青感冒颗粒、一盒西瓜霜润喉片。

我们夫妻相继“中招”,家里还剩下一老一小最让人担心,尤其是我父亲,他已经82岁了,有心脏病,长期服用抗凝血的药,最近5年也做过一些小手术。

但怕什么来什么。7日下午3、4点的时候,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告诉我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吐了。我想我父亲一定也“中招”了,测体温37.5度,已经烧起来了。

我给父亲喝了藿香正气水,他两次喝完两次都吐,可能肠胃出现了反应,这种药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后来我给他换了感冒药。从7日下午到晚上,父亲的肠胃很难受,睡觉前测体温已经到38度了。

那一晚,我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本来就很不舒服,精神也非常紧张,晚上一直做噩梦。半夜起来去我父亲房间看了两次,第一次是12点多,他还是在吐,凌晨4、5点再去看,他已经睡着了,我也就稍微放心一点。

8日早上,父亲已经不吐了,状态也还可以,就是体温依然有38度。因为他已经烧了一晚上,我有点担心,加上大家都说老年人得新冠危险性比较大,就想着要不要送医院。

但我和我先生一直在发烧,肯定不能出门,于是想着和社区沟通,看能不能把我父亲转运出去。社区说现在新政策是可以居家隔离,如果转运的话也只能去方舱,但现在方舱已经满了;确实严重的话,可以自行去医院。我立马在网上查发热门诊开放的医院,找了家比较近的医院,但可能是疫情高峰期,电话一直打不进去。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挺担心的,怕突然出现一些不能控制的状况。我打电话和我在外地的哥哥沟通了一下。他的思路是,现在不知道哪里可以就诊,而且就算去了医院也得排很长的队,天那么冷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果老人现在状态尚可,就先观察一天半天。

我觉得有道理,那就先等一等。这个过程中,我也是想各种办法买药,还是买不到。最后多亏了我先生的同事。他们住在郊区,药可能相对好买一些,去药店真的买到一些药,就给我们闪送过来。

8日下午1点左右,我又给父亲测了下体温,已经到了38.5度,他状态倒是还行,自己感觉也比前一天更好一些。但我又不淡定了,咨询了社区医生,他给的建议是,即使温度比较高,但老人精神状态没问题,就不用特别担心。

整个过程中,我父亲没有去医院,但我觉得无论去不去医院,都要把准备工作和流程梳理好。当时我计划,如果父亲那天晚上情况更严重了,就会重新考虑去医院,我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好在8日晚上,他的体温下降到38度,并没有继续恶化。

9日早上起床,父亲体温降到36.7度,说自己没事了,没有不舒服,吃饭也没有问题。他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出门,我说还要再测一下抗原跟核酸,确保自己转阴才能出门,咱们也不能稀里糊涂出门,再去感染别人。

在家隔离的那几天,社区给了一些抗原试剂,我父亲9日测出来还是很明显的阳性,到12日再测已经是弱阳,我完全阴了。

从表面上看,我父亲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他虽然有基础病,但就他的年龄而言,身体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天都要出门遛弯一、两个小时。我们也没有对他灌输太多有关新冠的问题去徒增焦虑,而是“外松内紧”。我自己会查阅很多资料,相应地给老人一些反馈,但不用过于强调什么情况下吃什么药,只是正常地给老人做好后勤保障,保证他日常的习惯,吃好休息好,这就够了。

所以,对我父亲来说,不是新冠让他难受,而是好几天不能出门遛弯让他挺难受的。

反倒是我咳嗽得厉害,有痰、背痛。从我个人长期经验来看,和普通感冒发烧相比,新冠的症状还是要重一些。我先生的症状也在反复,中间有几天温度降下来了,但可能是没注意休息,每天都在家办公、各种电话会议,后面又烧起来。所以我建议感染之后就把所有事放一放,充分休息,让身体尽快恢复。

12月13日,社区的医生上门来做核酸,我们一家四口的核酸结果全部是阴性。14日再次抗原自测,还是阴性,我这才放心出门。

我家三个大人都打了两针疫苗,我孩子还在上小学,没打过疫苗,但从头到尾一直是阴性,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可能是孩子抵抗力比较强,新陈代谢快。我们也做了不少隔离措施,基本保证全天都在自己的房间,出门就戴好口罩,餐具分开放。

我们要科学对待新冠病毒,既不能把它妖魔化,也不能完全无所谓。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说“三年疫情结束了”,这种话太不科学了,我们只能说防疫政策发生了变化,但病毒依然是存在的,不能说政策放松了,疫情就结束了。

我家这次感染得猝不及防,对于现在还没有被感染的人群,防护还是非常重要的。万一被感染,要保持冷静,不一定着急去医院,也不用吃过量的药,认真听自己身体给出的反馈,千万不要慌了阵脚,丧失思考的能力。

基本的医学常识也要普及到位,尤其是老年人,别人说疫情结束了,他可能也觉得结束了。实际上病毒还是很厉害的,如果我们说疫情结束了,会对老年人造成误导,他可能出门也不戴口罩了,以前的防护措施也放弃了。现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防护反而要加强。

这几天生病居家时我也在想,阳性感染者家里的生活垃圾,包括做完的抗原,之前社区会上门来消杀,但现在不会有人专门上门。如果我们自己不对垃圾做好处理工作,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现在出门也不查健康宝了,我们一定要确认自己是真的转阴才能出门,这对还没感染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

说实在的,虽然这个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致命的,但是得了也很不舒服,像我在刚开始的两、三天确实非常难受,今天都已经第11天了,我的症状还在,鼻塞、经常咳嗽。对于老人、孩子这种弱势群体,他们在感染之前的预防和防护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想呼吁社会关注独居老人和养老院里的老人,不一定要照顾得面面俱到,但至少要有明确的流程指引,知道出现问题怎么应对。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请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医疗资源,大家一起平安度过疫情。

“确诊住院期间,我经历了‘心惊胆战’一刻”

讲述人:陈璐   80后   上海   感染时怀孕16周


我是今年春天上海封控期间确诊的,可能是封控前几天去超市囤菜的时候被传染了。

4月2日,我开始出现症状,咳嗽,嗓子哑了说不出话,还有点低烧。这些症状和我平时感冒不太一样。一般我感冒最多就是鼻塞、流鼻涕,这次嗓子居然哑了,咳得也挺厉害。

但症状持续时间并不长,不算严重,我当时怀着孩子,也没有感到特别难受。所以就认为这只是普通感冒,甚至都没有吃药缓解,更没想到自己真的会被感染。

4月5日那天我混检异常,7日确诊,9日被转运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我平时身体底子很好,2021年底就已经接种了三剂疫苗。实际上我进医院那天已经没什么症状了,只是轻微咳嗽,但当时要求CT值不高于35才能出院,所以我又在医院住了11天。

住院期间,我没有经历针对新冠的治疗,医生说不需要开什么药。但作为孕妇,常规的检查还是要做,例如抽血,每天测体温、量血压。还要听胎心、做B超,评估孕中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

作为一名母婴健康从业者,我的本职工作需要我去了解新冠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说实在话,我对新冠病毒对怀孕、对胎儿的影响并没有特别担心。第一是我症状轻,第二我的产检一路都是正常的。

所以在感染新冠之后,我没有恐慌,没有焦虑,家里人也非常信任我。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住院第一天,医生来听胎心,隔壁床和我一样16周,她的胎心十几秒就听到了,就像小火车一样又响亮又有节奏。但轮到我时,医生却一直没听到胎心,当时我紧张得眼泪都快崩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听见了有节奏的“突突”声。我问医生:“我的怎么那么难找啊?”医生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悠悠地说:“肉比较多。”

这可能是我确诊期间最心惊胆战的一件事了。

经历过新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目前正在备孕,一定要接种疫苗,哺乳期也应该接种。大家要有这个意识。在我备孕的时候,我和我先生就已经接种了三剂疫苗。当时第三针刚开放,积极接种就是想着要保护自己和未来的宝宝。我觉得我症状轻也和这个有关。

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建议感染的孕妇前往能够持续进行医疗监测的医疗机构。虽然绝大多数孕妇在感染后不会出现问题,我们仍应谨慎,以防有任何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介入治疗,尤其是本来就有并发症的孕妇或者胎儿本身已经有特殊情况。

若当地医疗资源确实有限,那就只能以预防为主,自己和家人都要尽可能减少接触人群。

至于孕期感染期间能不能吃药,如果和我一样是轻症,没有难受到非用药不可的程度,我觉得是可以不吃药的,但如果你感到非常不适,那就针对症状来缓解。

对孕妇来说,发烧或喉咙痛很不舒服,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是比较安全的;鼻塞、流鼻涕可以优先考虑用海盐水冲洗鼻子。但我建议孕妇不要擅自用药,最好能在线上找医生咨询一下。

现在,我的宝宝出生已经两个多月了,是39+6周顺产,出生时新生儿评分9分。宝宝活泼可爱,我目前也没有任何新冠后遗症。

“8个月宝宝第二天就好了,69岁的母亲症状比我轻”

讲述人:肖女士   80后   重庆秀山   一家四口感染

我们家最先出现症状的是我老公。他是从重庆綦江回来的,那里的疫情没我们这边严重。我老公坐的是顺风车,车上其他四个人都没事,就他“中招”了。我们也不清楚他是怎么中的。

12月6日,我老公觉得身体有些发冷,7日早上起来就浑身不舒服。一开始做核酸混检,被弹窗了,8日又去做单人单管,仍然只有弹窗,没出结果。

12月9日,我们不到8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发烧,体温接近39度。晚上10点多我们带她去医院检查,也给她做了核酸,当时医生说是病毒性感冒,买了药回家吃。

结果宝宝回去之后吐得厉害,吃什么药吐什么药,后面什么都吃不进去。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给她泡温水澡,慢慢减少衣物,物理降温。好在孩子体温逐渐下降,半夜持续保持在38度左右,就没有继续给她灌药。

10日那天,孩子的情况已经很好了,我们一直监测她的体温,宝宝白天体温基本上37点几度,没有再超过38度。期间也贴了退热贴,后面温度保持在36.7左右,就没有再贴。

我是9日晚上有些不舒服,但一开始感觉不是很强烈,吃了两片维生素C就继续照顾孩子。10日一早,我开始发低烧,37.6度,浑身酸痛无力,头疼、干咳。吃了两粒散利痛,稍微好了一些。我母亲也出现了症状。

11日,我和我母亲、我老公三人不适感加强,咳嗽、有痰、堵鼻子,喉咙也有点疼,头昏脑胀,明显感觉慢慢在进入病高峰阶段。我妈快70岁了,但她的症状相对我来说要轻一些。

我是11日那天被告知孩子核酸检测阳性的,三个大人则是抗原自测呈阳性。11日下午我还收到通知,说我混检呈阳性,让我去做单人单管,我说:“不用了,我已经阳了。”

我家人平时身体都很好,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生过什么病,这次也是第二天就好了。我家三个大人都接种过新冠疫苗,我因为怀孕只打了两针,我妈和我老公打了三针。到13日,他俩的症状已经好了很多,但我还在持续。

我们在本地的药房配了一些药,药房老板说是专门抗新冠的,他自己也中过招。这些药我吃了两天多,反正现在还是头昏脑胀的。

我感觉我们的症状和平时普通感冒发烧差不多,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我老公会觉得浑身酸痛,我是味觉出了点问题,觉得吃什么都是苦的。

感染之后,疾控中心也会问你愿不愿意去医院或是方舱隔离,但我觉得去了医院也是吃药,在家隔离条件反而会更好一些。

我们这里感染的人还是挺多的,我加了一个宝妈群,群里很多妈妈和小孩都“中招”了。不过现在大家对新冠的看法已经有了变化,觉得感染不可避免,而且病毒的毒性没有以前那么强,大家就把它当成重感冒去对待,不会像以前那样惊慌了。

这几天我们尽量多喝水,吃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喝苹果汁、哈密瓜汁。一个学营养学朋友说,哈密瓜汁可以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就当输液了。

已经感染的小伙伴们也不用过度焦虑,正常对待就行,家里有小孩的注意监测体温。大家尽量做好自我防护,一定要多喝温水、小口喝,多喝多排。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使用皆为化名)■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老人疫情
2022-12-16 19:08
艺术风尚

老人、孕妇、婴儿……当我们最担心的人“阳”了

老人、孕妇、婴儿……当我们最担心的人“阳”了。
王恺雯

■12月5日,北京公交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的第一天,回到家的张女士感觉自己出现了新冠症状,她立刻带上口罩,把自己隔离在房间内。但同一屋檐下的家人还是相继“中招”。

尤其让张女士担心的,是已经82岁、患有心脏病的父亲。

好在父亲恢复得快,让张女士松了一口气,但她仍对老年群体有着些许担忧,“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致病性已明显减弱,但随着各地逐步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面对短期内感染者增多、医疗资源存在被挤兑风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焦虑的情绪。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健康,尤其牵动人心。如何保护他们平稳度过疫情流行高峰的袭击,是我们走出疫情的关键。

记者近期和多名新冠感染者对话,请他们分享自己或家人的经历。这其中包括张女士和她的父亲,也有怀孕期间确诊的妈妈,还有8个月大的婴儿。

每个人的体质并不相同,症状也因人而异,几位受访者的经历无法代表所有人,但我们希望这些曾与奥密克戎正面交锋的人士,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让我们一起科学、谨慎、从容地应对疫情。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82岁的父亲扛过了新冠,但我依然担忧老年群体”

讲述人:张女士   70后   北京   一家四口三人感染

作为一个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谨慎风控人,没想到成了北京调整防疫政策后第一波被感染的人。

我是全家第一个出现症状的。12月5日,北京公交地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那天中午之前我还没有什么不适,下午觉得嗓子有点干,感觉像是吃的东西特别咸。我也没特别重视,3点左右还去做了个核酸。

到晚上7点左右,我在家和朋友打电话,那时感觉特别冷,穿着羽绒背心也冻得直发抖。电话打完之后头特别疼,我意识到可能发烧了,就测了下体温,一看38度,马上把口罩戴上。晚上9点体温升到39度,但抗原显示阴性。家里人说应该没事,可能就是正常感冒,但我觉得那种状态应该是“中招”了。

当时家里也没有退烧药,那天晚上非常难受,没怎么睡着,浑身特别疼。扛到第二天早上,情况依然不好,但家里人还没有出现症状。我让我先生去买点退烧药,他跑了好几家药店都没有,最后只买到一瓶小儿泰诺林。

这一整天我基本下不了床,也没怎么吃东西。当天晚上,我先生也觉得我情况比较严重,就去孩子房间睡了。

到了12月7日早上,我先生也开始发烧。当时家里没抗原试剂了,但我想这一定是新冠病毒,怕传染家人就没出房间。我给我父亲发了一段微信,说我们都发烧了,让他不要外出,在家戴好口罩,勤洗手,有什么需要我会在网上买。

当时我的体温已经降到38度,精神也好些了,于是赶紧在网上购药,可忙活了一天,也只买到两盒藿香正气水、一盒金青感冒颗粒、一盒西瓜霜润喉片。

我们夫妻相继“中招”,家里还剩下一老一小最让人担心,尤其是我父亲,他已经82岁了,有心脏病,长期服用抗凝血的药,最近5年也做过一些小手术。

但怕什么来什么。7日下午3、4点的时候,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告诉我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吐了。我想我父亲一定也“中招”了,测体温37.5度,已经烧起来了。

我给父亲喝了藿香正气水,他两次喝完两次都吐,可能肠胃出现了反应,这种药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后来我给他换了感冒药。从7日下午到晚上,父亲的肠胃很难受,睡觉前测体温已经到38度了。

那一晚,我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本来就很不舒服,精神也非常紧张,晚上一直做噩梦。半夜起来去我父亲房间看了两次,第一次是12点多,他还是在吐,凌晨4、5点再去看,他已经睡着了,我也就稍微放心一点。

8日早上,父亲已经不吐了,状态也还可以,就是体温依然有38度。因为他已经烧了一晚上,我有点担心,加上大家都说老年人得新冠危险性比较大,就想着要不要送医院。

但我和我先生一直在发烧,肯定不能出门,于是想着和社区沟通,看能不能把我父亲转运出去。社区说现在新政策是可以居家隔离,如果转运的话也只能去方舱,但现在方舱已经满了;确实严重的话,可以自行去医院。我立马在网上查发热门诊开放的医院,找了家比较近的医院,但可能是疫情高峰期,电话一直打不进去。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挺担心的,怕突然出现一些不能控制的状况。我打电话和我在外地的哥哥沟通了一下。他的思路是,现在不知道哪里可以就诊,而且就算去了医院也得排很长的队,天那么冷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果老人现在状态尚可,就先观察一天半天。

我觉得有道理,那就先等一等。这个过程中,我也是想各种办法买药,还是买不到。最后多亏了我先生的同事。他们住在郊区,药可能相对好买一些,去药店真的买到一些药,就给我们闪送过来。

8日下午1点左右,我又给父亲测了下体温,已经到了38.5度,他状态倒是还行,自己感觉也比前一天更好一些。但我又不淡定了,咨询了社区医生,他给的建议是,即使温度比较高,但老人精神状态没问题,就不用特别担心。

整个过程中,我父亲没有去医院,但我觉得无论去不去医院,都要把准备工作和流程梳理好。当时我计划,如果父亲那天晚上情况更严重了,就会重新考虑去医院,我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好在8日晚上,他的体温下降到38度,并没有继续恶化。

9日早上起床,父亲体温降到36.7度,说自己没事了,没有不舒服,吃饭也没有问题。他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出门,我说还要再测一下抗原跟核酸,确保自己转阴才能出门,咱们也不能稀里糊涂出门,再去感染别人。

在家隔离的那几天,社区给了一些抗原试剂,我父亲9日测出来还是很明显的阳性,到12日再测已经是弱阳,我完全阴了。

从表面上看,我父亲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他虽然有基础病,但就他的年龄而言,身体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天都要出门遛弯一、两个小时。我们也没有对他灌输太多有关新冠的问题去徒增焦虑,而是“外松内紧”。我自己会查阅很多资料,相应地给老人一些反馈,但不用过于强调什么情况下吃什么药,只是正常地给老人做好后勤保障,保证他日常的习惯,吃好休息好,这就够了。

所以,对我父亲来说,不是新冠让他难受,而是好几天不能出门遛弯让他挺难受的。

反倒是我咳嗽得厉害,有痰、背痛。从我个人长期经验来看,和普通感冒发烧相比,新冠的症状还是要重一些。我先生的症状也在反复,中间有几天温度降下来了,但可能是没注意休息,每天都在家办公、各种电话会议,后面又烧起来。所以我建议感染之后就把所有事放一放,充分休息,让身体尽快恢复。

12月13日,社区的医生上门来做核酸,我们一家四口的核酸结果全部是阴性。14日再次抗原自测,还是阴性,我这才放心出门。

我家三个大人都打了两针疫苗,我孩子还在上小学,没打过疫苗,但从头到尾一直是阴性,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可能是孩子抵抗力比较强,新陈代谢快。我们也做了不少隔离措施,基本保证全天都在自己的房间,出门就戴好口罩,餐具分开放。

我们要科学对待新冠病毒,既不能把它妖魔化,也不能完全无所谓。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说“三年疫情结束了”,这种话太不科学了,我们只能说防疫政策发生了变化,但病毒依然是存在的,不能说政策放松了,疫情就结束了。

我家这次感染得猝不及防,对于现在还没有被感染的人群,防护还是非常重要的。万一被感染,要保持冷静,不一定着急去医院,也不用吃过量的药,认真听自己身体给出的反馈,千万不要慌了阵脚,丧失思考的能力。

基本的医学常识也要普及到位,尤其是老年人,别人说疫情结束了,他可能也觉得结束了。实际上病毒还是很厉害的,如果我们说疫情结束了,会对老年人造成误导,他可能出门也不戴口罩了,以前的防护措施也放弃了。现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防护反而要加强。

这几天生病居家时我也在想,阳性感染者家里的生活垃圾,包括做完的抗原,之前社区会上门来消杀,但现在不会有人专门上门。如果我们自己不对垃圾做好处理工作,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现在出门也不查健康宝了,我们一定要确认自己是真的转阴才能出门,这对还没感染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

说实在的,虽然这个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致命的,但是得了也很不舒服,像我在刚开始的两、三天确实非常难受,今天都已经第11天了,我的症状还在,鼻塞、经常咳嗽。对于老人、孩子这种弱势群体,他们在感染之前的预防和防护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想呼吁社会关注独居老人和养老院里的老人,不一定要照顾得面面俱到,但至少要有明确的流程指引,知道出现问题怎么应对。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请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医疗资源,大家一起平安度过疫情。

“确诊住院期间,我经历了‘心惊胆战’一刻”

讲述人:陈璐   80后   上海   感染时怀孕16周


我是今年春天上海封控期间确诊的,可能是封控前几天去超市囤菜的时候被传染了。

4月2日,我开始出现症状,咳嗽,嗓子哑了说不出话,还有点低烧。这些症状和我平时感冒不太一样。一般我感冒最多就是鼻塞、流鼻涕,这次嗓子居然哑了,咳得也挺厉害。

但症状持续时间并不长,不算严重,我当时怀着孩子,也没有感到特别难受。所以就认为这只是普通感冒,甚至都没有吃药缓解,更没想到自己真的会被感染。

4月5日那天我混检异常,7日确诊,9日被转运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我平时身体底子很好,2021年底就已经接种了三剂疫苗。实际上我进医院那天已经没什么症状了,只是轻微咳嗽,但当时要求CT值不高于35才能出院,所以我又在医院住了11天。

住院期间,我没有经历针对新冠的治疗,医生说不需要开什么药。但作为孕妇,常规的检查还是要做,例如抽血,每天测体温、量血压。还要听胎心、做B超,评估孕中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

作为一名母婴健康从业者,我的本职工作需要我去了解新冠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说实在话,我对新冠病毒对怀孕、对胎儿的影响并没有特别担心。第一是我症状轻,第二我的产检一路都是正常的。

所以在感染新冠之后,我没有恐慌,没有焦虑,家里人也非常信任我。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住院第一天,医生来听胎心,隔壁床和我一样16周,她的胎心十几秒就听到了,就像小火车一样又响亮又有节奏。但轮到我时,医生却一直没听到胎心,当时我紧张得眼泪都快崩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听见了有节奏的“突突”声。我问医生:“我的怎么那么难找啊?”医生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悠悠地说:“肉比较多。”

这可能是我确诊期间最心惊胆战的一件事了。

经历过新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目前正在备孕,一定要接种疫苗,哺乳期也应该接种。大家要有这个意识。在我备孕的时候,我和我先生就已经接种了三剂疫苗。当时第三针刚开放,积极接种就是想着要保护自己和未来的宝宝。我觉得我症状轻也和这个有关。

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建议感染的孕妇前往能够持续进行医疗监测的医疗机构。虽然绝大多数孕妇在感染后不会出现问题,我们仍应谨慎,以防有任何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介入治疗,尤其是本来就有并发症的孕妇或者胎儿本身已经有特殊情况。

若当地医疗资源确实有限,那就只能以预防为主,自己和家人都要尽可能减少接触人群。

至于孕期感染期间能不能吃药,如果和我一样是轻症,没有难受到非用药不可的程度,我觉得是可以不吃药的,但如果你感到非常不适,那就针对症状来缓解。

对孕妇来说,发烧或喉咙痛很不舒服,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是比较安全的;鼻塞、流鼻涕可以优先考虑用海盐水冲洗鼻子。但我建议孕妇不要擅自用药,最好能在线上找医生咨询一下。

现在,我的宝宝出生已经两个多月了,是39+6周顺产,出生时新生儿评分9分。宝宝活泼可爱,我目前也没有任何新冠后遗症。

“8个月宝宝第二天就好了,69岁的母亲症状比我轻”

讲述人:肖女士   80后   重庆秀山   一家四口感染

我们家最先出现症状的是我老公。他是从重庆綦江回来的,那里的疫情没我们这边严重。我老公坐的是顺风车,车上其他四个人都没事,就他“中招”了。我们也不清楚他是怎么中的。

12月6日,我老公觉得身体有些发冷,7日早上起来就浑身不舒服。一开始做核酸混检,被弹窗了,8日又去做单人单管,仍然只有弹窗,没出结果。

12月9日,我们不到8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发烧,体温接近39度。晚上10点多我们带她去医院检查,也给她做了核酸,当时医生说是病毒性感冒,买了药回家吃。

结果宝宝回去之后吐得厉害,吃什么药吐什么药,后面什么都吃不进去。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给她泡温水澡,慢慢减少衣物,物理降温。好在孩子体温逐渐下降,半夜持续保持在38度左右,就没有继续给她灌药。

10日那天,孩子的情况已经很好了,我们一直监测她的体温,宝宝白天体温基本上37点几度,没有再超过38度。期间也贴了退热贴,后面温度保持在36.7左右,就没有再贴。

我是9日晚上有些不舒服,但一开始感觉不是很强烈,吃了两片维生素C就继续照顾孩子。10日一早,我开始发低烧,37.6度,浑身酸痛无力,头疼、干咳。吃了两粒散利痛,稍微好了一些。我母亲也出现了症状。

11日,我和我母亲、我老公三人不适感加强,咳嗽、有痰、堵鼻子,喉咙也有点疼,头昏脑胀,明显感觉慢慢在进入病高峰阶段。我妈快70岁了,但她的症状相对我来说要轻一些。

我是11日那天被告知孩子核酸检测阳性的,三个大人则是抗原自测呈阳性。11日下午我还收到通知,说我混检呈阳性,让我去做单人单管,我说:“不用了,我已经阳了。”

我家人平时身体都很好,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生过什么病,这次也是第二天就好了。我家三个大人都接种过新冠疫苗,我因为怀孕只打了两针,我妈和我老公打了三针。到13日,他俩的症状已经好了很多,但我还在持续。

我们在本地的药房配了一些药,药房老板说是专门抗新冠的,他自己也中过招。这些药我吃了两天多,反正现在还是头昏脑胀的。

我感觉我们的症状和平时普通感冒发烧差不多,但也有一些不同,例如我老公会觉得浑身酸痛,我是味觉出了点问题,觉得吃什么都是苦的。

感染之后,疾控中心也会问你愿不愿意去医院或是方舱隔离,但我觉得去了医院也是吃药,在家隔离条件反而会更好一些。

我们这里感染的人还是挺多的,我加了一个宝妈群,群里很多妈妈和小孩都“中招”了。不过现在大家对新冠的看法已经有了变化,觉得感染不可避免,而且病毒的毒性没有以前那么强,大家就把它当成重感冒去对待,不会像以前那样惊慌了。

这几天我们尽量多喝水,吃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喝苹果汁、哈密瓜汁。一个学营养学朋友说,哈密瓜汁可以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就当输液了。

已经感染的小伙伴们也不用过度焦虑,正常对待就行,家里有小孩的注意监测体温。大家尽量做好自我防护,一定要多喝温水、小口喝,多喝多排。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使用皆为化名)■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